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我决定民生爱的力量” 聚焦民生银行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

金融时报

关注

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根本方向。作为一家资产规模达7万亿的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始终秉承“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企业使命,坚持以感恩之心回馈社会,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持续开展多项特色公益活动。

2023年1月12日,是民生银行成立27周年的日子。七年前,民生银行在成立20周年之际,联合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以下简称“ME创新计划”)。七年后,民生银行ME创新计划已成为我国公益资助领域的生力军,累计为161个公益项目提供资金7720万元,惠及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项目直接受益人数达27万余人次。

时值民生银行成立27周年之际,第八届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项目已正式启动。民生银行将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公益机构及受益人并肩同行,支持公益创新,推动公益项目服务社会,持续用行动传递爱的力量。

“家有妈妈”:让“妈妈们”顾家、学艺、增收三不误

俗话说“父母在哪儿,家就在哪儿。”但是,对于很多易地搬迁的居民来说,“家有妈妈”“家有爸爸”是一种奢侈。

“我是镇宁自治县景宁小区易地扶贫搬迁户,以前住在六马镇岜塘村。三年前我们一家五口还居住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里,只能靠种地来维持生活。2017年,我的人生迎来转折点。我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到县城的景宁小区,住进了敞亮的新房,开启了城里的幸福新生活,孩子也在小区学校上学,学校教育校园环境都不错。”这是镇宁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点景宁小区的搬迁户王某凤向社工讲述的脱贫故事。

王某凤,五口之家的顶梁柱,丈夫于2021年7月份在工地受伤住院做手术,至今仍卧病在床,三个孩子一个在读三年级,一个在读学前班,一个还在妈妈的背上牙牙学语。2017年搬迁到景宁小区,经济来源除了国家的扶贫补贴之外,都得靠丈夫外出务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现在丈夫受伤住院,一个家庭的开支都得靠王某凤支撑着。

刚到城里,王某凤与大部分搬迁群众一样没有工作。如今,在传统手工技艺培训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勤劳的她学会并掌握了制作布依族土布和布依族刺绣的技术,平时可以接一些小的土布订单来维持家用,实现了居家就业。

“如今在小区就可以参加传统手工艺技能培训,学会了这个技能,多少可以揽点活儿,在家里做工,又能够照顾丈夫和孩子,守着他们就知足了,能够自力更生自己赚钱养家就更开心了。”王某凤说。

在安顺各区县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像王某凤这样的“背上背着娃,手里拿着针线活儿”的妇女还有很多,这得益于镇宁自治县谐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发起的“家有妈妈”筑梦空间计划项目。“家有妈妈”谐音“加油妈妈”,项目依托贵州镇宁县布依族苗族传统工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联合本土传承企业,打造“家有妈妈·蜡染工坊”,以传统工艺技能培训的形式赋能并带动困境妇女脱贫增收,促进民族非遗产业振兴及良性、可持续发展。

在民生银行第七届ME创新计划的支持下,“家有妈妈”项目通过为乡村妇女技能培训“增技”、提供专业服务“增能”、渠道创建“增收”,帮助妈妈们实现居家就业创收,缓解家庭困难,让更多的儿童享有妈妈的呵护、老人享有子女的照顾,让“家有妈妈”不再是梦想。

康幺妹,苗族,52岁,原来是镇宁自治县革利乡人,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至镇宁自治县宁西街道景宁小区。康妈妈家中有4口人,丈夫身体不好,还有两个小孩在读书。家中没有主要的务工人员,康妈妈要照顾生病的丈夫和就学的孩子,周边那些临时的工作她都愿意去做,但零工还是比较少的。

2022年,康妈妈全程参加了谐美社工组织的“家有妈妈”传统手工艺的三期培训、刺绣小组活动。活动初期,康妈妈总说自己没有文化,不认识字,怕自己学不会,社工开导告知她,有老师会带领按步骤学习,鼓励她积极参与。事实也的确如此,活动中的康妈妈已经将自己开始的担忧忘记,全程投入到每一个环节中去,认真跟着老师学习制作蜡染的每一个步骤。

深蓝色为底,蜡白色为画,康妈妈看着自己的作品十分激动:“没想到自己也能心灵手巧,做出属于自己的东西。”目前,康妈妈在贵州依人秀原创饰品公司工作,实现了她顾家、传艺、增收三不误的美好愿望。

如今,“家有妈妈”项目在民生银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大力扶持下,谐美社工服务中心联合贵州山里江南文化创业园、贵州依人秀原创民族饰品有限公司、贵州竹蜡蜡染有限公司圆满完成三期传统手工艺技能培训、3个妈妈助力小组、10位家庭困境妈妈的个案帮扶,并共同设计开发蜡染、扎染文创产品80余件,发展培育了3名妈妈技术骨干,缓解了157余人的就业压力,通过学习手艺,妈妈们也初步实现了居家就业的梦想。同时,通过与贵州山里江南文化创业园、贵州依人秀原创民族饰品有限公司、贵州竹蜡蜡染有限公司、安顺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就业合作,真正实现了企业下订单+妇女接订单的合作方式,缓解了企业大订单的压力,同时也解决了妈妈们的就业问题。

康妈妈表示,如今自己不仅可以照顾家人孩子,还可以在家附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这是她以前从未想象的:“现在家门口就有‘家有妈妈’妇女项目活动,学习传统文化技艺,丰富自己,还能顾及家庭,已经很满足了。”

“翱翔天空”: 开启青少年复学康复之路

“我初三的时候,刚开学就确诊得了抑郁症。休学之后,妈妈带我去各处求医,但在第一年里没有任何成效。我以为我的人生会在我尚未成年之际结束,迷茫,恐惧,悲伤,绝望……但是我在求医的第二年找到了新生的转机。”

凡笙(化名)回想着自己的康复经验说道,因参加了2020年第十八期“翱翔天空青少年精神康复复学项目”复学康复训练课程,轻松的环境和温柔体贴的老师,让他重新感觉到了温暖,看到了回到正常生活的曙光。

近年来,中、高校患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心理、精神障碍的学生比例逐年上升,其中部分重症学生已无法坚持学习,只能休学进行治疗,这已成为近年来学生休学的主要原因之一。成都市青羊区希望之光康复中心的青少年精神康复复学项目根据青少年精神障碍康复者生理、心理及疾病特点,设计了适合他们的康复、复学训练系统,在解决青少年精神康复者现实困难的基础上,开启疾病康复、生命修复及成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青少年康复者,也是他们背后的家庭以及社会服务者共同成长的过程。

“翱翔天空青少年精神康复复学项目”前期是由香港青年发展基金、华西医院、青羊区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合作的精神康复服务项目。项目成立于2015年,经过7年的实践,项目已经形成了一套专业、有针对性的复学康复训练系统。2022年初,项目获得民生银行发起的第七届ME创新计划支持。

“我带着期待和激动的心参加每一次的复学的项目。每一节课,每一次动手活动,都让我感到开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我在这之后找到了新的主治医生,新的咨询师。我积极配合医生,按时吃药,定期复诊。在我和我家人的努力下,我的病有了很大的好转,家庭环境也是前所未有的融洽。曾经一度想要离开的想法已经荡然无存。”凡笙说。

如今的凡笙在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支持下开启了一个新的人生阶段。她说道:“请一定不要放弃希望,不要放弃自己。我们都是小鸟,一样拥有飞翔的能力,只是疾病让我们暂时停下脚步。我们不是没有翅膀,我们只是比别人晚一点学会展翅翱翔。这场心灵上的小感冒,会让坚持过去的我们愈加强大。”

青少年遭遇精神疾病,其家庭常常也深陷其中,家长们陪伴着孩子经历和成长,他们也需要一个“康复”的过程。姜妈妈曾经陪着女儿来到复学项目参与康复,那段时光或许也是她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

“我是一名15岁孩子的妈妈,我的孩子得忧郁症有一年了。后来到华西医院住院以后通过药物治疗,以及在医生护士的亲切关怀下,孩子的病情改善了很多。”姜妈妈表示,住院期间,医生推荐她和孩子去成都希望之光“翱翔天空复学项目”,参加了康复训练课程。

“趁着孩子康复过渡期让孩子学习如何面对和缓解,如何与人沟通,如何控制情绪等。同时,项目也给家长配置了课程。通过一期的学习我们才了解到,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尤其是青春期的学生。”姜妈妈说,“在复学项目的这段时间里,我学会了凡事不要急,慢慢沟通,慢慢解决,和孩子平等相处,多了解她的想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多做亲子活动,多一些互动,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长首先要改变,孩子就会好得很快。”

复学项目以模拟课堂及包含康复与复原元素的主题式训练课程等形式,帮助康复学员提前适应上课的环境与节奏,减少对复学的各种担忧与恐惧。在专业、安全的状态下,促进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抗逆力的提升,为康复与复学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建立家庭有效支持系统:通过家长团体课堂、家庭成长工作坊、家长互助小组等,增强家长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孩子的了解,学习有效陪伴与支持方式,给青少年康复者提供良好疗愈空间的同时,也帮助家长走出因孩子生病所带来的焦虑、无助、混乱的困境。

项目还通过为精神康复专业人员及志愿者提供相关理论和技能培训,帮助提升相关社会服务人员对于精神疾病及康复的认识及助人技能,以推进服务的专业化与有效化。

截至目前,复学项目已经陪伴300余名青少年精神障碍康复及其家庭走过了康复之路,超过85%的康复学员返回学校继续学业。

复学项目7载,陪伴并见证着青少年康复者以及家庭的成长与改变;共同体验着康复带来喜悦和感动,也深谙这一切需要“破茧成蝶”的勇气和力量。这个过程又何尝不是彼此滋养与增能的过程?复学项目的执行者更是生命的陪伴者,对这个群体了解更多、理解更多,也就更有动力为更多青少年精神障碍康复者和家庭带去一束微光,去照亮他们人生中黑暗、无助、无力的历程。在民生银行发起的“第七届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支持下,青少年心理、精神障碍群体正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与获益。

绿色秦巴: 南水北调的环保守护者

 汉江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2014年正式开闸调水以来,目前已经惠及1.4亿人口,北京城区约七成在饮用汉江水,天津城区几乎十成饮用着汉江水。过去的七年时间中,南水北调中线累计输送了约3500个西湖。

在汉江的源头,在民生银行ME创新计划的支持下,有这么一个组织——安康市绿色秦巴环保公益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绿色秦巴”),他们像汉江上一颗璀璨的行星一样,保护和守护着华北平原的大水缸,促进在地居民参与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保护,让人人饮用安全的水源。

绿色秦巴在过去几年的实践中发现,虽然南水北调干流基本污染都得到了控制,没有了明显的排污口,涵养区各级政府也出台了很多关于水源涵养区保护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然而,支流的保护工作依然严峻。

“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大多支流为一些偏远的山区丘陵地带,加之当地因为调水被划定为限制开发区,经济基础相对于比较薄弱,用于治理的资金捉襟见肘。水源涵养区居民沿河而居,农业生产基本在河流附近的坡耕地,然而在现代工业化的今天,居民生活生产对于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的污染显而易见。”绿色秦巴相关负责人说。

“污染来源于村民,污染也消于村民。”绿色秦巴深入一线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流域环境基线调查后发现,在小流域中,居民需要生活,需要发展,种植的庄稼需要好的收成、居民日常的废水也会随着地势而流淌,这时候相关的保护法规与条例显得很无力。不过,当地居民也希望能够有效保护小流域,他们也愿意成为保护者。

基于此,在民生银行和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支持与指导下,项目组通过结合自身优势以及小流域的实际需求,设计了小流域的保护策略:以社区参与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保护,支持和培育水源涵养区小流域社区自组织,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通过“前端减源+中端消减+末端治理”的方式,利用“人工湿地+生态廊道”的技术,去参与解决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石岭沟小流域面源污染问题。

“石岭沟小流域保护过程中,社区参与是最为重要的,这也是石岭沟能够成功保护的原因。在初期环境数据调查中,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在保护过程中,社区居民一方面自身践行环保措施,另一方面以社区共同行动,协商共治流域社区环境问题。”绿色秦巴相关负责人总结经验道。

社区环保队的成立是推进治理工作的重要突破口。社区环保队实际由居民自发成立,绿色秦巴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引导作用,更多的是支持社区居民的想法,并帮助居民成立环保队。环保队从成立时仅有20余人发展到目前的190多人,基本覆盖了整个小流域。

在社区参与石岭沟小流域保护下,如今,石岭沟小流域已由保护之前的四到五类水质变成了现在的二到三类水质,其中流域内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也有所增加,目前通过生物多样性考察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四种。从小流域的水质以及生物多样性来看,石岭沟的保护无疑是成功的。

与此同时,石岭沟文化村社区卫生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社区文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主要表现在社区组织力,社区公共资源管理能力,社区议事规则等方面的变化。通过石岭沟小流域的保护实施,社区的组织力不断增强,如以前应对一个公共的社区问题,参与的居民非常少,小流域保护实施后,社区居民都愿意参与到其中,基本每次社区活动都是五六十人参与。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明显能感受到社区对于公共资源管理的能力增强,以前他们会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事情,和他们没有关系,但是通过项目实施,他们觉得环保是大家的事情,需要我们每个群体都做出努力,破坏环境的行为应该监督起来,共同守护社区的公共资源。”绿色秦巴负责人说。

除此之外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社区环保队参与的基本为妇女,其中有很多是新嫁进社区的媳妇,之前与社其他的妇女基本没有往来。在环保队共同行动交流下,有环保队成员分享道,因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让她在这个社区有了很多可以聊天说话的人,生活自此不再那么孤单。

“希望这次试点模式的总结与推广,能够为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小流域保护提供可借鉴的技术、经验和案例,让人人都是水源保护的行动者。”绿色秦巴相关负责人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