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从吉姆·克劳到傅满洲——如何看待美国种族歧视文化符号?

中国侨网

关注

转自:中国侨网

在百年变局与东升西降等形势下,需推动对东方主义与西方中心主义的祛魅。

作者:程春华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

全文字数:3042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2022年9月,美国埃默里大学学者凯莉·史密斯在《精神病院中的吉姆·克劳》中指出,内战后黑人更易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并被隔离,遭受多重虐待、暴力和强迫劳动。在美国社交媒体上,源自傅满洲形象的“狐狸眼”一度成为热点话题。2013年美国某汽车公司广告将中国称为“傅满洲之国”。美国皮尔斯符号学认为,思想产生并解释符号。作为滋生于种族主义思想的文化符号,吉姆·克劳与傅满洲源远流长、顽固狡黠。

吉姆·克劳符号折射美国黑人血泪史

吉姆·克劳是1830年白人演员托马斯·达特茅斯·赖斯塑造的“游吟诗人”黑人形象。英文中“克劳”指“乌鸦”,该形象黑脸狰狞、衣衫破烂、口音奇特、动作滑稽,从言谈举止心性等方面嘲讽黑人。赖斯的吉姆·克劳表演使种族主义病毒迅速蔓延,为吉姆·克劳法的出现提供思想与舆论基础。

吉姆·克劳法(Jim Crow laws)指1876年至1975年间,美国对黑人实施种族隔离与歧视的法律或制度工具。该法使黑人在教育、旅游、交通、生活设施与公共场合被隔离,黑人投票权、工作权、受教育权、公平住房权、平等交通权等权利被剥夺。国家机器沦为白人镇压黑人等少数族裔的工具,1896年最高法院的“隔离但平等”规则使隔离黑人合法化。吉姆·克劳法甚至曾为德国纳粹提供灵感。

吉姆·克劳符号、法律、政策体系加剧经济社会种族矛盾,成为对黑人种族灭绝与清洗的信号弹。1919年“血色夏天”期间,美国至少发生25起白人退伍军人迫害黑人的种族骚乱。1921年6月,白人暴徒血洗“黑人华尔街”的“塔尔萨种族大屠杀”导致300名黑人被杀,近万人无家可归。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承认,1889年至1918年,至少2522名黑人被私刑处决。拜登承认,“系统性种族主义”(Systemic Racism)是美国灵魂的污点。

为逃避吉姆·克劳法下的种族压迫与暴力、摆脱经济和教育困境,1916年至1970年间美国出现“黑人大迁徙运动”,超600万黑人从南方北迁。伊莎贝尔·威尔克森在《他乡暖阳:美国大迁徙史》一书中指出,大迁徙使南方黑人全国占比从1900年的90%降至1970年的50%。

随着民权运动风行,显性吉姆·克劳收踪敛迹,但变异为暗箭难防的隐型歧视。2021年8月共和党推出高难度的“吉姆·克劳2.0版”投票政策。美国学者米歇尔·亚历山大的《新吉姆·克劳:色盲时代的大规模监禁》一书将大规模监禁视为“新吉姆·克劳”。1970年至2007年黑人被监禁率增加近四倍,美国管控黑人的重点由种植园、社会隔离转变为监狱。

瑞士符号学者索绪尔认为,语言文化是符号的集合。在针对美国黑人的种族歧视文化符号体系中,吉姆·克劳是代表性符号形式。除吉姆·克劳外,美国还出现其他种族歧视符号,包括逆来顺受的汤姆大叔、非裔与原住民混血小黑奴“桑波”、肥胖高声的黑人保姆“妈咪”、种植园奴隶泽普·科恩等。

傅满洲符号体现美国对亚裔的傲慢与偏见

1913年,作家阿瑟·亨利·沃得化名“萨克斯·罗默”出版小说《傅满洲博士之谜》,捏造出“眯眯眼、倒竖眉、高颧骨、山羊胡、瘦秃头、着官袍”的“中国恶棍形象”——傅满洲。在罗默眼中,傅满洲是“黄祸”的拟人化身,其代表的黄种人是西方世界所有不幸的罪魁祸首。《傅满洲博士之谜》售出上百万册、被译成10多种语言,与其他同类小说蔓延于欧美亚30多个国家,煽动与消费疑华、恐华、黑华风潮。

罗默的六部“傅满洲博士”小说被衍生为众多美国电影、动漫,从文字符号演化为多媒体符号,经好莱坞电影数十年的渲染和强化,影响深远。至今好莱坞电影华人形象仍受“傅满州”影响,唐人街被描绘成黑帮猖獗、毒品泛滥等法外之地。2007年《加勒比海盗3》中海盗啸风的山羊胡便存傅满洲遗风。

傅满洲、义和团、东亚病夫、缠足妇女等符号都有“黄祸论”色彩。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前所未有的入侵》等作品鼓吹“中国威胁论”,污蔑中国人为“劣等民族”,鼓吹对华人实施“种族灭绝”以消除“黄祸”。

民权运动与相关平权法案出台,种族歧视面临法律与舆论风险,变得更加隐蔽。通过改名、换装、换皮等手段,美国种族歧视作品衍生再造、花样翻新出其他歧视亚裔形象,“傅满洲”化身“满大人”“郑祖”“文武”等新“马甲形象”。2021年电影《尚气与十环传奇》中的“尚气”等形象也保留了眯眯眼等傅满洲因素。

反亚裔文化符号对仇视与迫害亚裔推波助澜。1871年,500名白人暴徒在洛杉矶屠杀18名华人。哈佛大学历史教授贝丝·卢-威廉斯(BethLew-Williams)指出,1885年至1887年间,美国曾发生86起华人被杀事件、168起以上华人被驱逐事件。1863年至1869年,华工修筑美国太平洋铁路、一战期间十余万名中国苦力为协约国挖战壕死伤惨重、淌干血泪。1882年《排华法案》煽动反华浪潮,而如今美国出台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欲故伎重施。

据反亚太裔仇恨组织(Stop AAPI Hate)统计,从2020年3月19日至2021年12月31日,美国共接报10905起歧视与仇恨亚太裔事件,其中华裔受仇恨最多(42.8%)。2021年5月拜登承认,反亚裔偏见、仇外心理、种族主义和本土主义在美国根深蒂固,新冠疫情期间反亚裔暴行增加,为诸多亚太裔社区蒙上恐惧悲伤阴影。

美国种族歧视文化符号的机理逻辑

吉姆·克劳与傅满洲是种族歧视与迫害的冰山一角,其背后的机理是维护“白人至上”内外秩序与利益。

第一,维护“白人至上”“白人统治”的需要。“白人至上”主义者对少数族裔实施“戴高帽”与“画鬼脸”并行的“胡萝卜加大棒”策略,塑造的形象为忠仆型与魔鬼型。塔尔图-莫斯科符号学派代表人物尤里·洛特曼认为,符号域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符号存在与活动的空间。吉姆·克劳与傅满洲等文化符号之所以滋生蔓延,因其长于美国种族主义社会文化生态土壤中。傅满洲成为美国恐华、排华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对民众长期施行心理熏染与认知诱导,体现社会(文化)达尔文主义、殖民主义与种族主义。

第二,利益集团迎合保守“白人至上”主义者市场。好莱坞等利益集团将吉姆·克劳与傅满洲当做迎合白人种族主义低级趣味的盈利密码,捞取政治收益、赚取票房利益。吉姆·克劳等种族歧视文化符号将白人娱乐与自傲建立在黑人痛苦之上,以迎合当局的政治需求,满足相关利益集团的经济需求。罗默等人形成了以傅满洲系“病态文学”为手段“黑华人”的产业链与利益链。种族歧视符号的产出套路主要包括猴子与吉姆·克劳式的“拟物化”、傅满洲式的“拟魔化”、陈查理式的“拟奴化”。种族歧视符号塑造者采取狡黠的虚构方式,受众可心照不宣,而被歧视对象长期难以进行法律维权,损人于无形无忧,赚得盆满钵满。多年后利益集团仍以傅满洲牟利,1985年美国傅满洲摇滚乐队成立,2019年庞琦雪茄推出傅满洲雪茄。

第三,维护白人文化与世界霸权的需要。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指出,东方主义是种族主义的一种形式,以外来性和野蛮性夸大东西方差异,以西方标尺衡量东方。傅满洲等种族歧视文化符号兴衰与美国内政及夺护霸权的需要密切相关。美国傅满洲电影兴起恰逢上世纪30年代门罗主义盛行,美国将失业、经济萧条等问题迁怒于华人。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破冰,傅满洲等形象风头让位于李小龙等功夫形象。2017年以来中美关系恶化,美国种族民粹主义者煽动对亚裔与移民的仇恨,宣扬“中国威胁论”维护白人世界霸权。

消除种族歧视文化符号易,祛除人们心里的歧视心、分别心难,心理文化平权之路任重道远。少数族裔刻板印象与歧视符号的消除不应依赖白人慈悲,而应由少数族裔不断抗争、洗刷恶声污名。少数族裔应合力破除白人霸权,改变自身角色、话语与文化被白人代庖的尴尬。

2020年5月25日,非洲裔美国人弗洛伊德在明尼阿波利斯遭警察暴力执法死亡。该事件在美引发大规模反对种族主义的抗议示威浪潮。在弗洛伊德遭警察“跪压”的事发地,如今由民间自发形成了一片纪念园地。陈孟统 摄

亚里士多德指出,语言文化是心灵印象的表达符号。在百年变局与东升西降等形势下,需推动对东方主义与西方中心主义的祛魅。东西方文化无先进落后之分,傲慢偏狭的西方更应躬身自省、尊重东方文化,促进东西方文明文化交流互鉴。

程春华,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副教授。兼任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光明网思想理论文章评价系统评审专家等。主要研究美俄欧亚地区民族问题、能源与经济民族主义问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课题多项,撰有《经济民族主义》《中国的海外利益》等专著若干,在《政治学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编辑:李明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