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引进来”“走出去”并举制度型开放举措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金融时报

关注

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近日,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中国资本市场高质量对外开放”分论坛上表示,证监会继续坚定不移推动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以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吸引更多境内外中长期资金。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资本市场经受住了考验,展示了较好的韧性和活力,对外开放也在持续推进。对于未来,方星海表示,要坚持推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将进一步便利境内外投资者跨境投资,更好支持企业跨境融资发展。

跨境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近年来,证监会多措并举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市场开放持续深化,包括扩大交易标的范围,先后将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尚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科创板股票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纳入标的范围;持续完善沪深港通机制,优化交易日历安排,将不可交易天数减少一半等,一系列举措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便利、高效的服务,截至今年9月底,沪深股通资金合计净流入1.68万亿元。

今年7月4日,ETF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互联互通”)正式开通,在沪深港通历史上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双向车道”再次拓宽。业内人士表示,ETF互联互通有望成为越来越重要和活跃的投资渠道。随着互联互通的进一步深化,A股和港股市场将涌入更多增量资金,这对推动A股和港股市场的长期良性协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与此同时,港股通交易时间不断优化。今年8月12日,内地与香港两地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启动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工作。优化后,沪深港通在两地均为交易日时得以全部开通,可将当前沪深港通每年无法交易的天数减少约一半,增加了投资者可交易天数,更好地保障了投资者交易连续性,有助于深化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11月4日,中国结算就港股通交易日历优化配套业务规则《新增港股通交易日交易结算风险管理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登记、存管、结算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主要对新增港股通交易日的定义、适用范围、业务安排及适应性调整内容等进行了规范,重点明确了新增港股通交易日的应付资金提前到账要求。

GDR为企业跨境融资搭建制度框架

11月1日晚,国联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交所上市获中国证监会批复,完成发行后可至瑞交所上市。同时,公司提示,本次发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尚需取得瑞士相关证券监管部门最终批准。

这是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赴海外发行GDR的一个缩影。自从2022年2月GDR机制落地以来,GDR已经成为中国公司海外融资的重要渠道。据方星海介绍,目前已有5家A股公司在英国、7家A股公司在瑞士发行GDR,累计融资超过85亿美元;还有3家A股公司正在发行GDR当中,有16家公司已经宣布要发行GDR。

GDR为企业跨境融资搭建了统一的制度框架。沪伦通成功推出后,进一步扩展为互联互通存托凭证制度,目前已涵盖英国、瑞士、德国3个境外市场。

境外发行GDR将有力促进A股上市公司的国际化经营。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国际及并购重组税务咨询合伙人李南表示,A股上市公司在境外发行GDR,既有利于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有效利用外资,同时可以提升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助于其进军海外市场。

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自科创板和创业板相继试点注册制以来,一批技术领先、市场认可的科技创新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也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了更为丰富多元的投资机会。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沪深两市有289家企业IPO上市,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更多优质标的。

与此同时,我国资本市场上国际化产品体系不断丰富,产品开放迈出坚实步伐。其中,自A股纳入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普道琼斯等国际指数以来,纳入比例不断提升。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这有助于吸引海外被动型资金;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境外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关注度与认可度,有利于增强海外主动资金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力度。

“我们将坚定不移引入更多各类境外机构投资者,促进我国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发展。”方星海表示,从结构上看,今年以来,配置型、长线资金保持净流入,这表明外资看好A股的长期投资价值,也反映了外资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

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表示,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进一步深化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优化国际投资者境内投资的渠道和机制;加强跨境指数合作,不断提高中国指数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行业治理,与境外交易所务实合作,加强开放条件下监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建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