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宁波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毛才盛:聚焦优质均衡,促进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新闻网

关注

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和先导,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位学生,全面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今后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议题。

一、提高站位,科学谋划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新思路

基础教育连着立德树人的根,牵着千家万户的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底色、中国式现代化的亮色和共同富裕的成色,科学研判新形势新任务是题中之义,尤需谋大者、见远方。

(一)把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普遍性规律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的论述既是战略部署也是对办好教育的规律性判断,起着举旗定向的决定性作用。结合近年来宁波的实践,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牢牢站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立场,把“培养什么人”摆在首要位置,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各环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追求成学之教、成人之教、成业之教、成己之教、幸福之教,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坚持优先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率先实现由大到强、开路先行。坚持改革重塑。探索破解制约教育均衡发展、质量提升、评价改革等有效办法,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做到牵一发动全身,举一策活全局。

(二)紧盯统领全体全程多元协同的关键场域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涵盖教育治理、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等方方面面,关键要突出重点、靶向发力,精准识别并系统破解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质量提升。牢牢把握质量生命线,推动中小学、幼儿园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突出公平全纳。完善优化全学习周期、覆盖社会各阶层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突出缩小差距。优化资源配置,把更多资源向农村地区、薄弱地区和弱势群体倾斜,缩小区域、城乡和校际差距。突出协同共育。汇聚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育人合力,减轻成长负担、减少成才焦虑,助力学生全面发展。突出实验创新。注重纵横贯通、全域协同,主题式试点,鼓励支持小到课堂大到市域范围的探索创新。

(三)明确基于共同富裕价值选择的发展主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庄严宣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础教育关涉未来,要针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幸福感、获得感谋划发展主题。推动惠民举措真实可见。完善政策保障,加快补齐发展短板,强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健全优化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优质均衡、监管完善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动发展成果全民可及。做深做细惠民实事,精准回应人民群众的教育诉求,有效破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减轻成长负担、成才焦虑。推动成长成才切身可感。坚持德育为先、因材施教,促进“五育融合”,让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激发。

二、聚焦优质,建设和谐共进的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

优质是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的本质特征,需要不断提升办学质量,推动全学段办优、全领域做强、全系统提升。

(一)向下扎根,推动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更有内涵

近年来,宁波牢牢抓住课堂这个牛鼻子,持续深化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先后承担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实验区任务,开展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教研成果奖评选,推进“教学研评”一体化改革,实施跨学科探究式学习、项目化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行动,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指导,打造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课堂。

(二)向上对标,推动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更加显性

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一定是引领性强、标识度高、可感知的体系。宁波向上对标,积极创建,率先实现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市、区)“满堂红”,省现代化学校入选数量位居全省前列,2019年江北区建成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2021年全国公共服务质量监测中公共教育服务满意度在120个城市中位列第五。实践证明,以评促建有利于集中攻克堵点,打造更多高质量点位,结丝成网、积沙成塔,拉动整体提升。

(三)纵向贯通,推动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更合规律

人才成长有规律,需要改变以学段化应试为导向的割裂式人才培养,探索以特长、潜能为导向的“衔接融通”,推动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课程衔接。“十四五”以来,宁波进行了积极探索,通过学区划分、招生引导、集团化办学等方式,完善幼小衔接长效机制、小初一贯制培养机制、初高中衔接教育,试点初高中学习共同体建设。与此同时,探索各学段有机衔接的拔尖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培养机制,引导学校发展特色项目,实现多样特色发展。

(四)横向扩面,推动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更为均衡

推动优质资源扩面是我们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必须正视的问题。2020年以来,宁波启动等级幼儿园扩面工程、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普通高中办学协作体建设、县域高中振兴行动,实现以城带乡、以优扶弱、优质均衡、共同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2.8%,义务教育共同体覆盖所有乡村学校和镇区学校,县域高中办学质量大幅提升,家门口的“优质园”和“好学校”越来越多。

三、聚焦均衡,健全协同共建的高水平保障机制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需要更加有力精准、优质充沛的支撑保障、资源配置予以实现。

(一)高效率配置。强化各级政府教育投入和支出主体责任、确保“两个只增不减”责无旁贷,并要优化教育资金投入结构,健全生均公用经费动态调整机制。近年来,宁波十分重视资源配置与人口增长长效联动,建立市县两级义务教育资源调配机制,探索“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学位配置标准和教育用地保障措施,连续4年将中小学(幼儿园)扩容工程列为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基础教育承载力和吸纳力不断提升。切实保障教师收入待遇,全市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持平,教师课后服务补助全部落实到位。

(二)高融合评价。近年来,宁波探索建立以教育督导为主要载体和手段的综合评价体系,制定《宁波市教育督导条例》,建立健全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综合评价落实机制。重点加强对各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履职评价,推进以规范办园为重点的学前教育评价,深化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的学校评价改革,强化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评价。优化各学段学生综合评价方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要素构成不断丰富优化,结果运用比例逐年提高。

(三)高效能治理。宁波探索以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为统领,以平安校园、文明校园、清廉校园和绿色校园建设为底线,以招生入学为主要抓手的教育治理提升行动,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就便入学,不断完善“公民同招”,逐年扩大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定向分配比例。下一步,将进一步探索大片区摇号入园、大学区多校划片初中招生,推进“长幼随学”,建立定向到校与到班相结合的分配机制。

(四)高站位同待。通过名师带徒、名校访学、连片指导、网上名师工作室、名师乡村工作驿站、乡村基地学校等项目,整体提升乡村教师育人水平。宁波逐步建立随迁子女教育经费转移支付单列制度和经费分担机制,完善随迁子女居住证+量化积分就读机制,目前宁波大市范围内实现社保缴纳地互认,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95%以上。对于特殊群体要建立政府兜底、社会广泛参与的资助工作机制,确保低保家庭、低边家庭、特困人员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

四、聚焦素养,创新融合共生的高标准育人方式

积极探索因材施教新路径、新模式,让育人方式更加符合规律,全面服务学生个性化成长成才。

(一)强化铸魂筑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聚焦价值观塑造、能力锻炼和人格养成;要贯通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长久以来,宁波坚持以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引领全员育人,以思政课一体化改革牵引全程育人,以校园文化浸润推动全方位育人,发挥教育结构完备、类型丰富的资源优势,推动宁波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小学校结对育人,夯实信仰之基,铸牢思想之魂。

(二)促进“五育”融合。立足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建立校内校外一体、课内课后并进、线上线下协同的素质教育工作机制。去年,我们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成立市中小学素质教育“五中心”(体育、艺术、美术、劳动、综合),建立“一人一技、一生一艺”培养体系,发布课程500余门。

(三)持续减压减负。“双减”既要减掉违背规律的重负,更要捡起学校的主职主责。严格落实中小学“五项管理”,特别要提高课堂效率质量、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丰富课后服务供给。去年9月起,宁波在全市开展对象全覆盖、“五育”全融合、主体全协同、成本全普惠、培养全链条“五全”校内课后服务,基本形成了“课后服务+晚自习(初中)+周末开放”的常态化模式,目前课后服务学生参加率90.36%,教师参与率95.24%。

(四)凝聚育人合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有效弥合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割裂势在必行。进一步强化师德师能建设,培育新时代好老师,畅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动机制。关心关爱未成年人,支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基地建设。针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宁波探索建立医教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成立中小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累计服务十万人次。

(五)推进数字赋能。推进教育数字化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要求,是面向未来的新部署,需要我们站在机制重塑和流程再造的高度去创新实践。去年,浙江省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宁波教育对教育教学相关环节和领域进行数字化流程再造和机制重塑,“一环四员”校园安防、“开放式”智慧督导、精准资助、“甬学保”学生平安保险等数字化应用初见成效。下一步,宁波将大力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化新融合,优化数字资源供给,提升广大师生数字化素养,助力育人方式变革、课堂效率提高、治理能力提升。

(毛才盛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人民教育》202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