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个体见证百年中国史
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
首创“呼啸山庄”译名的翻译名家、作家杨苡103岁了。今年,她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南京大学教授余斌历时10年整理撰写的《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由译林出版社正式出版面市。
杨苡原名杨静如,1919年出生于天津,先后就读于天津中西女校、西南联大外文系、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曾任职南京国立编译馆翻译馆、南京师范学院外语系。她翻译的《呼啸山庄》是最流行的中译本之一,她也是此中文书名的首译者。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是杨苡先生唯一口述自传,这是一位女性的成长史、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史、一部个体见证下的百年中国史。
书内收录自20世纪初以来珍贵历史照片150张,辅以翔实图注作为口述的延伸和补充。由“中国最美的书”得主周伟伟担纲设计统筹,苍青配色寓意生命常青。正文采用纯木浆纸印刷,藏读两宜;图片采用古典艺术纸印刷,还原真挚本色。锁线裸脊,装帧典雅,尽显岁月沉淀之美。
本书为《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上部,从清末杨家发迹写起,到1946年,抗战胜利后杨苡从重庆随中央大学北返南京告一段落。以1946年分界的“上学记”与“上班记”是杨苡人生的双重变奏。据悉,下部文稿已基本整理完成,将于近年出版。
时代不是她的人生背景,她的人生就是时代本身。杨苡是五四运动同龄人、西南联大进步学子、翻译名家。在这本书中,杨苡讲述了她的亲情、友情、爱情和世情:祖辈的煊赫、北洋政商两界的风云变幻让她难忘。民族危亡之际,她自天津、上海、香港到昆明,西迁途中高唱《松花江上》。在沈从文的建议下,杨苡转入西南联大外文系就读。朱自清、闻一多、刘文典、陈梦家、陈嘉、吴宓……群星闪耀的西南联大在她的记忆里是一个个年轻的身影,一串串日常的弦歌。
杨苡的人生经历了几个时代,见证了无数的人与事,家族旧事、豆蔻年华、求学之路,一个世纪的人与事在口述中徐徐展开,杨苡把回忆比作电影,“一个一个的画面,人和背景在一起。想起过去的人与事,也像过电影似的,只是一会儿是彩色的,一会儿是黑白片”。她的“场景式记忆”带来大量细节。
以倾听抵抗遗忘,以细节通向历史的真实与温度。“不同时代的年轻人,成长的环境不同,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同。我出生在五四,成长的时候,正是我们这个国家最困难的时期。但就是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年青一代的朝气、热情和责任感一点都没有丢。”杨苡的赤子情怀,跌宕起落间的从容优雅,也是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
百年回眸中,许多人,许多事,杨苡眼神清澈,依旧信心满怀:“巴金说,长寿就是惩罚。我说,活着就是胜利!”一如1940年她留在昆明西南联大莲花池畔的诗句:“我爱日月,晨之晴朗,夜之朦胧,更爱看一条雨后出现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