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注意!食品袋里的这些东西,千万别吃

中国消费者报

关注

转自:中国消费者报

前不久

“孕妇误食零食袋中的脱氧剂”事件

登上热搜

不少消费者发出疑问

“误食脱氧剂会有什么后果?”

9月23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专门发布提示,详细解读食品包装中的那些“不可食用”的小纸袋分别是什么,有没有毒,误食了又该怎么办。

01

脱氧剂是啥,有毒吗?

要判断脱氧剂是否有毒

得看它是用什么做的

脱氧剂通常有铁系脱氧剂、亚硫酸盐脱氧剂抗坏血酸脱氧剂等。

其中,铁系脱氧剂的应用范围最广,其成分主要是铁粉,以及一些氯化钙、盐、活性炭等辅助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都是比较安全的

亚硫酸盐脱氧剂通常用于葡萄酒中,缓慢释放出二氧化硫,对防止葡萄酒氧化有重要作用,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中的游离二氧化硫不高于50毫克/升。开酒后可通过“醒酒”来排除酒体中二氧化硫。

抗坏血酸脱氧剂是脱氧剂中安全性较高的一种,俗称维生素C,易在氧气的存在下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除去环境中的氧气,该脱氧剂常用来除去液态食品中的氧

总体来说,食品中少量的脱氧剂不会产生毒副作用,但脱氧剂非食品,应避免食用。

02

误食干燥剂有什么后果?

干燥剂有硅胶干燥剂、生石灰干燥剂、氯化钙干燥剂等。

硅胶干燥剂呈透明圆珠颗粒,不溶于水和其他溶剂,化学性质稳定,在胃肠道不能被吸收,若不小心误食,会通过排便排出体外,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氯化钙干燥剂本质是一种盐类,误食基本对人体无害,可通过喝水或者牛奶进行稀释

需要注意的是生石灰干燥剂,其成分为氧化钙,遇水后会变为氢氧化钙,并释放热量,若不小心食入,容易刺激黏膜,造成食管损伤和胃溃疡,尤其要避免儿童接触此类干燥剂。

03

万一误食怎么办?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朱海 熊铮

编辑/裴莹 

【蒂森克虏伯第二财季业绩下滑 EBIT骤降90%】德国工业集团蒂森克虏伯最新财报显示,其第二财季订单量同比下降6%,销售额同比下滑5%。经调整的息税前利润(EBIT)更是骤降90%,降至1900万欧元。

印度军队:决定继续与巴基斯坦开展建立信任措施以降低警戒级别 。

焦煤夜盘收跌2.48%,豆油、棕榈油、低硫燃油、玻璃、焦炭、燃油等跌超1%,纯碱、铁矿石、白糖、橡胶等至少跌约0.5%。

【蒂森克虏伯第二财季业绩下滑 EBIT骤降90%】德国工业集团蒂森克虏伯最新财报显示,其第二财季订单量同比下降6%,销售额同比下滑5%。经调整的息税前利润(EBIT)更是骤降90%,降至1900万欧元。

印度军队:决定继续与巴基斯坦开展建立信任措施以降低警戒级别 。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