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碧桂园建筑机器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澎湃新闻

关注

叶莺

碧桂园建筑机器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伴随着主持人斯然的步伐,一场发生在工地现场的神秘探索正在展开。这一次,澎湃新闻《源深事务所》将带着大家探索建筑工地上的一群“特工”。

三大“特工”干翻工地现场

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到处是坚硬、笔直的线条。然而,一个外表粉红色的庞然大物却创造了工地最萌反差。这就是《源深事务所》介绍的第一位“特工”——流动制砖车。在工地上,它被称作为变废为砖的钢铁游侠。

这个大家伙,整机以特种作业车形式,采用游牧式作业方式就地对建筑废弃物进行深加工。车上集成了破碎筛分、计量搅拌、压制成型、成品码垛等功能,具备自动化程度高、体量小、转场方便快捷的特点。

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机械工程师孙鹏淋介绍道,这台机器人设备可覆盖5-6个房建工地,最快出砖速度25秒。它能够快速将建筑垃圾直接转化为再生建材制品,即产即销,变废为宝,节省建废清运费、砖类建材采购费,减少粉尘污染和运输排放。

而《源深事务所》介绍的第二位“特工”砌块搬运机器人,号称最强“搬砖人”。别看它个头不大,但是一次可轻松搬48块10公斤的砖。这速度和力量,让《源深事务所》的主持人望尘莫及。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产业技师何文杰表示,以往的搬砖工作经常需要工人连续作业,高强度且效率低,这样的搬砖机器人可以很有效地保证施工进度。

在另外一边,我们的主持人竟然和另外一位“特工”比起了刷墙。这款机器人叫做室内辊涂机器人,专门作业于内部墙体的基膜辊涂。只见主持人刷的墙又不平整速度又慢,而且涂料还搞得地面一片狼藉。而我们的“特工”,静悄悄地就把墙给刷好了,速度快,地面干净整洁,令人甘拜下风。据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应用工程师韩志明介绍,这台机器人作业干净快速,一天就可以刷一幢楼的两到三个楼面,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是工地上名副其实的“能工巧匠”。

工地机器人促进建筑业数字化发展

事实上,视频里的三款机器人只是建筑机器人家族的一小部分。在产业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亟需进行一场深刻变革,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顺势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于是,早在2018年,碧桂园就成立了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推动智能建造体系不断走向成熟。

目前,博智林聚焦建筑机器人、BIM数字化、新型建筑工业化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打造并实践新型建筑施工组织方式。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探索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截至2022年9月,博智林已有32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30个省份超60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1600台,累计应用施工超1000万平方米。

同时,因作业环境恶劣、场景差异性大、施工面复杂多变,建筑机器人在核心零部件以及核心算法的要求方面与工业机器人等产品有很大差异。因此,博智林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针对建筑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模块,开展全覆盖自主研发。在研的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基础共享技术近50款,覆盖了建筑机器人软硬件核心模块:伺服系统、传感器、控制器、轮系单元、机器视觉、机器人管理软件,其中多项技术填补了建筑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不过,在视频中,主持人也提到了一个问题,当建筑机器人大量使用,会不会造成建筑工人的失业?为此,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的刘博士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格局的改变,建筑工人已经走向老龄化,而年轻人又越来越少地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相反,建筑机器人的出现,可以有效弥补这部分缺失,并且将建筑工人从一些高危险系数或者是对健康危害大的岗位中解放出来。同时一些新的职业,如:智能建造产业技师等已经随之出现。人才的多元化以及职业化,也将成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一部分。

助力“双碳”目标,为绿色建筑赋能

建筑机器人的研发和使用,除了帮助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外,助力国家“双碳”目标,为绿色建筑赋能也是其未来发展的重大目标。

建筑业是高度碳排放行业,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统计专委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1》分析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2.33亿tce(单位:吨标准煤当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5.8%。由此可见,推动建筑行业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节约资源,对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碧桂园博智林研发的建筑机器人通过高质量、稳定的施工,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工地管理,提高了作业效率,大幅度减少了施工的返工率;通过科学的材料算量系统,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降低工业污染排放及碳排放。

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以机器人技术赋能建筑行业,不仅节能减排,而且能够促进我国智能建造领域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这群工地上的“特工”,正在掀起一场建筑行业的革命,为建筑行业从传统转向绿色、从高碳转向低碳重塑竞争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