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大栅栏的新老戏园子

北京晚报

关注

▌刘永加

清末民初,大栅栏是市井百姓、达官贵人休闲的好地方。当时大栅栏里最具特色的就是戏园子,据《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载:“戏园,当年内城禁止,惟正阳门外最盛。属于大栅栏内者五处:曰庆乐、曰庆和、曰广德、曰三庆、曰同乐轩。”民国时还涌现出新戏园,如中和园、文明园、第一舞台和正乙祠戏楼等。

清代杨静亭《都门杂咏·市廛(chán)门》中有一首诗,描述了大栅栏繁盛景象:“画楼林立望重重,金碧辉煌瑞气浓。箫管歇余人静后,满街齐响自鸣钟。”

徽班进京后,大栅栏的戏园子成了名伶们竞相登台演出的重要场所。据清道光时期国子监学正杨懋建的《梦华琐簿》记载:“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每日,这些戏园子都是高朋满座,精彩剧目轮番上演,喝彩之声此起彼伏。

后来的杨月楼、孙菊仙、王瑶卿、杨小楼、梅兰芳、尚小云、谭富英等一大批名角都在此演出过。当时,为了便于演出,名家们都会选择在大栅栏一带设寓所。《鞠台集秀录》中记载有86位名伶住在大栅栏一带的韩家潭、百顺胡同、大外廊营、猪毛胡同(现朱茅胡同)、陕西巷、石头胡同和樱桃斜街等。

大栅栏的老戏园子大体形制差不多,据《鞠部丛刊》描述:“京师戏园,构造简单,占地亦不大。所设之座仅长案,长条凳而已,戏价一律。除楼上稍昂外,余均普通,且不分等次。各园之容积,大者可坐一千三四百人,小则千人而已。开闭窗户极多,夏日除逢盛暑,余则微风习习,尚不至挥汗也。”

位于大栅栏街西口路北的广德楼,是北京典型的老式戏园子,以演出曲艺为主。据记载,广德楼始建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以前,其建筑与场内布置几乎就是当时戏园子的标杆。

民国时洛夫《北平的戏园》一文中,这样描述过广德楼的格局:

院门口是一个过道,即长廊,如此,入内便见精神集中。走尽长廊,便是影壁。两旁悬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之金字木牌……仅影壁是一个天井院落,园中搭席或铁棚,票柜房就设在这里,能放入人力车,看戏的可乘“车”直入,两旁更设食品摊。

更进一层,还要走夹道,夹道通入后台,另外一门便是正式的院子。院门口钉有千层布,像鞋底一样厚的门帘,包黑皮,钉铜钉,不像看戏,倒像参观国术馆,到门就练功夫,进去要推那十五斤重的门帘就不容易!内部十之八九是长条板凳,与上海的戏园排列相反,是直列式的,好像操兵。中为两层楼,戏台是方的,灯光,使两个煤气大灯,由专人司之,台上唱戏的出场,也没有像上海那样似见神灵,陡得金光万道!

后来随着西方建筑形式的传入和歌剧的影响,上海首先出现了很多新式的戏园子,此后北京修建新的戏园子时,大都模仿上海戏园的规模和形制。大栅栏一带拥有新式舞台的第一舞台、文明园等,成为名角名班轮番上阵、互打“对台”的阵地。

第一舞台建于1914年,由武生泰斗杨小楼和姚佩秋、商人殿阆仙共同出资建造。它是按照当时上海的大舞台来设计,拥有北京第一座转式舞台。由于是最现代化的新式舞台,第一舞台在北京城轰动一时,北京城的京剧名家几乎都在这里登台亮相过。据当时的《戏杂志》记载:“上海自夏月、恒夏、月珊、华夏、月润等发起建筑月牙式戏台于十六铺,后于大舞台、月桂、第一舞台等次第效尤,是可谓辟戏台之新纪元。”

第一舞台创当时多项第一:第一个具有3层楼座位;第一个实行环形折叠式排椅;第一个改镜框式方形舞台为椭圆形拉幕式舞台,“舞台建筑之宏敞在古都首屈一指”。

中和园也是大栅栏戏园子中建立较早的一家,位于大栅栏粮食店北口路西。北京最早的一批女伶就是在中和园登台演出的,清代燕都梨园史料《哭庵赏菊诗》中有“中和三庆两园女伶歌”的诗句,说明当时在中和园和三庆园出现了女伶。

据民国老报人刘炎臣《菊花锅》载:“民国初年,女伶初入旧京,盛极一时,男角所立之班类如风化一瞥,聚散无常。能长久而不敝者皆寥寥不可多得。而女角之班,则往往能做起磐石之安,属长久之计,当时剧界情形,诚又足使须眉抱惭者矣。”

离这不远处的文明园,则开女性专座观戏的先河。位于前门外西珠市口大街路北的文明园,现为丰泽园饭庄。它原是一家饭馆,1907年由著名武生俞菊笙联合雷震远、乔荩臣、朱仲孚等商人改建而成。后来俞菊笙次子俞振庭继任文明园的经理,除去剧艺外,从组班到宣传,包括前台一切事务均由他亲自打理。他在管理上还推出了许多开创性的举动和改革。

俞振庭上任不久,就在文明园最先设立了女座。兰陵忧患生《京华百二竹枝词》中有一首这样写道:“园在文明创始修,开通破例萃名优。各家援例齐开演,男女都分上下楼。”自此京城女性可以公开、不受限制地赴园观戏了,人们也很快适应了女座的设立。自此,北京内外城的戏园子都争相效仿,开设女座。

俞振庭还推出了一些创新举措:改良戏单、出版戏报、上演流行的连台本戏等。当时文明园与第一舞台都属于新式剧场,彼此竞争非常激烈。据《戏剧周报》记载:“数月前第一舞台,被某国人承租时,为延揽顾客,曾随票奉赠口香糖,其所值与票价相等,真是别开生面。现在西珠市口的文明园,又随票抓彩,戏终当众开奖。据说二角的戏票有得四角奖的希望。这又可与之前第一舞台之送口香糖媲美了。”看戏还可以抽奖,在当时也算是很大的创新了。

由于文明园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了不少的名角在此登台,杨小楼和梅兰芳共同组织的“崇林社”就常于此演出,给文明园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大栅栏的新老戏园子,吸引了京城众多名角,很多京剧大家的经典之作都选在这里首演:文明园首演过梅兰芳的《孽海波澜》,第一舞台首演过梅兰芳的《前后本花木兰》,杨小楼的《麒麟阁》、《翠屏山》等;中和园首演过梅兰芳的《全本宇宙锋》、《凤还巢》等,这些戏深受老北京各个阶层人们的欢迎。

正如正乙祠戏台台柱上一副楹联所述:“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局中人。”大栅栏的戏园子,不仅吸引了黎民百姓和达官显贵前来听戏,更为戏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