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里闯入瓶装茶饮阵营,摒弃代工自建工厂
新消费品牌“茶里”即将拥有自己的工厂。
公开信息显示,广州茶里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茶里)自建的瓶装茶生产基地已完成封顶工作,并预计将在2023年二季度正式投产。新的生产基地就位于其集团在广州南沙区的总部,引进了2.6万瓶/小时无菌冷罐装智能高速生产线和密封式茶叶萃取系统。
对于自建工厂的产能以及进一步的产品规划情况,界面新闻联系了茶里品牌方,截止发稿前尚未收到回应。
作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新消费品牌,茶里于2013年从广州起家,它的标志性产品包括蜜桃乌龙等多款三角袋泡茶。凭借社交网络与电商的红利,挑战了立顿等老牌袋泡茶巨头的茶里迅速获得增长,并2020年和2021年分别拿到亿元的B轮融资和数亿元的战略融资,投资方包括GGV纪源资本、碧桂园创投等等。
以袋泡茶切入市场的茶里,则在2022年6月推出了瓶装茶产品线,第一个产品是“鸭屎单丛”, 以潮州凤凰单丛乌龙茶为原料,并强调0糖0脂的卖点。随后茶里又推出包括高山红茶、冰清绿茶、蜜桃乌龙茶、菠萝白茶等新口味。产品信息显示,目前其瓶装茶饮料的生产商为漳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是康师傅旗下的制造商。
界面新闻记者在其天猫旗舰店看到,目前单瓶390ml的平均价格在4.3-4.6元左右。与之对比的是,农夫山泉旗下的东方树叶单瓶500ml的平均价格在4-5元左右,元气森林旗下的燃茶单瓶500ml的平均价格则在5-6元左右,而康师傅旗下主打0糖的茉莉花茶单瓶500ml的平均价格在2.6-3元左右。
之所以进入瓶装茶市场,茶里无非是想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袋泡茶的消费场景相对局限,以办公室、家庭等有热水供应的室内场景为主,而瓶装茶饮料产品在便利性上更高,适合在户外、运动场景的消费,还可以拓宽消费频次。
而即饮瓶装茶本身的市场也足够宽广。
华经产业研究院一份报告引用的数据显示,中国即饮茶饮市场规模逐步扩张,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即饮茶市场规模逐年上涨,从2017年的715亿元上涨至2021年的1015亿元,同比2020年上涨9.49%,未来随着产品多样化,中国即饮茶市场规模还会逐年上涨。
从中国茶市场的细分产品市场份额占比情况来看,茶叶、茶包及茶粉占比43%,即饮茶以29%的占比排名第二,现制茶饮则占比28%。从中国不同类型饮品渗透率对比来看,包装茶饮以87%的渗透率排名第二,仅次于包装碳酸饮料91%的渗透率。
同时,瓶装饮料也有不错的利润空间。
在此前的采访中,广东一位饮料经销商对界面新闻表示,刨去内容物、包材、代工费、物流运费等综合成本,瓶装饮料的毛利一般达到70%-75%。
对于茶里来说,新式袋泡茶这一赛道已经愈发拥挤。除了茶里,类似主打电商的新消费品牌还包括“茶小空”“殷小茶”“一包生活”等等;八马茶业、澜沧古茶等传统茶品牌也在推出以茶包为主的年轻化品牌和产品线;而包括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在内的现制茶饮品牌也在纷纷布局袋泡茶和散装茶产品。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市场上相对成熟的供应链、物流、人才等基础设施配备,为新品牌的诞生提供了条件。“成立品牌→取得销售资质→设计产品→找到代工厂生产→贴牌”成为了一个验证过的、可以快速借助轻资产模式建立品牌成熟的模式。但正如任何一个涌入大量新品牌的品类,它们的产品也正在变得同质化。
于是不少新消费品牌开始寻求供应链上的“内功”,包括重视科研、自建工厂等作为支撑,以夯实品牌的护城河。例如元气森林已针对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地区5大城市集群布局了5大工厂,全部投产后总产能超过50亿瓶。
但在瓶装茶饮料市场已经有太多的竞争者。
老牌巨头如农夫山泉、统一、康师傅等在瓶装茶饮料市场已经有深入布局,除了产品线丰富、基础销量巨大以及渠道坚固外,多年来在市场口碑、消费者习惯上形成难以撼动的地位。
以农夫山泉为例,其财报显示在 2022年上半年,农夫山泉茶饮料产品收益33.0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1.6%,而包装饮用水产品仅增长4.8%。这也意味着,包含东方树叶在内的茶饮料,其业绩增速碾压了饮用水,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新宠。
从消费趋势上看,消费者对口味口感的重视使整个行业趋于高端化,各品牌也愈发重视“真材实料”,同时主打0糖0脂的无糖茶也成为新的产品卖点。这也让元气森林、喜茶、奈雪的茶以及茶里这类新入局的品牌找到产品创新的方向。但对于茶里来说,推出新的瓶装茶产品并自建工厂只是第一步,未来如何在产品研发,以及渠道上有所突破,仍然挑战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