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厦北枢纽“深圳之眼”点“睛”鹏城
步入深圳新地标“深圳之眼”的岗厦北枢纽,映入眼帘是宽大敞亮的空间、舒适的乘车环境。枢纽核心区有“深圳之眼”之称的采光天井,宛如天际星河。深圳的蓝天白云透过玻璃洒入站厅,与螺旋交错的天花交相辉映,仿佛置身在浩瀚无垠的宇宙星空。一列列电客车穿行在美景之中,正如开往春天的列车,满载着深圳轨道交通结出的累累硕果,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出发。
以时间换空间,化“难点”为“亮点”
岗厦北枢纽位于深圳福田区市民中心东侧,深南大道与彩田路交叉口,为“4+1”综合交通枢纽,14号线、11号线、10号线、2号线在此同站换乘,1号线岗厦站通过南商业区联通。基坑东西长890米,南北长620米,呈“T”字形布局,最大开挖宽度为62米、最大开挖深度为34米。
岗厦北枢纽施工范围内地下管线复杂,周边建筑物林立,车流、人流密集,交通压力大。按照交通疏解方案,在保证道路通畅的情况下,彩田立交需要临时拆除并架设钢便桥。为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确保安全、快速地完成彩田立交拆除与架设工程,深铁集团、中国中铁多次组织专家对交通疏解方案进行了研究优化。整个施工安排在晚上11点至次日凌晨6点“天窗点”进行,过程中,创新采用了SPMT模块车快速拆架桥技术,对桥梁整体分段一次性拆除和架设,为深圳首次运用。创造了2个晚上架桥、4个晚上拆桥的地铁建设奇迹,实现了安全、快速拆建、不中断交通、少扰民的效果,为后续枢纽主体施工提供了重要保障。
破解关键难题,提升施工效率
岗厦北枢纽核心区采用大跨钢结构形式进行施工,其东西向长120米,南北向宽96米,其中中庭51.2米×48米范围为无柱大跨结构。且顶板设计有10米直径自然采光天井,还与彩田立交桥合建,结构复杂,设计施工难度大、施工标准要求高。
深铁集团、中国中铁成立科技攻关团队,突破传统施工思维,创新采用“公铁两用架桥机”分节段进行原位拼装架设车站钢梁,为国内首次在地铁施工中运用,有效解决了施工环境复杂、基坑跨度大、作业空间受限等难题,精准完成294个节段钢梁与208个节段钢柱的安装架设。
受交通疏解及钢便桥桥墩影响,大跨钢结构施工分三个阶段进行。钢结构在未形成体系前便承受上部填土及行车荷载,因此采用了168根钢管柱作为临时受力体系,并安装168个千斤顶组成伺服系统。当结构体系形成后对临时支撑同步卸载,实现了体系转换及大跨钢结构空间释放,为后续“深圳之眼”装修夯实了坚实基础。
下足“绣花功夫”,精雕枢纽之美
“深圳之眼”作为岗厦北枢纽的点睛之笔,以核心天井为基点,运用“费马螺旋”数学原理施工天花吊顶,为国内首次运用。该吊顶技术难度之大、工艺精度之高,在全国地铁枢纽施工中首屈一指。
装修过程中,建设者们始终坚持以科技保证精度、以匠心打造精品的理念,充分运用BIM技术推演模拟和实施样板引路,不断优化直曲方通的“米”字接连接方式,成功解决了安装中存在的接缝、方通直线度等技术问题。同时全周期采用BIM模拟+三维扫描机器人确定测量放线点位、人工实时测量、三维扫描机器人复核等组合测量模式,有效确保直、曲方通的精准吊装和天眼部分28000多个曲面镂空铝板的零误差安装。搭建既统一又有视觉冲击的空间形态,并在中庭大跨轨行区安装防火玻璃系统,即防火玻璃隔断和防火玻璃罩,不仅能保护列车正常运营,还能实现乘客在站厅层就可以俯瞰列车进出站的全过程。将静态车站和动态列车有机结合,完美体现了深圳“汇聚、包容、国际化”文化特征。
践行绿色低碳,打造美丽工地
岗厦北枢纽地处深圳核心中心区,周边高端写字楼和住宅林立,文明施工标准高、要求高。为减少对周边生活、办公的影响,建立和谐企地关系,项目始终坚持“绿色相约、环保同行”的建设理念,联合属地相关单位开展“共建生态堡垒,建设美丽深圳”主题党建共建活动。高起点谋划绿色施工,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组织以减少夜间施工,严格落实深圳市扬尘防治7个100%要求,实现裸土全覆盖,配齐围挡喷淋系统、雾炮机、洒水车、扫地车等文明施工设备。并积极应用“四新”技术,拆架桥时采用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的SPMT模块车,地连墙施工时采用噪音小、施工进度快的双轮铣成槽机等。同时,引进泥浆无害化处理系统,实现泥、水分离,循环利用、节约资源。
该项目为深圳首个采用钢围挡围蔽施工的示范项目,入围全国3A示范工地评选,在住建部,广东省住建厅、应急管理厅、生态环保厅,深圳市政府以及行业相关单位领导的调研、观摩、交流中,多次对项目安全文明施工和环保管理给予好评。
六载鏖战,“双铁”力量。凝聚着深铁集团、中国中铁建设者智慧和汗水的站城一体超大枢纽将从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串联起城市各个区域,外通大湾区,成为了深圳、乃至大湾区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重要交通支撑点,构成“轨道上的大湾区”最美的画卷。
(原标题《央地合作典范双铁共创标杆,岗厦北枢纽“深圳之眼”点“睛”鹏城》)
见习编辑 陈桥魁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张玉洁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戴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