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农大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添加剂叠加危害可能小于焦虑对身体的危害丨品牌36计

新浪财经

关注
中国调味品协会酱腌菜分会专家委员朱毅:添加剂叠加危害可能小于焦虑对身体的危害

最近,海天酱油因为产品添加剂“双标”引发舆论危机,尽管海天味业两度发布声明否认,并称食品添加剂没有高低和优劣之别,但是争议依然发酵频上热搜。酱油中的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有多大?“海克斯科技”到底是行业标准还是企业“双标”?海天味业如何走出舆论危机?新浪财经《品牌36计》对话中国调味品协会酱腌菜分会专家委员,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毅,搜扬管理咨询董事总经理张凯宇,一起聊聊金标产品陷入双标风波事件。

在农大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看来,消费者不必“谈添加剂色变”,惶惶不可终日,生活中添加剂叠加危害可能小于焦虑本身对身体的危害。

以下为部分连麦实录:

朱毅:苯甲酸钠本身不是一类致癌物,而是遇维生素C易生成苯类物质,而苯是一类致癌物。所以苯甲酸钠离致癌还隔着这样那样的好几座山。当然苯甲酸钠在防腐剂里面可以用更好的,更安全的比如山梨酸钾来替代,但山梨酸钾的成本比它略高。所以大多数生产厂家,也还是愿意继续的用苯甲酸钠。

不仅是酱油,其他食品也会适当放入食品添加剂。其实大家可以拿起自己的牙膏来看,,还有吃的药丸里面经常都会看到苯甲酸钠、糖精钠等添加剂。

程青:因为现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基本上是大家听到之后就风声鹤唳。那这些添加剂如果说叠加或者说是累计之后会不会有什么危害呢?会有什么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吗?

朱毅:每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允许加到这个食品里面来,它肯定都是进行风险评估了,严格的限定它我们吃下去了之后,每天摄入的最大量,连续的吃到60岁,它会不会对我们身体有危害,而且还留出了一个10-100倍这样的冗余量,我们不用过度的焦虑。

有的时候这种食品添加剂,以及即将面临被淘汰的食品添加剂,它对我们身体造成的危害可能还小于我们焦虑本身对我们的身体造成的这个危害。所以消费者应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不必惶惶不可终日。

相关新闻

农大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酱油茅不能仅满足符合国家标准这是最底线丨品牌36计

海天味业深陷双标门有点冤?丨品牌36计

搜扬管理咨询张凯宇:海天味业引发舆论危机有三个导火索丨品牌36计

搜扬管理咨询张凯宇:海天味业最大的错误就是容错率太低丨品牌36计

海天酱油参与起草行业标准,运动员当裁判合理吗?丨品牌36计

海天公关声明应该如何写?搜扬管理咨询张凯宇来打个样丨品牌36计

农大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谈海天“双标门”:添加剂越少越好,清洁标签是健康消费趋势丨品牌36计

【日本2025年应届生平均起薪1.3万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日本经济新闻社近期汇总的2026年度企业招聘计划调查数据显示,把2025年度起薪定为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5323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31家,增至2024年度(58家)的2倍以上。平均起薪比2024年度增长4.9%,达到25.422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3011万元),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在上调起薪的理由(多选)中,83.4%的企业列举“确保人才”,占比最多。其次是“应对物价上涨”(57.2%)和“因为已对在职员工实施涨薪”(50.8%)。

【阿斯利康公布中国调查最新进展】4月30日,阿斯利康向记者透露了该公司在中国接受调查的最新进展。“关于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一事,阿斯利康收到了来自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出具的有关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告知书》。公司得悉,就该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公司无违法所得。”阿斯利康还称,将继续全力配合中国相关部门。(第一财经)

【小龙虾价格跌跌不休 多家品牌回应小龙虾价格下跌】正值小龙虾上市期,近期小龙虾价格却“跌跌不休”。杭州水产市场的某位工作人员表示,3月上市初期,小龙虾日销量约1万斤,到4月下旬,日销超10万斤。货量最大的中规格小龙虾已从40元/斤降到现在的17元/斤,跌幅超过50%。 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国联水产,相关人士回应称,公司去年水产食品业务营收大幅下滑,主要是因为公司供港业务的会计调整,将收入确认方法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公司的小龙虾业务也有一些下滑,暂未披露具体数据,目前正常生产经营。安井食品接线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去年营收与净利润增速下滑,或受行业整体环境影响。小龙虾业务也存在一定影响,因为小龙虾曾是一个网红产品,近两年热度有所下降,其销量仍保持一定规模,只是价格略有下滑。 (21财经)

【日本2025年应届生平均起薪1.3万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日本经济新闻社近期汇总的2026年度企业招聘计划调查数据显示,把2025年度起薪定为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5323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31家,增至2024年度(58家)的2倍以上。平均起薪比2024年度增长4.9%,达到25.422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3011万元),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在上调起薪的理由(多选)中,83.4%的企业列举“确保人才”,占比最多。其次是“应对物价上涨”(57.2%)和“因为已对在职员工实施涨薪”(50.8%)。

【阿斯利康公布中国调查最新进展】4月30日,阿斯利康向记者透露了该公司在中国接受调查的最新进展。“关于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一事,阿斯利康收到了来自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出具的有关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告知书》。公司得悉,就该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公司无违法所得。”阿斯利康还称,将继续全力配合中国相关部门。(第一财经)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