新浪财经

63岁吕丽萍在美国捡垃圾,年入400万?

商业洞察

关注

作 者:无相君

最近,某音盛传一些小视频,说孙海英、吕丽萍夫妇在美国捡垃圾,年入60万美金(人民币400多万)。

一时间,很多人表示想去美国拾荒了。

在美国,捡垃圾真的能赚那么多钱?

01

的确,孙海英、吕丽萍曾是中国非常红的明星夫妻,尤其是一部《激情燃烧的岁月》,在父母辈群体中,深受好评。

不过,这对夫妇也因为性格、家庭、价值观等方面的原因,很早就定居美国了。

至于他们在美国捡垃圾的事儿,最早源于一个博主的爆料。

这位博主说,自己刚搬到附近,就获得了孙海英老师的帮助,不仅送了他背包,食物,衣服,还带他去卖空瓶子,卖了21美金。

这本来是一个日常分享,但经过以讹传讹下,这个故事就变成了:

“孙海英在美国不幸福,晚年被迫捡垃圾!”

面对冷嘲热讽,孙海英回应道:

眼看优越感的节奏带不了,那就带负面节奏。

于是,这个新闻就变成了“年入60万美金”。

我思来想去,这也太不正常了,即便真的捡垃圾能捡那么多钱,关键这个消息是谁透露的呢?

孙海英本人可是没有任何透露,也没有哪个媒体看过他的报税账单。

仔细查了查,其实,这是一个移花接木的新闻。

02

在美国,确实有年入60万美金的“拾荒者”。

说在美国德州有个叫马特·马龙的程序员,他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公司楼下的垃圾桶里有很多宝贝。

比如可以完好使用的打印机、吸尘器、电脑、滑板车等等。

我们知道美国是发达国家,人均资源消耗量是中国人的数倍。

这个数倍,很多时候不是吃掉了、用掉了,而是糟践掉了。

有数据显示,每个美国人平均每年光电子垃圾就能产生66磅,其中只有29.2%会被回收。

类似沃尔玛、山姆这样的超市,很多滞销品都是直接扔,而不是换个生产日期继续卖。

一年能扔掉超过500多亿美金的东西。

早在2009年,河南就有报道,说有小贩专门捡这些“垃圾”卖。

美国也有报道说,一个妈妈从垃圾箱捡食物给自己的4个孩子吃,每月能省2000美金。

Youtube上也有一对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母女,两人经常分享自己捡垃圾的惊喜。

什么价值400美元的玻璃品、戴森直发器,YSL的鞋子等等。

4年下来,翻出的垃圾,总价值竟高达3.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5万)。

看到垃圾桶里那么多宝贝,马特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想到了更聪明的捡垃圾方式。

他每天蹲守在一些大公司的办公楼下或者富人区的垃圾桶旁,专捡一些值钱的垃圾,比如电机、无人机、五金器件等等。

然后翻新一下,挂到二手网站上卖。

有时候一晚上就能捡到价值3000美元的“垃圾”。

所以,最后他就把工作辞了,专注于捡垃圾……

03

不过,这些故事并不具有普遍性,也是需要脑子活,以及一定的付出才能完成的。

中国也有这样的淘客,比如,在“闲鱼”上倒买倒卖二手物品。

比如回收一些含有贵重金属的电子废品,再提炼出来,变废为宝的。

业务做得大的,也能年入好几十万。

但这和孙海英的这种“捡瓶子”、“卖瓶子”有着本质的区别。

那么,在美国光捡瓶子一年能赚多少呢?

1982年,美国纽约州制定了饮料瓶罐回收法,针对玻璃、或钢质等金属或塑料瓶罐,只要容积低于1加仑的(3.78升),每个都要征收5美分的附加税。

同时设立回收站点,拿瓶子换这个钱。

据《旧金山纪事报》的报道,有个叫塞尔吉奥的拾荒人,一天可以用废品换到40-50美元。

换算成人民币,大概二三百块钱,这差不多是中国一个中等工薪阶层的收入了。

此外,2009年人民网曾报道,说在加州捡垃圾,年薪能有6万美金。

这差不多是当时一家中国公司高管的年收入了。

现在的某红书上,也有一些在美国的留学生分享自己变废为宝的小开心。

从图片上看,一车的塑料罐,能换22美金。

可即便如此,这些新闻都和“孙海英夫妇捡垃圾年入400万”的差距太大。

而且捡垃圾也是脏活累活,非一般人能吃得消的。

更何况,演员的收入和家底子,还是很深的。

能在美国住着没有公摊的大豪宅,至于专职去捡垃圾吗?

“捡垃圾年入400万”的新闻我是不信的。

但制造这种新闻的人,年割400万粉丝,我相信。

亲爱的粉丝们,我们会从评论区随机精选用户赠送书籍今日赠书《销售与管理增刊:选人育人用人留人+顶级课程》定价:119.00元。

介绍

◆《销售与管理》杂志是国内第一份传播最新营销观念、刊载最新营销实战案例的经管类大型期刊。本刊具有以下特点:市场流通周期长;发行渠道畅通,市场覆盖面广;外部资源丰富,与同行业媒体、各行业协会、咨询调研研究、企划等机构有良好的合作;定位准确,内文精耕细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