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滑野冰”事故频发!生命无返程,别把危险当“乐园”
转自:农视网
近日
北京展览馆后湖
多人在湖面上“滑野冰”时落水
一则救助者手拉手形成“人墙”
接力拉出落水人员的新闻
引发关注
冬日滑冰
是不少人每年的“固定项目”
但是
也不乏有人
在未经开发、未做保障的冰面滑行
尤其在农村
缺少正规滑冰场所
给冬季滑冰埋下了诸多安全隐患
甚至造成伤亡事故
那么
什么情况下才能安全“上冰”?
冰面落水时如何自救或施救?
怎样彻底堵住安全漏洞?
✦+
+
什么样的冰面才能滑?
后冬奥时代冰雪运动火热,不仅带动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更激发了大家对冰雪运动的热情。《2022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预计将突破8000亿元,2025年预计达到1万亿元。另据公开信息,我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已达3.46亿。冰雪运动已经逐步成为冬季旅游的主要增长点,冰雪运动也正在发展成为一项大众化运动项目,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上冰”。
滑冰有益身心健康,值得推广,但需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滑有组织、有保障的冰。在一些人看来,气温已经达到零下,体感温度很低,且冰面看起来牢固厚实,因此冰面一定是安全的。
但很多时候,冰面并不是我们肉眼所见的样子。在一片规模较大的水面上,很可能出现部分区域结冰较薄甚至并未上冻的情况,而游玩者又往往难以预判。再加上冰面在冰刀、冰车以及人力的磨损下,已经受力不均,野冰又没有专门人员与机构进行维护,很难保证不发生意外。
悲剧离我们并不遥远。1月2日,北京通州一处非正规冰场中,有两名男子掉入冰窟窿,不幸身亡。这起悲剧的发生,是对所有“滑野冰”的人的警示——不要等到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才开始正视风险。
根据相关部门规定,冰层达到15厘米以上,且之后一周气温持续保持在-8℃到1℃之间,不出现大风天气的条件下,冰场才能开放。户外人工湖、公园内湖等冰场,需持续半月以上低温,使湖面冰层厚度至少达10厘米到15厘米以上,才能保证滑冰者人身安全。
相比之下,野冰由于无人维护,缺乏安全保障设施和安全员监管,冰面往往薄厚不均或有裂缝,很难保证冰面厚度达到不低于15厘米的要求,因此险象环生。
临近春节,不少打工者回到了农村团聚,“滑野冰”成了不少人的娱乐项目之一。消防部门提醒,即便是寒冬时节,冰面也存在未冻实、冰层厚度不一的情况,人一旦上冰,随时有塌裂的风险!尤其在流动河道上结冰的冰面,由于河水水位会随着水量的大小发生变化,冰面下会形成2—3厘米的“真空”。因此,游玩应前往正规冰场,远离野冰。
✦+
+
事故责任谁来承担?
记者在一些野冰场发现,“禁止滑冰”的警示标语随处可见,其中既有常年设置的金属警示牌,也有新近张贴的警示横幅,还有的设置了围栏、隔离带等。即便如此,仍无法阻挡一些人“滑野冰”的热情。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法官 付雪
在河湖区域的管理者尽到设置警示标识、围栏以及人员劝阻等安全保障义务的情况下,任性滑野冰出意外,个人将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如果河湖区域的管理者未采取任何安全保障措施,或者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则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记者在河道等地发现,有不少小商小贩租赁冰车、冰鞋的摊位,一些人会租用这些滑冰器具上冰玩耍。如果发生事故,这些商贩是否应承担相应责任呢?
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法官 付雪
如果受害者遭受损失与滑冰器具无关,则商贩不具备侵权的构成要件,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受害者由于滑冰器具的原因遭受了损失,则商贩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不管是否与滑冰器具有关,这些商贩多数都是在无任何证照的情况下销售滑冰器具,应属非法经营,可由相关部门查处。
✦+
+
如何堵住安全漏洞?
当下,尤其需要呼吁拒绝“滑野冰”。但从设施建设来看,目前我国室内和室外的滑冰场馆数量不足,尤其是农村地区。此外,一些具有中高风险隐患的水库、水塘、水井、鱼塘等场所都缺乏有效监管。有的地方对隐患排查整治不深入,人防、物防、技防投入力度不大,“蜻蜓点水”式地走形式、走过场。
禁止“滑野冰”工作关键是防患于未然,这就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提高防范意识、落实监管责任、加强避险意识。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当前禁止“滑野冰”安全教育注重“量”的同时,应更注重“质”。可选择以更加生动形象直观的形式,让大家喜闻乐见、入脑入心,将安全意识根植于学生的大脑中。进村入户,加强农村地区禁止“滑野冰”的安全宣传,全方位弥补宣传短板。
此外,要加强水域管理。当地政府要及时对辖区内易发生溺水事件的河、塘、沟、渠、坑和水库、湖泊等重点危险水域进行排查整治,完善安全警示标识,配置安全防护设施,认真组织巡查值守。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安全设施和娱乐设施的投入,在人口集中区域兴建滑冰场所,并组织专业人员开设安全教育课,帮助大家掌握技能和自救自护的方法。
✦+
+
冰面落水,如何自救或施救?
专家提醒,一旦落水,要保持镇定,可以借助以下三种方法进行自救:
转身翻滚自救法
上身自救法
打水自救法
上半身趴在冰面上,手掌支撑冰面,双脚迅速交替拍打水面,通过拍打的推进力,慢慢向冰面移动。
上半身趴在冰面上,手掌支撑冰面,通过腰部用力、翻滚身体,将自己的身体在冰面上翻滚,在冰面上借力较大的受力面,同时减少集中受力点,防止二次落水。
假设上半身距离冰面较远,只有手掌可以接触到冰面,需要使用上身自救法。上身自救法的技巧,就是使用手脚配合、核心用力、身体放松、双脚浮于水面,手部支撑位置不宜靠前,避免双脚下沉,双手微用力,慢慢向冰面靠近,最后利用翻滚自救法或脚打水法自救脱离水面。
在营救落水人员时,应采取趴在冰面上等方式增加自己与冰面的受力面积,一人在冰面施救,其他人站在岸边用绳索进行固定保护。尽可能寻找手边的杆子、绳子或者救生圈,抛给落水者,如果对自身和冰面有专业判断,救援时一定要匍匐前进,增加受力面积,有梯子的话,可以借助梯子靠近落水者。
需要注意的是,滑冰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初学者最好能找会滑的伙伴或教练陪同,掌握要领后再单独滑行。滑行前要做热身运动,畅通血液循环,增加关节及韧带的柔韧性和活动范围。溜冰时穿的衣服要既保暖又利落。最好戴上护膝、护腕,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如身体过度疲劳便很难保持平衡,最好每隔15分钟到30分钟休息一次,把鞋带解开,使脚上血液循环通畅,更好地消除脚部疲劳。
春节临近
再次提醒大家
野冰有隐患
滑冰请选正规冰场
冰上安全需时刻牢记
避免坠冰事件发生
平安祥和过大年
来源|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北京日报、新京报、界面新闻、科技日报
编辑 | 康轩山
主编 | 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