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一颗水蜜桃如何谱写产销循环大文章

新华财经官方微博

关注

转自:新华财经

深秋时节,上海新凤蜜露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桃树林中,一排排绿油油的青菜簇拥在桃树下。据合作社负责人陈志刚介绍,这里种植的是新凤蜜露水蜜桃与抗寒青菜“新晚青”,是合作社多年轮种的特色农产品品种。

一间合作社,两头连民生。作为农产品产销的“中转站”,合作社自2004年成立以来,不断丰富种植品种、扩大产品销路,在产销两头发力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壮大。

创新品种带领农民致富

合作社的“明星产品”新凤蜜露水蜜桃,是南汇三大著名水蜜桃品种之一。不同于普通水蜜桃,新凤蜜露水蜜桃从7月15日成熟,到8月15日结束,恰好弥补了水蜜桃种植的空白期,不仅让市民能不间断吃上新鲜水蜜桃,更让果农在8月能多一笔收入。

这也激发了陈志刚的灵感。他想:“如果这块土地上,能一年四季都有收成,夏收水果、冬收蔬菜,那农民的收入不是更高了?”

陈志刚立即将想法付诸行动,每年拿出数十万元资金,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进行产学研合作,研发出多个新产品,耐寒、耐病虫的“新晚青”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我们的‘新晚青’9月开始种植,最晚到3月还能采摘。”陈志刚说,由于在露天种植,“新晚青”不仅味道清香、更受市场欢迎,还能存放更长时间,降低运输与储藏成本。

灵活销售丰富百姓餐桌

在农产品“种植—收购—销售”的大循环中,销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自2004年成立开始,合作社不断更新观念,一直保持超前意识,跟随市场不断调整销售渠道,将特色农产品送上更多市民餐桌。

合作社成立之初,恰逢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时机,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持续提高。陈志刚发现,在购买水果时,上海市民更喜欢“少量多类”。而新凤蜜露果蔬合作社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按斤销售模式,最小销售单位为一箱20斤,不能满足消费者丰富多样的购买需求。为此,陈志刚打算改变销售模式,重新设计果蔬包装。然而,改变包装设计、生产新型包装,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陈志刚想要扩大农产品销售、进行市场化转型的想法引起了上海农商银行的注意并获得了该行提供的50万元贷款。凭借这笔贷款,陈志刚重新设计了水蜜桃的包装,将原有的20斤一箱,调整为更小的规格,比如15个一箱、6个一盒,甚至一盒只有1个或2个的礼盒装。新包装一经推出,就收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销量激增。

在网络销售刚刚兴起的时候,陈志刚也没有错过这个契机。首次“试水”便是在上海农商银行的网上商城实现的,让他又受到启发:网络销售是扩大果蔬销量的重要渠道。

2006年,陈志刚率先开设了合作社网店,让消费者可以在网站上直接订购果蔬。随后,顺应市场趋势,又增设了微店,开启了视频带货,进一步扩大了合作社的网上销售渠道。

截至目前,合作社的网上销售额已占到了总销售额的45%,出售的果蔬已经从上海走向了长三角,培育的“新晚青”种子,更是实现了全国范围的销售。

巧借金融做强特色农业

合作社要想发挥好农民与百姓间的“中介”作用,不单单需要自身的创新精神,更需要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作为支撑。

陈志刚表示,上海农商银行给合作社提供了很多细致又“接地气”的服务。2021年,合作社有一批老桃树急需更新换代。“一般树龄超过15年,桃树结出的果实口感就会欠佳。我们需要定期更新桃树。这也需要资金的支持。”陈志刚介绍,当时上海农商银行发现合作社是地理标志“南汇水蜜桃”的种植、销售主要单位之一,且自有注册商标,于是提议创新采用“地理标志”赋能合作社自有商标价值的方式,将“南汇水蜜桃”品牌价值分解至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登记的商标有权使用人处,以新凤蜜露自有注册商标完成质押登记后,为合作社发放了100万元贷款,这也成为全市首单落地的“地理标志”质押贷款,为合作社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让“三农”领域的无形价值得到了“激活”。

赋能城市、焕新生活。从上海浦东新区新场镇果园村的一家小合作社,到产品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新凤蜜露果蔬合作社的成长离不开金融铺路。据统计,上海农商银行今年三季度末涉农贷款余额达621.24亿元,业务规模领跑上海地区,有力服务了乡村振兴。(米敬雯、杨子华)

编辑:赵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