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上海·杨浦篇丨记者梦、落户梦、创业梦,梦已“杨”帆起航
转自:上海杨浦
你,还记得第一次听闻上海的时间吗?第一眼看到上海的景象吗?这座城市与你有着怎样的温情故事?
也许是新鲜、也许是感动、也许是惊喜、也许是期待……上海,风雨洗礼后磅礴脉动依旧生生不息。人民网上海频道联合上海各区融媒体中心启动“初见上海”大型系列采访,寻找这座城市里各行业平凡而不普通的人,记录他们与上海初见的美好故事,感受那一刻治愈的心动。
本期,人民网上海频道和区政府新闻办、杨浦区融媒体中心合作推出《初见上海·杨浦篇》,带你了解他们的记者梦、落户梦、创业梦……
故事一:巴蜀小伙的“记者梦”
“亲眼看看照片上的城市,神奇!”——杨浦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陈涛
“观众朋友们好,主持人好,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大桥街道旧改现场。”直播镜头前,陈涛正自信而流畅地采访。
陈涛,四川巴中人,2009年入职杨浦区融媒体中心,“杨浦是我来上海的第一站,在这里工作生活了13年,我见证和记录了杨浦的发展变化。”
13年,陈涛也实现了他的记者梦。
“高中毕业前,我从没有离开过家乡,也对全国其他城市没有太多印象。”然而,一次机缘巧合,一张照片改变了陈涛的人生轨迹。
“一位来上海旅游的同学,给我寄了一张照片,封面是人民广场旁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和上海大剧院这两座建筑。
20多年过去了,陈涛记忆犹新。“那是第一次对上海有了亲切感,我很坚定一定要来上海,亲眼看一看这座城市。”
后来,陈涛如愿以偿考取上海体育学院新闻系。
“来上海之后,我第一次坐公交车。当时走在高架上,我很兴奋,给了我很大的惊喜。除了公交还有地铁,我以前一直以为地铁都是在地下,没想到还有可以在地上走的轻轨。”
这对初来乍到的陈涛而言,上海的公共交通可以用“神奇”来形容。
读大一时,陈涛找了一份家教工作,辅导小学生学习。
“这户人家带给了我非常大的温暖。那时候我刚来上海,衣服有点陈旧,和上海不是很协调,他们注意到了这一点,就带我去百货商场买了全套衣服,那是我第一次穿‘名牌’。”
一说到这,陈涛依然很激动,“一户刚认识的普通上海家庭,能这样对待我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让我感受到了上海的温暖,这些平凡人的善意,促使我要留在上海。”
每到逢年过节,这户人家都会邀请陈涛一起“回家”过节。
“上海给了我极大的包容,让我觉得一定要一直留这里,好好工作为上海付出。与其说,是我选择了上海。其实是上海拥抱了我。”
今年,抗击疫情期间,作为一线记者,陈涛和同事们在现场记录下了许多抗疫故事,也在用行动回馈着这座城市。
“疫情的时候,我上午是记者,下午是‘送货小哥’。”
今年7月,陈涛因突出的工作能力获评“杨浦区第11批拔尖人才”称号。“我第一次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感到很意外,我只是在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故事二:护理员“落沪”
“城市平凡而温暖,我也想给老人们稳稳的幸福”——26岁的养老护理员王程
8月初的一天,养老护理员王程在杨浦区长白新村派出所拿到了崭新的户口本。
翻开后,他盯着里面的红色印章看了很久“第一是感恩,谢谢区里和院里给我这个机会扎根在这座城市。第二是有动力,以后我要更努力地为老人服务……”
今年26岁的王程,是四川平昌人,毕业于养老护理专业。
4年前,他来到上海杨浦区社会福利院,从基层护理员做起。随着杨浦民政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地,他成为全市首位作为重点人才引进落户的养老护理员。
读大学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程旁听了杨浦区民政局在学校的招生宣讲,“我感觉老师讲得特别诱人,上海这个城市发展养老也特别好,就这样,我和上海结了缘。”
“我刚下了火车,听见在讲上海话,我还以为是外语,差点以为走错了地方。”
在工作中,王程面对一些生疏的上海方言词汇,更是感到手足无措。
“比如上海方言有个词语叫‘打浴’,我刚开始一直以为是和‘药’有关,后来才知道和‘药’不挨边。所以在和老人交流中,有不懂的方言我就会去请教上海本地的护理老师。”
王程坦言,最开始的那段时光,身边同事们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和信心。
除了语言交流的障碍之外,还有通勤不便的难题。
每天早上5点,王程要准时起床,乘坐公交开始一天的通勤。
“这个时间的上海,特别冷,公交车的班次很少,我担心赶不上车,就会拼命跑。但只要公交车司机看到我,他就会停下来等我,如果我在远处招手,他也会停在那里等我上车。”
正是这些点滴平凡而温暖的细节,让王程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不一样。
作为养老护理员,王程负责的主要是失智失能老人,他们基本丧失行为能力,需要护理员全方位照护。
他每天扶抱老人几十次,为他们翻身、喂饭、换纸尿裤,做全身清洁和更衣,一天工作10小时以上,是他每天的工作日常。
“成为新上海人,是养老这个行业带给我的,而我能做的,也就是付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去为养老尽可能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未来也会长期待在养老行业,继续尽最大力量,运用所学知识,让这个行业发展的更好。”
故事三:“单枪匹马”创业记
“上海,是我从老家迈向更大世界第一个落脚的地方”——上海挚达科技创始人黄志明
上午9点不到,位于杨浦区大学城创智天地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办公楼内,会议室中热烈的讨论,开启了“电力满格”的一天。上海挚达科技创始人黄志明博士正在听取即将上市的挚达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品和数字化平台的相关汇报,这是挚达聚十年之力而集于一身的全新数字充电产品。
时针拨到1993年,一阵阵笛声轰鸣,满载乘客的绿皮火车缓缓驶入上海火车站。坐在窗口的黄志明好奇地望着窗外,对未来的生活既期待又紧张。
“93年,我考上了同济大学汽车工程系,来上海求学。来上海以前,我从来就没有出过远门,也是第一次坐长途火车。从小县城进入大上海,像是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黄志明笑着回忆道。“学校的这个环境也非常好,特别是图书馆,我刚来的时候,看到这么大的图书馆都惊呆了。同时又非常欣喜,可以读更多专业书籍了。”
为了更好地融入上海这座大都市,黄志明在大学期间,广泛参加实践活动,到南京东路、贵州路的居委会做志愿服务,还利用周末时间去做家教辅导学生学习,在2016年获得了“上海市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通过在上海的求学和实践经历,不仅让我拥有了专业知识,而且还逐渐开始融入上海。”
98年,黄志明大学毕业后,先后进入上汽大众汽车公司以及上汽大众动力总成公司工作,他从现场工程师做起,然后在不断钻研探索中,一步步往向前走,逐步拓展到工艺、技术及物流,后来升至规划及物流部部长。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黄志明也没有放弃学习来提升自己,他在上汽大众工作期间,考取了复旦-港大IMBA,利用周末时间进修。不仅如此,在2005年IMBA毕业后,又于2007年考入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我在读书期间,发现中国新能源汽车即将从行业初期迎来一个爆发期,将会是我们汽车行业的未来。”2010年,黄志明在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毅然选择离开了上汽大众,开启了单枪匹马的创业历程。
“杨浦是我从老家迈向更大世界第一个落脚的地方。所以我创业毅然选择了杨浦,要把第一个脚印留在大学路。那时候我还是博士生,杨浦区政府对我们大学生创业非常鼓励和支持,还给我提供了免费办公场所,我就这样一个人,在 20 平方米的办公室开始了单枪匹马的创业。”如今,黄志明已经在杨浦深深扎根12年了,从1个人的创业到700多人的团队,连续两年实现业务超过100%增长,今年销售额预计达到8个亿,现已完成股份制改革,计划冲刺IPO。
黄志明还获得了“上海市领军人才”的称号。面对行业中源源不断的新挑战,黄志明表示:“我反而感觉心比以往更加平静了,因为我想明白了一件事,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关键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在变化中寻找更多机会。如此,不管外界如何变动,我们都可以去适应它、克服它甚至改变它。”
“在杨浦上大学的时光,也让我迅速融入了上海的社会。一路走来,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再到创业和生活,每一步都扎根在杨浦。”回顾这些年的经历,黄志明不禁感慨道。
“上海这种海纳百川的精神是我这些年体会最深的,政府非常欢迎各地人才来上海工作和创业。”在黄志明眼中,上海不仅是中国的上海,更是全球的上海。它为企业打开国际交流的窗口,同时也助力企业向外走出去面对更大的天地。“我觉得这些都是上海得天独厚的优势。”
现如今,挚达正在以上海为辐射,布局全球市场。同时,也坚持了初心,聚焦家庭,做小而美的事情,让充电很简单。在他看来,家庭,是值得持续深化的场景;新能源汽车和家庭绿色能源组合,是全球产业发展趋势。这也让黄志明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初见上海
你有什么故事要讲吗?
无论是为生活拼搏的经历,
还是对这座城市的憧憬,
期待着——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