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我们的节日|祈天大鼓咚咚敲 西庄屯里真热闹

燕赵晚报

关注

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 方小北

2月2日是农历正月十二。当天下午,在长安区西兆通镇西庄屯,一场喜迎元宵佳节的祈天鼓会热闹开场,激越人心的鼓点“咚咚咚咚”敲起,几十副大钹合着鼓点上下翻飞,在场居民无不被传统大鼓的气势震撼。

西兆通镇有着丰富的锣鼓文化,其中西庄屯祈天大鼓始于明代,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旧称“同乐大鼓”,有广场式和沿街式两种表现形式。广场式指参与河边、庙前的祈祀活动,沿街式多指鼓队春节期间沿街道边走边敲,全村同乐,为节日助兴。2013年,经过对原始鼓谱、番目、打法、表现形式及存续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深入研究,重新改编为“西庄屯祈天大鼓”。2015年,西庄屯祈天大鼓被列入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改编后的西庄屯祈天大鼓重在继承,贵在发展。大鼓七面、小鼓二十面、铜钹四十多副、旗幡十三面、依照明代旧制服装七十多身,样式简洁古朴,色调含蓄内敛,表演形式多为广场式,阵容壮观,气势恢宏,风格独特,主题鲜明。

“站着敲大鼓的那个人是我表弟郝思通,今年35岁,他的鼓最费劲儿,旁边那个人是我堂姐,前面敲大钹的是我大伯,我们家祖孙三代都会敲鼓,我家二儿子10岁跟着表演,一点儿问题没有。”一段表演结束之后,张占铎边喘气,边给记者介绍,同鼓队其他队员相比,身材高大、烫着卷发的张占铎一看就是个爱时尚的人。别看是个80后,但是他敲鼓已经有30个年头了,从十来岁开始上街巡演,正月里敲大鼓是他对过年最独特的美好记忆。

西庄屯祈天大鼓鼓谱分十三大番、七十二小番,番番都有名称。如第一番大引子、第二番花大锤、第三番小引鼓、第四番野鹊头、第五番野鹊尾、第六番翻大锤、第七番马翻蹄、第八番大磕牙、第九番大引鼓、第十番十垛子、第十一番猴钻山、第十二番上鳌山、第十三番下鳌山,保留至今,张占铎说,这些他都会。

西庄屯祈天大鼓属村民的集体创作,凝聚着二十几代人的聪明智慧,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过去大鼓表演都是男人上阵,现在巾帼不让须眉,大鼓队里有了许多女性的身影。英姿飒爽的张淑娟就是其中之一,她笑着说,从自己记事儿起,过年敲大鼓就是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虽然小时候没学过,但是一听鼓响,必定要从家里跑出来跟着鼓队跑,现在可以学了,更是积极参加。对于这种传统文化,村里人人都喜欢,会敲鼓的占六成以上。“我三岁的小外甥看见后也缠着要敲,就给他买了个小鼓,小家伙爱不释手。虽然他还小,掌握不了那么多变化,但基本的节奏感已经很像样了。”

西兆通文化站的郝俊臣说起西庄屯的大鼓更是充满骄傲:“我们村的鼓出去巡演,大家都翘大拇指,如今88岁的老哥老当益壮,8岁的小娃娃已上阵表演,这种良好的自然传承正是基于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欢庆的锣鼓展现着生活的美好,也充满着对幸福明天的追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