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学科研人员发现距地球最近的脉冲星风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周仕敏)12月22日上午,广西大学召开成果发布会,介绍天文与空间科学技术团队取得的深空探索观测研究重大成果,该成果的重要部分《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线偏振趋近同步辐射理论极限》已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杂志发表。
谢斐副教授是论文唯一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实现了以广西本地单位为第一完成单位在《自然》发文的突破。谢斐介绍,脉冲星是由超新星的遗骸组成的一种高度磁化的旋转中子星,脉冲星风云则是快速旋转的脉冲星驱动的星风冲击外部物质产生的高能天体。船帆座脉冲星风云距离地球约900光年,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脉冲星风云之一。船帆座脉冲星风云在中心快速旋转(每秒自转11.2次)的船帆座脉冲星驱动下,能够发射出射电、X射线、高能伽马射线等不同波段的光辐射,也是人类目前已知最亮的脉冲星之一。通过X射线成像偏振望远镜,发现船帆座脉冲星风云存在极强的偏振,是人类目前在高能波段探测到的偏振度最高的一个目标源。它改变了科学家对粒子加速机制的认识。
“该成果以极高的精度测量到船帆座脉冲星风云接近同步辐射理论极限的X射线偏振度。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研究员说。中科院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载人航天空间天文与天体物理领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认为,这是一个教科书级的重大成果。
“船帆座脉冲星风云X射线辐射的偏振度趋近理论预言的最大值,证实了辐射区域的磁场完美有序,这是天文观测重大突破性成果。”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首席科学家保罗·索菲塔研究员予以高度评价。
据悉,广西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技术团队是面向天体物理重大科学前沿展开基础研究、服务国家深空探索战略开展技术攻关和工程任务的综合性团队,依托广西重大科创基地广西相对论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团队目前拥有骨干成员30余名,其中5人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或者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最近5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含人才)类项目、重大科研仪器专项、科技部重大重点类项目10项,发表SCI高水平论文400余篇,研究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团队建成了高水平的时域天文观测平台,基于X射线偏振望远镜IXPE、费米空间高能探测卫星、伽马暴观测卫星Swift等国际合作卫星取得系列重要成果。团队承担中国空间站天文与天体物理领域重大科学工程任务,建成了中法合作空间变源监测卫星地面VHF信号基站,主持基于暗物质卫星(DAMPE)和硬X射线巡天望远镜“慧眼”卫星(HXMT)的重点项目研究,并合作基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LHAASO)和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观测取得重大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