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下的青春|李国章:“皓首穷经”传续“典籍里的中华”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机关青年发起第二期“党旗下的青春”初心寻访活动,走访上海宣传思想文化战线20余名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在跨越年代的对话中感悟初心使命,在老一辈的峥嵘故事中汲取奋进力量,脚踏实地、善作善成,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共同奏响“青春心向党,一起向未来”的澎湃和声。澎湃新闻陆续推出第二期“党旗下的青春”初心寻访系列稿件,追忆风华岁月,重温初心故事。本篇聚焦上海古籍出版社老社长李国章。
【人物简介】
李国章,生于1938年11月,福建莆田人。198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编辑室副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1990年被评为编审,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至2001年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曾兼上海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市社联委员等。曾被上海市出版局评为1986年"出版局优秀共产党员",2000年被评为"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从2008年起为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任上海古籍出版社领导期间,全力支持出版特大型古籍整理出版工程《续修四库全书》(共收古籍5213种,分订16开本1800册),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荣誉奖。
从一个热爱古典文学的少年,到上海古籍出版社负责人,李国章与传统文化结下不解之缘。在他看来,古籍编辑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意义重大,从事这份工作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更要守住阵地,多出精品。
师承名家结缘古典文学
李国章的家乡在莆田,地处福建省中部沿海,背依连绵群山,面对台湾海峡,风光旖旎。莆田在历史上素有“文献名邦”的美誉,科甲鼎盛,人才荟萃。“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千年古训在民间代代相传。
李国章从小喜欢读书,因受各种条件限制,难觅经典名著,课外阅读也缺少指导。1954年初中毕业,李国章考取莆田第一中学。这所至今已有110年历史的省重点中学,名师汇聚,教学设施齐备,图书馆藏书丰富,为李国章提供了课外阅读的良好条件。他记忆犹新,1954年至1957年这一届的高中语文教材采取语言与文学课本分开,文学教科书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古典文学内容占很大比重,包括《诗经》选篇、《孔雀东南飞》、《木兰辞》、唐诗宋词名篇、《水浒传》、《儒林外史》节选等,“教语文的老师学识渊博,教课时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学生听课聚精会神,收获很大。”
出于对古典文学的喜爱,李国章选择读文科,并顺利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他坦言,作为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是很幸运的,有朱东润、蒋天枢、赵景深、张世禄等诸多著名教授讲课,还有王运熙、蒋孔阳、胡裕树、濮之珍、章培恒等在学术上已有成就的中青年教师。先生们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严格认真负责的教学,深深影响了李国章的成长。中文系原来只有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李国章这一届从二年级开始,专业分设语言和文学两个方向,文学方向下分古典文学组、现代文学组和文艺理论组。李国章被分到古典文学组,真是得偿所愿,学习积极性更高了。
1962年毕业时,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毕业分配也面临考验。李国章被分配到福州军区炮兵某直属部队当兵锻炼。他与战士们打成一片,充分感受到战友们立场坚定、严守纪律,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对同志真挚的感情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这也是他踏上社会工作时所接受的第一课。
1964年春天,他转业重回上海,先后在交通部华东区汽车运输局筹备处、北方区海运管理局工作,1969年下放到杨浦区新办的一所中学当语文老师。在工作之余,仍然坚持深入学习古典文学专业知识。
1974年9月至1976年3月,他借调到上海人民出版社辞海编辑社古典文学修订组,参与辞海古典文学条目的修订、编写工作。
专业路上实现人生价值
1979年1月,李国章调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得以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从此人生轨迹沿着梦寐以求的方向前进。他喜欢编辑出版工作,心甘情愿“为他人作嫁衣”,认为这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个很好的工作。
李国章从编辑做起,三年后担任第一编辑室副主任,1984年10月担任副总编辑,1992年3月担任总编辑。在此期间,无论是做责任编辑,还是负责复审、终审环节,他都聚精会神,字斟句酌,不放过任何疑点,尽力提高书稿的质量。
1983年12月,李国章加入中国共产党,多年来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带头奉献,严格要求自己,带领身边人奋力前行。从1984年到1994年的十年间,在开拓选题、组约稿件之外,他全身心投入书稿终审。
1994年3月,李国章接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职务,此时正处在古籍出版事业的低谷期。从编辑审稿转为出版管理和业务经营,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他秉持“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观念,提倡“团结、敬业、开拓、奉献”的企业精神,坚持“发挥专业优势,增强创新意识,使古籍出版光景常新”的出版思路,努力争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他坚信,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敬业爱岗的职业素质、开拓创新的竞争意识、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是推动上海古籍出版社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利器。
历时八年主持出版的《续修四库全书》,基本贯穿了李国章担任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的任期。这是继清代乾隆间纂修的《四库全书》之后,又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古典文献所进行的大规模清理与汇集,收书5213种,共1800册,为《四库全书》的1.5倍。它既是对《四库全书》的匡谬补遗,又是对乾隆后200年间学术文化发展的归纳总结。两者相承配套,构筑起中国古籍的大型书库,对保存、研究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继往开来传承中华文化
1981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200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中央为古籍工作指明前进的方向,推动我国古籍事业取得飞跃性的发展,令人瞩目。
新时期文化出版事业的辉煌成就,是几代人努力奋斗的成果。李国章认为,编辑出版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高尚的职业,古籍编辑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方面要有为他人做嫁衣的情怀,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古籍整理历来就有“皓首穷经”的传统,要耐得住寂寞,不怕坐冷板凳,要守住阵地,多出精品图书。
虽已从社长岗位上退休,李国章仍关注着上海文化出版事业的发展,更是关心和鼓励着青年文化出版人才的成长。他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要通过年轻一代的努力奋斗,使文化出版事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继续作出贡献。
对新时代的青年文化出版人,李国章提出两点希望:第一,贯彻党的出版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宣传正能量,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在实际工作中永远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第二,爱岗敬业,把个人成长与从事的事业融合发展。热爱本职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