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当你的邻居是只貉——上海“貉口普查”结果发布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国环境报

上海市民李亚雯曾和家人在自家小区建筑物的沉降缝里发现过一只小动物,它浑身呈乌棕色,眼睛旁还有一块白色的皮毛,滴溜溜的小眼珠,萌萌的小耳朵,仰起头来好奇地打量着外面的世界。这是什么动物?家人给了李亚雯一个答案:松鼠。但李亚雯对此并不认同:它很大,并不像松鼠。

在参加了今年7月,由民间保护机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与上海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合作开展的“城市里的公民科学家”——“貉口普查”项目后,李亚雯知道了,眼前这只可爱的小动物其实就是貉。

当你的邻居是只貉——上海“貉口普查”结果发布

沉降缝中的小貉。李佳雯/摄

7月进行的“貉口普查”项目,近日终于发布了初步调查结论:上海市松江区被调查的50个小区中,22个有貉分布。有貉小区中,貉密度最低为0.02只/公顷,最高为5.80只/公顷,平均密度为1.08只/公顷;个体数量最少为1只,最多为50只,平均每个小区有10.82只貉。此外,研究团队还发现,控制貉的有效方法是管好猫粮投喂和湿垃圾。这些结论,都为进一步实现探索城市野生动物保护,以及人与貉的和平共处提供了重要依据。

如今,越来越多的上海居民拥有了跟李亚雯一样的经历,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小区里,与貉不期而遇。遇见貉,变成了一种现象。那么,在上海,哪些地方有貉?它的分布和生存现状又有哪些特点?要想进一步了解貉,这些都是绕不过去的问题。

“貉口普查”项目正是为了解答这些疑问而开展的,自2019年起,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及合作单位每年通过“貉貉情报”调查问卷收集目击点位,并到访点位及周边地区(小区)实地踩点,了解貉的出没情况。

今年,组织者们还增加了一种新的调查手段——用公民科学(指一般公众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调查和保护工作)的方式,进行“貉口普查”。

简而言之,在回答了貉的有无问题后,今年的公民科学活动想进一步回答貉在上海分布的“数量”和“密度”,以及居民对貉的态度等问题。

“基于之前对貉的家域范围的研究结果,我们把上海市按照3×3千米的布局进行区域划分,同时选取三个对于貉的分布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包括夜间灯光、植被指数和人口密度,将不同因素排列组合成8种类型,通过随机数法、分层抽样法,在松江区采取样线法和访谈法开展了调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科学顾问冯一迪介绍。

借助于150余位公民科学家的力量,“我们收回有效样线数据147条,有效样线总长度接近250km,80%的调查完整覆盖了调查区域,收回超过750份居民态度调查问卷。”冯一迪表示:“具体的调查内容包括,志愿者借助强光手电观察并记录样线左右两侧10米范围内貉的数量、大小、行为、活动生境类型、健康状态等情况,以及小区猫粮投喂、垃圾管理等情况。”

根据2021年、2022年组织的问卷调查,结合走访调查和志愿者反馈,以及林业部门提供的12345平台相关投诉信息,研究团队得出结论:上海目前至少有260个社区或绿地有貉分布,除了崇明,上海其他区均曾记录到貉出现,尤其是松江、青浦、闵行这三个区,貉的分布最为集中,数量最多。

实际上,“貉口普查”项目是我国第一个在特大型城市以公民为参与主体的城市野生哺乳动物调查活动。除了加强对貉这一物种在城市里生存现状的了解,为科学合理应对貉的出现出谋划策,项目本身也承载着更多的功能:把公民从普通志愿者变成公民科学家。

在上海,为什么是貉这个犬科动物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貉口普查”项目的领队之一——上海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李必成表示,“一方面因为貉在上海扩散的速度比较快,另一方面貉作为上海地区本土物种的典型代表,期待通过对它的关注和调查来引起公众对野生动物生存现状的关心。”

对于公众和研究机构而言,关注貉,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因为我们关心的并不仅仅只是某一种动物。而是通过对貉的关注,了解城市所发生的变化。”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指出,貉的生存现状能折射城市生态变迁的过程,展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如今,在上海的很多小区,人们对貉的态度也存在一些差异。调查发现,如果小区内貉的密度不超过平均密度1.08只/公顷的“基准线”,居民遇到它们的机会相对较少,彼此能相安无事。其中,貉最多的一个小区超过了50只,密度达到5.8只/公顷,相当于每1700多平方米就有一只貉,这样的密度会大幅度增加人貉相遇几率,甚至产生矛盾。比如,貉与流浪猫、流浪狗生存的竞争,增加人们对野生动物恐惧的心理。所以,当基线密度相对接近自然密度时,引起的人貉冲突较少。超过基线密度3倍—5倍时,投诉则增多。

小区从出现貉的身影,到密度增加,其背后又有哪些原因?“我们认为貉的分布数量和密度不存在空间自相关。也就是当一个小区貉的数量很高时,其周围小区貉的情况可能并不会同样很高。决定小区貉的数量和密度的并不是迁移扩散行为,而是小区的设计、规划和管理。”王放进一步解释,“比如小区内部出现了适合其生存的因素,更容易从人类生活中获取的食物,典型的是猫粮和湿垃圾。”

研究人员对貉进行迁地保护时,还发现了一个现象:比起回到自然野地,貉更愿意重新回到人类的社区。因为这里能找到更多的食物。也因此,貉密度的增加与猫粮和湿垃圾溢出呈现正相关。

每公顷多少只貉才合适,是一个生态承载力的问题,也是人与动物能和谐共处的前提。王放表示,“‘貉口普查’所得到的基线密度是未来进行貉的监测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基于此,主管部门也能做到积极应对,提前进行保护和管理规划。

此次阶段性成果发布后,“貉口普查”项目还将继续深入下去。“对我们来说,还有非常多的谜团待解。”王放透露,近期研究显示,一般在貉密度较高的小区周边2公里的范围内,一定有其他小区也有貉分布,但不同小区的貉是否是“一家人”或存在亲缘关系,这方面的研究仍是空白。

对于普通公民而言,目前与貉保持合理的距离,依旧是最好的相处方式。

“野生动物能够城市化的原因是双向的。”在上海市林业总站野生动植物保护科工作人员郑运祥看来,“当人类给貉提供食物时,它们会主动靠近人类社区,会变得更勇敢,当提供的食物减少时,它们又会改变行为。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办法管理小区。”

当前,科学地保护和管理城市里的野生动物,需要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比如由高校科研团队提供技术支持,由社会组织引导公众参与调查研究和保护行动。目前,对貉的扩散进行科学管理具体措施可以包括减少投喂、及时清理湿垃圾、科学修补建筑物的沉降缝等。此外,研究团队还采取了制作科普海报、保护标牌、折页手册宣传等方式,倡导居民与貉相处遵循“四不”原则(不害怕、不接触、不投喂、不伤害)等。

随着城市生态的恢复,野生动物进城越来越成为一种新趋势。面对野生动物城市化,比邻而居的人类也能通过科学的行为实现与野生动物的和谐共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