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盛一个天然大溶洞 造出首架国产运输机
□罗昭伦
你知道中国自主制造的第一架运输机是哪年、哪里生产的?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
其实,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中国第一架国产运输机就诞生了,地点在今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丛林镇海孔村一个隐秘的山洞——“海孔洞”里。
从万盛城区出发经丛林镇政府,再顺着公路一直朝山上标志性的灰色建筑走,就是海孔村。在广阔的田园绿树间,有一栋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青红砖建筑,那是原来的国营晋林机械厂。
国营晋林机械厂是一家兵工企业,以生产大炮为主,三线建设时期从山西太原搬迁至此。机械厂所在的范围,正是当年“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以下简称“第二飞机制造厂”)的范围。当年制造飞机的山洞,后来被晋林机械厂改为生产大炮的车间,直到2003年,晋林机械厂整体搬迁到四川彭州后,大量的厂房和家属楼遗留在原地。
在山洞前方的低洼处,以前是一个湖泊,叫“海孔湖”,后来为了解决口粮问题,将湖水放干,湖被改造成良田。以前人们所说的“海孔”,海指的就是湖泊,孔指的就是这个山洞,海孔也因此得名。
一
解放前,这一带都是飞机厂的厂区范围,其核心生产车间就设在海孔洞里,四周全是高山。平时厂区戒备森严,周围的山上驻扎有国民党军队。门口建有一长条形的城墙,里面设有碉堡,架有机枪守护着山洞;右边山上,还有国民党的电台,有一个排的部队守卫;后沟的炮台山,建有防空洞、战壕等工事;洞背的左侧,有公路盘旋而下直达洞口。公路两边,先后修建有生产和生活设施。
据资料记载,第二飞机制造厂的前身是1935年国民党政府与意大利合作,在江西南昌市东南近郊建造的“中意飞机制造厂”。1933年秋开工,1935年建成。机器设备由意大利方面运来,人员各出一半。到1937年,先后试制了仿莎伏亚重型轰炸机、菲亚特双翼战斗机等,因日机轰炸停止生产。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日军经常来空袭,意方人员全部撤回国内,飞机厂遭受严重损失,遂向大后方四川转移。
1938年初,国民政府决定将几个中外合办的飞机制造厂,和其他军事航空工厂整顿重建。原“中意飞机制造厂”便迁到了便于隐蔽、防空的南川丛林沟(今万盛经开区丛林镇)海孔洞。海孔洞是古代内陆海的遗迹,是一个天然大溶洞——高50多米、宽10多米、深约300米。由此,海孔洞被冠上另一个名字: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第二飞机制造厂,简称“第二飞机制造厂”(第一飞机制造厂在昆明,第三飞机制造厂在成都),又名“海孔飞机厂”。
二
第二飞机制造厂征地约3341市亩,以海孔为中心,将半径30华里范围内的树木低价购用,划为特别警戒区。
第二飞机制造厂从1938年1月开始动工,为了满足抗战急需,全厂职工日夜奋战,到年底,基建已经初具规模:从川湘公路49公里处修了一条长7.6公里的简易公路直达洞口;洞内建了一栋3层楼的车间大楼,约1200平方米;洞口修建了一栋3层楼的公务楼;洞内两边是厂房,中间通道可停放装配20多架战斗机。洞内建筑有较好的防潮、防火设施;洞外建筑用松枝覆盖,进行防空伪装。
在海孔洞左侧下方有一小洞名“蛤蟆洞”,从后沟小溪流下来的山水,进入海孔湖后,通过蛤蟆洞流进了地下。当年第二飞机制造厂利用这种水利资源,在蛤蟆洞安装了水力发电机,解决工厂的动力和照明用电。洞口前是一个装机场,在这里装配成功后,再拆卸下来运到部队。到1943年初,共造了20多架。
厂房内设有机工、钳工、白铁、机身、机翼、电镀等车间。洞外还建有铸锻、油缝、修配、木工、修理等车间。生活设施远离厂区,虽然简陋,还基本齐全,有职工宿舍、文化体育设施、天然游泳池。后来又修建了一些生产和生活用的设施,在洞外建了机身库、办公室、总装车间,沿公路建了职工医院、宿舍、职工俱乐部、托儿所等。
1941年10月16日,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军政厅发给第二飞机制造厂空军军旗一面、上校级军旗一面,以示厂的级别和享受的政治待遇。整个第二飞机制造厂有正式职工约1200多人,民工约200人。实行厂长负责制,历任厂长:1937年至1939年是朱霖(留学意大利都灵大学航空系),1940年初至1942年秋是钱昌祚、黎国培(留学苏航空力学工程学院),1942年秋至1948年是马德树。厂内还有中国共产党的秘密组织,与南川县特别支部联系。
三
1943年初,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第二飞机制造厂总工程师、工务处长林同骅以及工程师顾光复、总工程师高邦俊等人,利用库存的一些舶来航空木材,和抗战前后的配件、仪表,以及新引进的美制航空发动机等,开始设计能载乘8人的木质中小型双发运输机。
经过艰苦努力,1944年8月,飞机制造成功,被分装成十几辆大卡车,运到白市驿机场。同年10月,在重庆白市驿机场由飞行员李兴唐试飞。
1944年11月18日,飞机首航从白市驿机场腾空而起,由当时航空研究院试飞组人员协同,按试飞规范,53分钟后顺利降落在成都太平寺机场。飞机被正式定名为C-0101运输机,后被称为“中运1号”。
当时白市驿机场是中美空军混合大队的基地。试飞前,不少美军飞行员根本不相信中国能自行研制出这样的飞机,更不相信这架木飞机能上天。试飞时,一名美军少尉飞行员望着飞机升空,越飞越高,竖起大拇指,大声高呼“OK”。
“中运1号”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运输机,全重4536千克,可载运乘客8人及驾驶员2人,平飞最大时速349千米,续航时间5小时45分。机身分前、中、后三段,可拆卸。下单翼分为左右翼和中翼三部分。中翼两边装发动机,各有铬钼钢管焊接的发动机架,并用橡皮垫减震,起落架能向后回收。有两个汽油箱装在中翼里,各容汽油307公升,还有两个油箱,各容173公升,分装在左右翼里。机身和机翼均为木结构,外蒙3层板,再包布蒙皮。尾翼也是木质的,只有副翼和襟翼是铝合金制的。发动机为美制R-1820-F九缸星型发动机。
“中运1号”曾有计划改装为轰炸机,投入抗日战争。后因抗战胜利在望,再加之经费问题,最终未能实施。
“中运2号”于1944年开始研制,1948年2月19日在重庆试飞。它是在“中运1号”基础上,又改进、设计试制的,采用了美驱逐机(歼击机)的着陆装置,改进了液压系统,外表光滑美观,性能有提高。1948年2月19日,在重庆试飞成功。
“中运3号”于1948年开始研制,仅限于图纸设计。飞机为全金属结构,重量3850公斤,最大时速358公里,最小时速105公里。因内战即将结束,该计划流产。
四
第二飞机制造厂的主要任务,是设计制造飞机和仿制国外飞机。
1939年,工厂刚完成搬迁,就开始仿造苏联E-16飞机,将单座歼击机改为双座战斗教练机。当年是民国28年,取名为“28甲式教练机”。1940年,试飞成功后交部队使用,1941年开始小批量生产。至1943年初,共制造了20多架飞机。1939年至1948年,第二飞机制造厂除设计制造“28甲式教练机”“中运1、2号”运输机外,还先后制造了仿德H17型中级滑翔机,仿“狄克生”初级滑翔机、仿苏联“伊式”歼击机等共100余架。
工厂除组织生产和安排职工生活外,还组织防空、防特、防盗等工作。日军知道南川丛林有飞机厂后,曾先后5次派飞机来轰炸,因工厂隐蔽防护较好,未找到具体位置。1939年10月13日上午,日军飞机18架再次整队前来寻找飞机厂,仍没有找到,便向20多公里外的南川县城投弹142枚,造成168人死亡、142人受伤的惨案,房屋、商店等被炸毁,财产损失158万多元。
1946年,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决定,第二飞机制造厂迁回江西南昌。1947年底,人员、设备、器材分批迁走。工厂迁走后,在重庆海棠溪民生码头71号设有驻川留守处,后改为驻渝办公室。“中运2号”试飞成功后,因无空运队接收,厂长马德树下令在渝拆卸,运往南昌青云谱机场。南昌解放后,“中运2号”飞机交给了人民解放军。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文旅局)图片由作者提供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