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挣钱

西部网

关注

转自:陕西日报

“岗位跟我所学的专业相符,很有发展前景。公司离家不到两公里,我也有更多时间照顾家人。”如今,入职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4个月的许鑫睿,感受到了稳稳的幸福。

今年21岁的许鑫睿去年7月从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后,便在“秦云就业莲湖掌上大厅”登记了自己的求职信息。在西安市莲湖区人社局工作人员的“牵线搭桥”下,许鑫睿的求职目标与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的岗位需求正好匹配,很快便进行了面试并顺利入职。“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我感到很幸运也很幸福。”许鑫睿说。

为了不断满足群众家门口就业需求,建立更高质量的就业服务体系,莲湖区探索搭建“一个平台”、强化“二端协同”、实现“三级联动”、深化“四位一体”的家门口就业“1234”工作法,为群众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查询、岗位精准推送、“一对一”就业援助等服务。

“依托全省‘秦云就业’公共服务平台,我们开发了‘秦云就业莲湖掌上大厅’,将‘人找岗’和‘岗找人’相结合,归集企业招聘信息形成‘家门口就业地图’,为求职者提供线上招聘、简历投递等就业服务。”莲湖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任白博介绍。

打开“秦云就业莲湖掌上大厅”,记者看到,家门口招聘区域细化到9个街道,就业地图上3000余家企业招聘简介、岗位需求、薪资待遇等信息一目了然,供求职者快速、精准获取家门口的就业信息。通过该平台,求职者还可以随时办理就业创业、人才服务、劳动维权、社会保障“四位一体”50多项人社业务,并享受1次就业指导、3次岗位推荐、1次协助联系培训、1次见习岗位推荐“1311”精准就业援助服务。

同样因为在家门口就业感到幸福的,还有王佳琦。2021年,从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王佳琦,因为要照顾生病的姥姥,不得不放弃已经联系好的工作。随后的一年里,她一直在寻找一份既适合自己又离家近、方便照顾姥姥的工作。“秦云就业莲湖掌上大厅”上线后,王佳琦登记了求职信息,很快就匹配到了离家近的招聘岗位,但缺乏工作经验又成了她担心的问题。

在工作人员的推荐下,王佳琦参加了3个月的就业见习,踏实肯干的态度得到了见习单位的认可。随后,王佳琦与见习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开启了新的职业生涯。

促进居民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在白博看来,“秦云就业莲湖掌上大厅”强化了公共服务与市场化协同配合,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起精准高效的对接桥梁,更好实现了人岗相适、人尽其才,也为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

与此同时,莲湖区建立区级部门、街道、社区三级联动机制,通过在莲湖区市民中心设置“家门口就业宣传服务区”,在街道、社区设置“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开通“秦云就业社区职通车”,为辖区求职者提供定向服务。

“通过前期信息采集和摸排,‘社区职通车’将求职需求大的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并在现场提供专业化就业指导,提升岗位匹配度。”白博说,针对就业存在困难的群众,“社区职通车”量身打造就业帮扶计划,通过就业咨询、技能培训、就业见习等举措,更有针对性地帮助求职者提升贴合岗位需求的劳动技能和素养,确保困难群众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据统计,家门口就业服务工作开展以来,已实现莲湖区9个街道3260家企业的地图展示,每月可为群众提供家门口招聘岗位4000个以上,开展家门口就业专场招聘活动45场,通过家门口就业服务帮助6000余人就业。

“我们将认真落实全省开展‘三个年’活动动员会精神,落实落细各项稳就业措施,不断优化‘秦云就业莲湖掌上大厅’功能,加强与第三方机构的合作对接,持续开通‘社区职通车’,促进就业市场供需匹配更加精准高效,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高质量就业。”白博说。

记者手记

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服务

对于许鑫睿和王佳琦来说,在就业的同时又能照顾家人,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正是得益于莲湖区家门口就业“1234”工作法贴心精准的就业服务。

就业服务一头连着群众,一头连着企业,提升供需匹配效率至关重要。当前就业市场中,就业和招聘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仍然存在。莲湖区上线就业地图,组织开展“直播带岗”“入企探岗”“直播送岗”等特色招聘活动,加强线上与线下、公共服务与市场化“二端协同”,将“人找岗位”和“岗位找人”相结合,促进了供需对接精准高效。在前期信息采集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一辆辆开到群众家门口的“社区职通车”,送去了招聘岗位、就业创业政策和就业指导培训,实现了企业与求职者的“双向奔赴”。

用心用情做好就业服务,还要不断强化社会保障机制,落实落细各项稳就业措施,切实打造保障环境。从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到全面落实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政策,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再到强化劳动维权手段,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一系列就业政策“组合拳”的持续发力,确保群众就业需求得到满足,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 董剑南)

编辑:辛思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