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冷҈冷҈冷҈ 新国标落地,今年买羽绒服,注意这些!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中国制造

天气越来越冷,羽绒服也迎来了销售旺季。又降温了,你的羽绒服准备好了吗?

与以往不同,今年冬天是羽绒服新国标实施后的第一个销售季。

新国标和老国标有何区别?

与2011版国标相比,新国标在羽绒品质要求、羽绒种类标注、成衣防钻绒性的测试与评价、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nEO)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完善和提升。

1

“含绒量”修改为“绒子含量”

 “含绒量”和“绒子含量”的区别在于,以往标准中,含绒量同时囊括了绒子和从绒子或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两种含量,而绒丝废料计入含绒量,容易给消费者造成错觉。标注绒子含量能更直观地表征羽绒品质的高低,同时也与国际市场接轨。以羽绒为填充物,绒子含量明示值不低于50%的服装,才能称之为羽绒服。

2

改变防钻绒性评价方法

防钻绒性的评价方法由原标准的织物绒包摩擦法修改为成衣转箱法,从整体上对成品的防钻绒性作出评价,更符合消费者的实际穿着体验。

3

羽绒种类区分

新国标规定,水洗标只标注羽绒种类,不区分颜色。也就是说,水洗标上只要注明是鹅绒或鸭绒即可,不再注明颜色,因为羽绒的颜色与保暖毫无关系。这一改变可避免有的厂家拿羽绒颜色误导消费者。

4

增加生态安全指标

针对羽绒填充物,新增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nEO)的考核要求,与国外生态纺织品相关标准接轨,顺应了行业可持续发展和消费者绿色健康消费的需求。

消费者应该如何挑选羽绒服?

相比老国标,新国标最大的变化就是要求羽绒品质更好、防止跑毛能力更强、羽绒服更好洗。新国标实施对羽绒服填充羽绒的品质要求更严格,消费者也能更好地辨别商品质量的高低了。在选购羽绒服装时,消费者可以采用“一看、二摸、三闻”的方式:

一看,看羽绒服吊牌,新国标实施之后,执行标准号是GB/T 14272-2021。看标签上标注的绒子含量,绒子含量越高,羽绒手感越柔软,蓬松度通常越高,在同等条件下其保暖性越好。再看合格证或水洗标签上注明的充绒量。

二摸,用手按、捏、揉、掂羽绒服。用手按压羽绒服,按压羽绒服后回弹至初始状态的时间越短,说明所填充羽绒的蓬松度越高,其保暖性越好。用手摸捏羽绒服,感受其柔软程度。绒子含量越高,羽绒的手感越柔软。用双手搓揉羽绒的面料和绗缝线处,如有羽毛绒钻出,则羽绒服的防钻绒性不佳。用手掂羽绒服重量,同时观察其体积大小。重量越轻,体积越大,表明羽绒服穿上后体感越轻便。

三闻,用鼻子接近羽绒服深呼吸数次,看看是否能嗅到异味或臭味,无异味、无臭味者最佳。如有明显气味,则不宜选购。

智能制造助力服装产业提档升级

近年来,我国服装产业大力开展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

在江苏常熟的一家服装企业,工作人员启动模板机,整个衣片从自动缝纫机上驶过。工厂里的每一台设备,都通过智能生产系统的统一协调。一件超过200道制作工序的羽绒服,最快4分钟就能下线。改造后工厂不仅可以每年生产超过130个款式、100多万件的羽绒服,还可以实时分析销售数据,预测市场需求,快速响应精准生产。

如今,国产羽绒服不仅在国内热销,也成为了海外“爆款”,大家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度明显提升。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推动纺织服装行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实施,加快行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提振行业发展信心,促进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

综合:央视财经 人民网等

编辑:孙博珣 张倩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