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奥密克戎主要后遗症,疲劳!

政府网站

关注
听新闻

转自:鹤城发布

在我国大规模感染奥密克戎毒株且康复后,近期,“脑雾、脱发、疲惫、失眠、心肌炎”等新冠后遗症相关话题屡屡登上热搜,引发焦虑。

对此,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卢洪洲教授团队在Global Health & Medicine杂志发表题为Long-term sequelae of different COVID-19 variants: The original strain versus the Omicron variant论文,对新冠后遗症进行研究探讨。

该研究对比分析了2020年深圳市新冠原始株感染者(303例)和2022年1-4月期间深圳市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1829例)出院后“新冠后遗症”的特点,研究通过电话随访进行。

奥密克戎“后遗症”与原始株不同

据2022年9月,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发布的模型数据,在2020年和2021年,全球有近1.45亿人至少存在一种长期新冠症状。

研究表明,“长新冠”的症状可能包括疲劳、肌肉疼痛、虚弱和低热;咳嗽、气促和胸痛;头痛、认知迟钝;皮疹,如冻疮样病变、水泡和斑丘疹;心理健康问题,包括情绪波动;血栓性疾病等。

据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院感管理科、感染内科研究报告,不论最初的疾病严重程度如何或者年龄大小如何,“长新冠”极有可能会影响到患者“康复”后的生存质量。

在此次研究中,尽管很多新冠患者安全过渡到康复期,但越来越多患者表示,其在出院后被新冠长期影响困扰。

早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用来描述该长期影响的相关术语,目前研究中较为常用的是“long COVID”和“post COVID-19 condition”,中文普遍称为“新冠后遗症”。

“新冠后遗症”一般定义为,感染新冠期间或之后出现的症状或体征,并持续超过12周。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嗅觉失灵、疲劳、呼吸困难、认知能力下降,甚至是抑郁症。

卢洪洲介绍,在原始株感染者中,最常见的“后遗症”是咳嗽,占比18.5%,其次是胸闷和呼吸短促,分别占比6.5%、1.9%;此外,胃痛发生率为1.6%,0.66%感染者报告有心悸的表现。

原始株感染者最常见的是呼吸道症状,如咳嗽、胸闷和呼吸短促。因为呼吸系统是新冠病毒攻击的主要目标,许多新冠患者在康复后仍有咳嗽和呼吸急促等症状,一些重症患者甚至可能出现肺纤维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中,疲劳是最常见的全身症状,占比2.41%;其次是呼吸困难,发生率为1.69%;以记忆减退为主的神经精神症状发生比例为1.31%,胸闷发生率为0.93%;另外,相关后遗症还包括失眠和焦虑。

发生后遗症可能性或与感染者严重程度有关

卢洪洲表示,结合此前研究,发生“新冠后遗症”的可能性与感染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例如,59.4%的新冠重症患者在出院后相关症状持续了超过30天,而轻症和无症状患者仅有14.3%出现长期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与原始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毒株导致的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更多。2020年,原始株感染者中81.8%为普通型,3.6%为轻型,重症高达14.0%;2022年1月至4月,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中无症状感染者占29.8%,轻型占61.6%,无重症患者。

在研究局限性方面,团队认为,研究主要通过电话随访,并且症状是由患者自我评估得出,因此在客观性方面有待提升,且因奥密克戎感染者康复时间较短,新冠病毒对感染者长期健康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卢洪洲表示,总之,研究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后遗症类型与以往研究类似,但是发生率有所降低。考虑到感染人数的增加,医务人员应该持续关注“新冠后遗症”的变化情况。

针对新冠后遗症,不必过于担忧。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对媒体表示,新冠康复后,出现一些转阴后持续症状,如咳嗽、乏力、心慌、盗汗等,一般不用过于慌张,2~4周,大部分人的症状是可逆可恢复的,真正不能恢复的是极少数。

值得注意的是,在转阴后的一段时间内,感染者身体还处于较虚弱阶段,免疫功能没有完全得到修复,呼吸道等脏器可能还有些损伤。因此,在转阴后的2~3周内甚至更长时间,需要注意休息,注意清淡饮食,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