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谈判失败!被疯抢的辉瑞P药,狠宰一刀赢麻了.......

大猫财经Pro猫哥

关注

作者| 猫哥

辉瑞的新冠口服药要降价70%?

1月6日,国家医保局进入到灵魂砍价的阶段,每年的谈判都很精彩,毕竟降低药价进入医保,我们的日后花销能省一大笔,这一次的砍价,辉瑞的新冠口服药就是其中最大的看点,预期的价格,大概是700元。

从最早的挂网价2980元到700元,降幅达到77%。

但是,医保局与辉瑞进行了4个小时的艰难谈判,最终还是因为价格分歧没有谈拢,辉瑞药并未能谈判成功,倒是国产的阿兹夫定和清肺排毒颗粒进入了医保目录。

也就是说,辉瑞药依然可以卖高价。

卖药是真的赚啊!

一盒售价2980元的辉瑞新冠药Paxlovid,第一次转手,可以加价到7000元,二次转手,售价就变成了1.2万,过了两个手,价格涨了3倍多,当然,如果进价更低,赚得也就更多。

1.2万一盒也不算多,还有更狠的,还有人遇到朋友圈卖药,号称“不发国难财纯帮忙”,一盒4.8万,10多倍的溢价还属于“便宜出,不还价”,这要是学会发国难财那一套,还不得卖10万啊。

就这价格,也有人买单,毕竟每到囤药的时候,大家都不手软,放开前,连花清瘟卖断货,涨价也囤,放开后,连花清瘟不行了,布洛芬顶上,厂商和黄牛都赚到手软,现在,辉瑞口服药开始抢手,有一盒卖一盒,就连仿制药都快过万了。

小红书上各种买药攻略,各种线上能开处方的平台,都是攻略对象,就连奶茶妹妹都在朋友圈做攻略帮忙抢药,一下让自家的京东健康的药卖断货了,带货能力杠杠的。

当然了,最终获益的,还得是辉瑞,毕竟人家是源头厂家,有需求,人家的药也就不愁卖。

除了辉瑞口服药,辉瑞的疫苗,也是香饽饽。

mRNA路线的新冠病毒疫苗中,辉瑞可以说是一家独大,毕竟,全球范围内,辉瑞的疫苗覆盖面是最广的。

虽然辉瑞的疫苗在中国区的代理是由复星医药在做,但是开放接种的区域仅限于港澳地区,不过呢,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渐放开,香港通关在即,不少内地人已经准备好到港澳接种辉瑞疫苗。

各种攻略也已经很普遍了,复星医药甚至还有赴港接种的登记,当然了,需要自费,价格也不便宜,1500港元+,而且目前内地赴港澳接种,只能接种到针对原始毒株的疫苗,针对奥密克戎的二价疫苗,暂时还没有开放。

口服药+疫苗,辉瑞大赚特赚。

赚了多少呢?

2021年,辉瑞的营收和利润实现了翻倍,当年主要靠疫苗Comirnaty实现367.81亿美元的收入,要知道辉瑞最畅销的药品阿哌沙班片的营收也只有59.7亿美元,一个疫苗占到总营收的45%,可以说是爆款中的爆款了。

2022年的前三季度,Comirnaty占比降低到了35%,而补位的就是Paxlovid,170.09亿美元的收入,占到总营收的22%,两款单品就占到全部营收的57%。

真·印钞机。

而根据辉瑞的预计,2022年全年,疫苗总营收能达到340亿美元,而口服药能达到220亿美元,如果根据营收比例,辉瑞在2022年的营收接近1000亿美元。

以往,辉瑞的新冠相关产品主要销往欧美日,现在加上中国市场,破1000亿营收,应该没什么问题。

对于“宇宙第一药厂”,Comirnaty和Paxlovid将是辉瑞历史上划时代的药物。

辉瑞成立于1849年,德裔美国人化学家查尔斯·辉瑞和糖果商人查尔斯·艾哈特这对表兄弟,从父亲那里借了2500美元,在纽约的布鲁克林的一个红砖房内,开办了辉瑞,靠用糖果改造驱虫药,一炮而红,后来在南北战争期间,发了不少战争财。

辉瑞一开始走的是化工的路线。

1917年,柠檬酸成为辉瑞的拳头产品,辉瑞成为了可口可乐的最大供应商之一;1944年,青霉素大规模量产,辉瑞的产量占到了全球一半以上;1949年,辉瑞在美国中西部土壤中提取到了“土霉素”,成为辉瑞旗下的第一只自研抗生素。

1950年,辉瑞的土霉素上市,并创下6000万美元的销售佳绩,辉瑞才开始走上了制药之路。

当然,赚钱也是杠杠的,消炎药Feldene是辉瑞第一个销量达到10亿美元的产品,后来,降压药络活喜打破了这个纪录,1999年的全球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

当然了,辉瑞的最知名的产品,还是“小蓝片”。

1991年,辉瑞做了一款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主要成分是枸橼酸西地那非,效果一直不明显,辉瑞都不想做了,但是接受实验的人不愿意退回药物。

为啥呢?

本来是扩张心血管的,而心血管没扩张成功,却把另一部位的血管打开了,不少之前“不行”的人,在吃药后又行了,研究从上半身转向了下半身,二不少专家对一氧化氮的研究,为西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提供了理论基础。

1998年,研究一氧化氮的专家获得了诺贝尔奖,而同年3月份,一个名叫Viagra(万艾可,俗称伟哥)的新药诞生,然后成为当时销量增长最快的处方药。

1998年4月,超过20万医生为300万人开出了700多万张处方,卖出了5000多万片,而1998年,在伟哥的助力下,辉瑞雄起,营收达到了232亿美元。

然后在当年,它就被唱进了歌里。

1999年,伟哥的销售额就超过10亿美元,此后,这个蓝色小药丸平均每年创造销售额节节攀升,2012年达到了销售高峰20亿美元(约合130亿人民币),为辉瑞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2000年,伟哥在中国获批上市,售价100多元一片,也是一片难求,这玩意都有了黑市,黑市价一片能卖到500多,当然了,刚需还是抢着买。

而当年,为了伟哥,辉瑞和中国药企,还有一场专利大战。

2001年9月,辉瑞的西地那非获得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专利保护期到2014年。

不过,中国的一些药厂坐不住了,他们已经花重金研制西地那非,专利保护让他们的先期研究都打了水漂,于是要求撤销专利,理由是西地那非的分子式结构此前已经在新加坡公布了,辉瑞没权利再申请专利。

经过漫长的专利审查,2004年,产权局就撤销了辉瑞的专利。

辉瑞就急了,没有专利就没法垄断生产,如果要跟中国药厂打价格战必输无疑,于是辉瑞告了国家产权局和12家药企,要求辉瑞的专利有效。

这个专利争议其实一直以来不少,在欧洲以及南美都碰过钉子。

为了在中国能拿到专利,辉瑞一方面游说美国官方,对中国施压,美国方面对中国的专利政策品头论足;当然另一方面也透过中国美国商会进行软性威胁,比如减少投资甚至撤出投资。

最终,2006年,辉瑞胜诉,专利期得以延续至2014年,不过在2013年,礼来的希爱力他达拉非销售额超过了伟哥,伟哥的光芒才黯淡下来,2014年专利到期,国产伟哥逐渐蚕食辉瑞的市场份额。

辉瑞的这一套,欧盟看的就很明白,为了盈利,压制竞争对手同类药品,已经是老把戏了,这些手段让欧盟在2000-2007年增加了30亿欧元的开支。

当然,宇宙第一药厂的黑历史也不止于此:

  • 2007年,辉瑞因1996年用200名尼日利亚儿童进行药物测试导致多人死亡,被尼日利亚卡诺州政府索赔27.5亿美元;

  • 2009年,辉瑞因夸大营销,被美国罚了23亿美元;

  • 2015-2016年,辉瑞畅销的抗抑郁药物引起新生儿畸形,引发了上百起投诉;

  • 2019年,辉瑞的某降压药,刺激恶性肿瘤生长。

这一次,让辉瑞赚麻了的口服药和疫苗,争议也不小。

无论是口服药还是疫苗,目前还只是“紧急使用”,并没有被正式批准,为啥呢?因为很多安全性的实验,还没做完呢。

mRNA疫苗确实算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了,但是与灭活疫苗比起来,技术也确实还不成熟,从被批准紧急使用开始,就一直争议不断。

2020年12月,美国FDA批准了紧急使用授权,但是同时传出来的,还有白宫向FDA局长施压的新闻,虽然局长辟谣了,但是纷争就没停。

后来就是“9页PDF”的副作用报告了,“42万样本,有15.9万不良反应和1223例死亡”,这个数据一直广泛流传,至今未经证实但也未经辟谣。

而Paxlovid在2021年出现的时候,更是被冠以“特效药”之名,减少90%的重症,被《Nature》称为“改变游戏规则的药品”,当然了,“神化”后,阶段性抢药不可避免,不过这药有用,但也没那么有用。

它只能解决感染初期的病毒复制,对已复制病毒引起的免疫因子风暴没有作用;对重症患者基本无效,轻症、中症仅症状前5天有效;非高风险人群囤药无意义;高风险人群自行服药有风险,因为会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27页的说明书,有19页都是在介绍药物相互作用、毒性、禁忌症等,而这些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更多副作用在研究的路上。

在中国人抢药的时候,科研人员在研究“Paxlovid反弹”,就是吃过药的一些病人,症状和可检测到的病毒虽然一开始回消失,但是几天后又再次出现的现象,与我们常说的“复阳”类似,在美国总统拜登、传染病专家福奇身上都发生过。

基于价格、副作用、药物冲突、反弹,欧美诊所在处方时,都会非常谨慎,英国的健康报告称,英国的处方率只有0.5%,而美国又13%,但是与当初预期的疗程相比,仍然差了一大截。

辉瑞的CEO曾在年中夸下海口,Paxlovid年入634.8亿美元,三个月后就在三季报改口220亿美元,砍掉了近三分之二。

囤药的,还是得悠着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