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三代人,六十年, 从一棵树到115万亩人工林,造就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绿色奇迹”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共青团中央

三代人,六十年, 从一棵树到115万亩人工林,造就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绿色奇迹”

在河北省最北端

一弯深深的绿色像展翅的雄鹰

扼守在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

林海苍翠连绵,绿草如茵铺展

这弯深绿,就是塞罕坝机械林场

近60载寒来暑往

几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

以青春、汗水甚至血肉之躯

为京津冀地区筑起了一道

挡风沙、蓄水源的绿色屏障

你不知道的是 

 这里曾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 

“塞罕坝”是蒙语和汉语的组合

意思是“美丽的高岭”

由于连年火灾、乱砍滥伐

这片昔日草肥林茂的高岭

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时

已成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

的荒僻苦寒之地

如今的塞罕坝

不仅有一百一十多万亩的林海

还有六百多种植物

一百多种动物在这里生活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一代代务林人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的青春与汗水

誓将荒原变林海

变化,始于1962年

这一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

一支369人的创业队伍

毅然走上塞北高原

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队伍

上坝后迅速被分配到五个分场

每个分场只有三五间土屋

用做场部和办公室

没地方住,他们就地取材

用草坯建起简易的干打垒

用石头和莜麦秸搭起草房

没粮食吃,就派出一部分人开荒种地

一边造林、一边种粮

气温零下40℃,屋里成了冰窖

头天晚上烧壶开水

第二天早上就冻成了冰坨子

被窝成了“冰雪窝”,硬如铁,怎么睡?

他们想出了办法

把砖头和石头扔到火堆里

烧一阵子,再搬进被窝

由于长期生活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

塞罕坝第一代职工平均寿命仅52岁

创业艰辛

第一年造林千亩,成活率不到5%

第二年再造1240亩,成活率不到8%

两次失败

一度让这支年轻队伍情绪低沉

关键时刻,党组织是主心骨

也是人们的精神支柱

林场首任党委书记王尚海

带领全场干部职工攻坚克难

在高寒地区首次取得全光育苗成功

信心,开始在高原上回暖

因地制宜,精选引进树种

改进传统育苗法、优化种植方法……

在1964年早春的马蹄坑大会战中

林场职工在三面环山的马蹄坑

连续大干3天

在516亩荒地上种满了落叶松幼苗

20天后,放叶率达96.6%

塞罕坝,活了

从此,植树造林,重整山河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拔地而起

筑起阻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

三代人,六十年,一件事

“务林人心里有自己的理想

就是把这棵小树栽活了”

她,是塞罕坝的第一代绿色开拓者

60年前

陈彦娴与5个女同学毅然放弃高考

奔赴飞鸟不栖、黄沙蔽日的荒原

当时的信念是要种活每一棵树

从荒漠里的“一棵松”

到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海

塞罕坝人用青春甚至生命

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

三代人,六十年, 从一棵树到115万亩人工林,造就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绿色奇迹”

陈彦娴回忆说:

“当初来到塞罕坝的时候

到处都是沙窝子、野草

非常荒凉

没有房子、没有人

工作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但是大家劳动的热情非常高

务林人心里有自己的理想

就是把这棵小树栽活了

到老的时候不后悔

这辈子值了”

如今

塞罕坝第一代创业者们已至暮年

他们用理想和信念

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绿色丰碑”

所凝结的“塞罕坝精神”

也跨越时空薪火相传

一心守护那片林海

“秋风一起,树叶开始飘落

这是我们一年中最紧张的时候”

刘军说,秋天来了

也意味着又一个防火紧要期快到了

“进入防火紧要期

就更得保持高度警惕”

妻子王娟说

刘军、王娟是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

月亮山望海楼的瞭望员

在远离人烟的林海深处

刘军、王娟夫妇扎根望海楼13年

一台望远镜、一个记录本、一部电话

他们用白天15分钟1次

夜间1小时1次的瞭望

成为“林海的眼睛”

林场建设60年来

从一片荒漠发展到115万亩人工林

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

王娟的娘家在内蒙古自治区

克什克腾旗土城子镇

1995年女儿在土城子出生

后来在那边上幼儿园

两地相距400多公里

两口子只能看女儿和老人的照片

看得多了,照片起毛边

就装进信封包好

有一次王娟去看女儿

女儿怯生生地往姥姥身后躲

3天以后才认她这个“妈妈”……

最长的时候

女儿将近两年没有见到爸妈

每到防火紧要期

他们在山上一待就是3个月

他们一片心都在山上

全部融入守护那片林海

“看着小树慢慢长大

林子一点点变绿

有说不出的高兴”刘军说

“我们就想一心守好这片林海

直到干不动为止”

“在石头缝里栽种绿色”

2011年

攻坚造林的接力棒

传到了第三代塞罕坝人手中

当时,林场森林覆盖率

距86%的饱和值

还差九万多亩

但这九万亩地块

全都分布在土壤少、坡度陡

难存水的石质阳坡上

于士涛是这次

林业生态课题的研发带头人

这对刚工作六年的他来说

是个不小的挑战

回忆过去

于士涛说自己

从第一位师傅——

林场老职工顾殿江身上

感受到了

塞罕坝人的艰苦创业精神

“无论哪片林地的位置、面积和生长情况

顾师傅都心知肚明”

三代人,六十年, 从一棵树到115万亩人工林,造就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绿色奇迹”

于士涛也渐渐懂得

这片被称为“人间奇迹”的林海

是在怎样的信念下培育的

在老塞罕坝人的言传身教下

于士涛潜心钻研育林技术

每天早出晚归

走遍了林场的每一块林地

从中国林科院研究生毕业的

妻子付立华

也和他一起在这里扎根

经过一年的努力

造林成活率

终于达到95%以上

由此,塞罕坝林场

“石头缝儿里栽种绿色”的二次创业

正式开始

于士涛逐渐成长为

塞罕坝“林三代”的中坚力量

把这片绿色林海

保护好、经营好

把塞罕坝精神传承下去

成了他今生无悔的追求

“作为第三代

你要问我什么是塞罕坝精神

我们塞罕坝的每一个务林人

塞罕坝山里面每一棵树

每一片林子

都体现了塞罕坝精神”

如今,塞罕坝展览馆解说员魏路吉

用自己的方式

拿起了守护绿色的接力棒

这,是一种信念的力量

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2017年12月

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

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

2021年

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领域最高荣誉“土地生命奖”

为世界荒漠化防治贡献了“中国方案”

塞罕坝人种下的不仅是树

更是一种精神

造就的不仅是“美丽高岭”

更是“精神高地”

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

塞罕坝精神

深深镌刻在每一株树木之上

融入了塞罕坝的四季与晨昏

来源: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ID:gqtzy2014)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网教育”(ID:educenter)、“新闻联播”(ID:cctvxwlianbo)、“半月谈”(ID:banyuetan-weixin)、“承德发布”(ID:chengdefabu)、“央视一套”(ID:CCTV-channel1),河北日报、新华社、人民日报、河北日报、长城新媒体、河北新闻网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