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评论丨欧盟对俄罗斯石油限价的影响和应对

媒体滚动

关注
外盘期货走势图

外盘期货走势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林伯强(嘉庚创新实验室研究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从今年2月5日起,西方国家将针对俄成品油也实施限价令,以进一步限制俄能源收入。去年2022年12月5日,欧盟对俄罗斯海运出口原油实施的限价措施正式生效,七国集团与澳大利亚当日也发表声明,同意将俄罗斯海运出口原油的价格上限定为每桶60美元。按照这一限价措施,若石油价格超过60美元的门槛,欧盟将禁止企业为俄罗斯石油提供保险、金融等相关服务。另外,每间隔两个月,欧盟将结合市场变化趋势,重新审查限价机制的运行情况,保证价格上限比俄罗斯石油市场的平均价格至少低5%。俄罗斯则一再强调不会向参与该计划的国家出口石油,并多次警告欧盟,限制俄罗斯海运出口原油价格将大幅推升商品价格,对国际石油市场造成严重冲击和破坏。

欧盟和七国集团制定和实施限价措施,其目的在于保障全球石油供应的同时,减少俄罗斯的财政收入。如果俄罗斯对欧盟断供,将可能对全球石油供应链形成重大冲击,如果全球经济没有衰退,供应链错乱将导致未来几年的油气价格维持在高位。

然而,欧盟为何敢对俄罗斯石油限价?

首先,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能源供应国之一,2021年俄罗斯石油产量约为一千万桶/日,稳居世界前三。其中,500-600万桶/日的石油用于国内加工,其他石油产量主要用于出口。出口渠道方面,约有2/3的石油通过海上油轮运输给其他国家,管道出口量约为150万桶/日,占比1/3。出口流向方面,2021年约56%的俄罗斯石油出口至欧洲,约32%的石油出口至亚洲,出口至美洲的石油占比不到5%。也就是说,欧盟是俄罗斯石油的主要出口地区。可以说,俄罗斯断油主要针对欧盟。

其次,欧盟在全球海上运输保险服务领域的绝对地位,是其能够对俄罗斯出口石油价格进行限制的最大底牌。当油轮在海上遇到石油泄漏等灾难时,可以从国际保赔俱乐部(International Group of P&I Clubs)获得保险,这个组织共包括13家保赔协会成员,通过互助保险的方式,为世界上95%的远洋油轮提供保险赔付,在国际航运界占有重要地位。而这些保赔协会大多位于欧盟,都需要遵循限价政策。当俄罗斯石油价格高于上限时,这些石油运输公司不会获得保险,油轮船东很可能不愿意对俄罗斯出口石油进行远洋运输。因此,欧盟通过限制这些保险公司的船舶保险业务,才可能对俄罗斯石油进行有效限价。

再次,欧盟对断油也进行了一些准备,除了尽可能加大油气储备过冬,也四处寻找新的卖家,并取得一些成效,欧盟油气转向的主要问题是油气基础设施建设。

最后,欧盟觉得可以依赖美国油气的供应。如果对俄罗斯石油进行限价,俄罗斯大概率会中断对欧盟的石油供应,美国油气进入欧洲顺理成章,美国将成为欧盟重要的油气进口国之一。然而,除了美国油气厂商会成为受益方,这样做还会导致欧洲未来对美国的油气依赖性将更为严重,美国对全球油气供应链的话语权将更大。

欧盟限价政策一旦落定,将会引起国际能源市场波动,中国应当积极准备应对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限价政策将会造成国际油气价格大幅度上涨,短期内中国面临结构性能源风险,能源供保存在挑战。目前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约72%,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近45%,短期内石油与天然气需求和进口量还将持续增长,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将对中国油气进口存在威胁。虽然目前油气在中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不足29%,煤炭为中国充足稳定的能源供应提供了基本保障,使得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对中国的影响相对可控。但是,限价政策一旦实施,全球油气价格可能将继续维持上涨压力,需要对比较高的成品油价格和气价做好应对准备。

二是限价政策将改变国际能源供需格局,可能影响中国短中期能源安全。为应对未来国际能源市场变动,需要加大油气上游投入和加快油气进口的多元化布局。“双碳”目标提出后,中国一直在加快推进能源转型步伐,以建设清洁电力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为主要抓手。中国正处于需要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跨入高质量跃升发展的重要阶段,新能源的本土特征可以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实现低碳能源转型,新能源产业要在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步伐。目前能源安全已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能源短缺是最大的不安全,新能源发展可以同时满足能源安全和低碳发展,需要将能源安全的担忧转化成对清洁能源发展的动力。

三是限价政策将加速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步伐。当前,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冲击造成的能源供需错配尚未恢复,限价政策将恶化油气供需现状。在上述多重因素的交织叠加下,全球可再生能源将迎来发展机遇。随着中国可再生能源比例的逐步提升,能源市场化机制逐渐健全,可再生能源将进一步引领能源革命主流方向,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中国有机会通过发展新能源系统站在未来产业和科技发展前沿,并最终拥有全球市场。中国应积极推动西北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基地建设,通过发展特高压和氢能等大运输和大电动汽车的战略,做大做强新能源产业。低碳转型需要兼顾能源安全,合理规划化石能源退出,综合考虑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和能源需求增长速度,这是“先立后破”的基本要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