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元旦消费数据回暖,凸显中国经济潜力和韧性

中国网

关注

申宇婧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

2023年元旦假期,生活服务业加速复苏,消费市场强劲回暖。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国内旅游达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42.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65.17亿元,同比增长4.0%,恢复至2019年元旦节假日同期的35.1%。同程旅行大数据显示,今年元旦,国内机票订单量较疫情前的2020年元旦假期上涨2%,酒店订单量较2020年同期上涨32%。而一些热门目的地,如洛阳、西双版纳、哈尔滨的酒店预订量同比涨幅分别达到2029%、1835%和1081%。如此大幅度的数据增长表明中国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将成为2023年中国消费复苏的重要引擎。

多地餐饮协会和外卖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元旦假期前两日,全国堂食线上交易额较上周增长超1倍,外卖增长7成以上。北京、上海、重庆等地的餐饮门店再现排长队。可以说,元旦期间堂食出现了超预期恢复的现象。

另据公开的数据显示,元旦档中国电影市场票房为5.5亿元。2023年元旦档创近五年来新片上映数量新低,只有两部。而2022年元旦档共有6部新片上映,元旦档总票房突破10亿元。可见,今年元旦每部影片的平均票房还是出现明显上涨。

美团公布的数据显示,广东、江苏、北京等地消费规模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元旦假期,北京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35.3亿元,恢复至去年同期83.8%。北京市52个重点商圈客流量1218.1万人次。一些热门商圈,如昌平商圈、烟袋斜街商圈、北苑商圈等客流量恢复至去年同期85%以上。

元旦期间,中国生活服务业的消费呈现明显恢复迹象。根据美团发布的2023年元旦假期消费数据显示,元旦期间,中国生活服务业正加速回暖,日均消费规模同比2019年增长75%。元旦是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后的首个假期,民众急切释放被长期压抑的消费需求,再加上各地消费券的发放,导致元旦期间生活服务业呈现出报复性消费态势,尤其是线下消费领域甚至出现超预期反弹。这从侧面展现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与韧性,可以预见,消费将为2023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愈加重要的贡献。

2020年4月,中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中国处理内外经济关系问题的重大战略。“双循环”战略的提出源于中国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必须把提振内需、扩大消费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已经由刚加入世贸组织的出口拉动、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投资驱动转向后疫情时代的消费驱动。只要把中国14亿人口的消费潜能充分释放出来,中国的消费市场就可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值得注意的是,元旦期间的消费复苏虽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心剂,但这种消费势头能否保持住,需要更加注重消费动能的可持续性。虽然防疫政策优化调整,但是未来病毒变异情况还不明朗,可能会再次出现感染高峰,线下消费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而疫情期间,互联网线上消费平台对于保障民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线上消费实现逆势增长。因此,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消费模式将是未来服务业发展的方向。从事生活服务业的商家要在以往以线下服务为主的基础上,更加重视线上渠道的拓展,开启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的模式,相互之间形成互补,最终达到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经营自主性的目的。(责任编辑:华章 安然 宇馨)

【中央气象台今日大风暴雨双预警齐发】中央气象台5月18日06时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与暴雨蓝色预警。 预计,5月18日08时至19日08时,新疆北部和东部、内蒙古大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山东北部、黑龙江东部等地有5级至6级、阵风7级至8级的大风,新疆东部部分地区有7级至8级、阵风9级至10级的大风;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海域将有7级、阵风8级的大风。 预计,5月18日08时至19日08时,浙江南部、江西东南部、福建中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中部和东北部、广东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东南部、福建东北部、广西中东部、广东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毫米至18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30毫米至60毫米,局地可超过80毫米)等强对流天气。(央视新闻)

【近100家机构计划发行超3000亿元债券——债市“科技板”助力科创】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多家企业、金融机构等迅速响应,推动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亮相。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自5月7日科技创新债券上线以来至5月14日,14家股权投资机构完成发行、11家股权投资机构开展注册,注册发行金额合计约200亿元,发行人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区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期表示,初步统计,目前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预计后续还会有更多机构参与。(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金观平:促进信贷资金畅达小微企业】一系列努力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压减中间环节,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推动信贷资金直达小微企业。相较于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较难被获取、信用风险等级较难被判断,这为一些中介机构、中间环节提供了生存空间,无形中抬高了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建立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就是要节约信息收集成本、压减中间环节、减少放贷成本和附加费用,实实在在降低企业财务负担。数据显示,目前通过该机制向小微主体新发放的贷款平均利率为3.66%。根据金融管理部门部署,接下来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将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为确保政策落地稳、见效快,金融机构要加强前瞻性预判,坚持“一业一策”,立足小微企业的行业特点,增强服务的精准性和专业性,尤其要统筹分析企业的短期困难与长期发展前景,让受关税影响较大、经营暂时困难的经营主体感受到政策温度,让依法合规经营、有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都能够获得高效直达资金。

【中央气象台今日大风暴雨双预警齐发】中央气象台5月18日06时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与暴雨蓝色预警。 预计,5月18日08时至19日08时,新疆北部和东部、内蒙古大部、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山东北部、黑龙江东部等地有5级至6级、阵风7级至8级的大风,新疆东部部分地区有7级至8级、阵风9级至10级的大风;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海域将有7级、阵风8级的大风。 预计,5月18日08时至19日08时,浙江南部、江西东南部、福建中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中部和东北部、广东中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东南部、福建东北部、广西中东部、广东西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毫米至18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30毫米至60毫米,局地可超过80毫米)等强对流天气。(央视新闻)

【近100家机构计划发行超3000亿元债券——债市“科技板”助力科创】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多家企业、金融机构等迅速响应,推动全国首批科技创新债券亮相。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自5月7日科技创新债券上线以来至5月14日,14家股权投资机构完成发行、11家股权投资机构开展注册,注册发行金额合计约200亿元,发行人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区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近期表示,初步统计,目前有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预计后续还会有更多机构参与。(经济日报)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