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亭|振兴鲁锦,山东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架桥
转自:上观新闻
□周学泽
新年甫始,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鲁锦产业振兴发展的若干措施》指出,重塑鲁锦产业优势,促进文化传承,加快产业创新,走出一条既有传统内涵、又融入时代元素的振兴发展道路。
山东出台振兴鲁锦的若干措施,适逢鲁锦技艺传承的关键时刻。一方面,鲁锦兼具很高的实用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底蕴,鲁锦有益人体健康,吸汗、透气性强,穿着舒适;鲁锦花色富含人的创意,具有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受工艺落后、管理粗放等因素影响,鲁锦产业竞争优势削弱,转型升级压力大。
鲁锦面临传承之难。嘉祥县是著名的鲁锦之乡,该县的赵芳云今年81岁,是鲁锦织造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芳云的侄孙媳高霞介绍,家里现在还有5台大型织布机,但手工鲁锦因为生产速度上不去,在工业化时代面临新挑战。
鲁锦织造程序复杂,从采棉纺线到上机织布,要经过大大小小72道工序,主要有纺线、染线、扽线、经线、闯杼、刷线、掏缯、吊机子、织布9道主工序,每道主工序里还有诸多子工序,生产速度比较慢,一个人一天最多织五六米,织100米往往需要一个月左右。手工鲁锦如果定价过高,市场没法接受,这样手工鲁锦的价格常常和劳动付出不成比例。高霞说,单靠手工鲁锦的收入确实不足,为了贴补家用,他们另外开了一家打印店。
鲁锦转型发展势在必行。《推动鲁锦产业振兴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就振兴发展鲁锦产业从强化创意设计、改进制造能力、优化供给质量、积极开拓市场、注重传承保护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其中前两点对鲁锦工艺传承特别重要。
第一点,在强化创意设计方面,组织开展研发攻关,对传统的鲁锦织造技艺进行创新研究,以适应现代化设备规模生产的要求。这一点对于鲁锦技艺传承具有决定性意义。
“鲁锦织造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价值正是体现在创意设计,这也是它和现代机器生产融合最需要下功夫的地方。以织造技艺创新“适应现代化设备规模生产的要求”,本质是让手工艺设计成为现代工业设计的一部分,实现手工织造技艺的现代化转型。
赵芳云织的鲁锦不仅能织出“迷魂阵”“喜字锦”“孔雀开屏”等数百种纹样,还能将汉字织进鲁锦。嘉祥春秋源鲁锦厂厂长张秋梅表示,赵芳云老人的很多设计理念和图案设计很好,可以写成一本书,成为工业生产的模板,这有利于古老技艺的传承。
但织造技艺饱含创造者的智慧和心血,将传统技艺融入现代工业设计,需要尊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强调“知识产权”意识,让设计体现出该有的价值,这是古老技艺传承必须解决的问题。
织造技艺的传承,必须落实到实体企业。措施指出,积极培育鲁锦产业龙头企业,引导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构建完善平台体系,在菏泽市、济宁市等鲁锦产业发展较好的市,打造鲁锦产业发展创新中心。
从地域上看,鲁锦的传统产地在鲁西南一带,嘉祥县武氏祠汉画像石上有“曾母投杼”的故事和《三字经》中孟母断织的故事,都发生在鲁西南,在菏泽市、济宁市打造鲁锦产业发展创新中心,适得其“地”。
第二点,在改进制造能力方面,《措施》提出,有效保护手工技能,加强鲁锦传承人队伍建设,实现四级传承人梯次配备;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鼓励职业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改造升级生产车间,搭建一批服务鲁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机构等。
“保护手工技能”,同时升级生产车间,并落实省级技术改造财政激励政策,这是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架桥。改进制造能力,这意味着要提高生产效率。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机器生产普遍化的今天,织造技艺如果不能提高生产效率,在市场竞争中显然不利。
还有,在优化供给质量方面,《措施》提出,着力丰富产品种类,开发高附加值鲁锦产品;积极适应大众市场需求,着力打造日常购买使用的时装类、鞋帽类、家居类、壁挂类等平价产品体系。这在本质上是重视织造产品的实用性。历史地看,产品的艺术性往往附着在实用性上面,因此这一点也很重要。
此外,措施提出,要积极开拓市场。深耕省内向外辐射,年内在旅游景区、高速公路服务区、高铁站、机场等游客富集区优先设置一批鲁锦产品体验点和销售点,在星级酒店、商超、星级旅游区等设置一批“山东手造”精品商务区。
“好酒也怕巷子深”,加强产品推广十分重要。从需求来看,鲁锦不仅山东人喜爱,在海外华人中也很有市场。高霞表示,在上海的一次展会上,遇到一位海外客商,他说很喜欢赵芳云织的鲁锦,有艺术价值,要买回去当收藏品。
鲁锦在山东,振兴鲁锦,山东责无旁贷。山东出台20条措施,针对性强,对鲁锦振兴发展是重大利好。需要看到,和任何一个产业一样,产业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20条措施在鲁锦传承人队伍建设、构建多元协作机制、加大金融财政支持、健全用好行业协会等方面,构成一个完善的保障体系,相信鲁锦不但能够传承好,而且还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