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月薪超2万,金融打工人咋还不开心?
在金融圈屡传降薪的背景下,A股41家上市银行披露半年报,250万银行员工上半年的收入薪酬情况,也一并出炉了。
总体看银行薪酬普遍上涨,30家银行平均月薪增加。但有人欢喜自然有人忧,原本高薪的股份行,有多家出现降薪现象,收入相对偏低的国有大行,薪酬则普遍上涨。
虽然股份行降薪,但平均月薪仍让圈外人艳羡。根据媒体测算,虽然月薪下降3000元,但招行员工平均月薪仍有5.5万元;平安银行降幅更大,平均月薪下降超6000元,不过也还有4.58万元。
而对于平均日赚约37亿元的六大行,在以稳定速度为员工“涨薪”,如中行、农行人均月薪均已突破2万元大关;月薪*的交行,平均月薪为2.74万元。
事实情况真的是这样吗?面对如此“喜讯”,银行员工纷纷直呼好家伙,称要不是看了这些数据,都不知道自己本应这么赚钱!
这些让圈外人眼红、圈内人骂娘的薪酬数字,究竟落实到普通员工的有多少?抛开报表,银行真实的收入结构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八妹与几位银行打工人聊了聊,看看他们怎么说。
01、
被平均的打工人,吃不饱的“铁饭碗”
大伟,国有一级分行信贷部门,15年行龄
大数据的精准投放,我每年都要收到几次银行披露业绩和薪酬的媒体推送,每看一次就会生气一次,索性不看了。
每年年报和半年报这两个时点,都会讨论这些平均数据,最后受伤害的还是银行的基层从业者,因为我们大多数是根本拿不到报表里“平均收入”的。我们这些基层的“金融民工”不但没挣到钱,还顶着巨大的落差还被骂,钱包和心灵遭受双重打击。
只统计人均有啥意义?和王健林平均之后我还是亿万富翁呢,有用吗?想了解企业最真实薪酬情况,还是得剥离高管薪酬,去计算众数、中位数和频数分布更有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
要分析银行的薪酬,就要知道银行的收入结构。就拿一般的银行来说,普通员工的薪酬主要为4大块,一是岗位工资,二是绩效收入,三是五险一金,四是员工福利。这里不含中高管层以及后台程序研发序列的员工,部分银行给技术人员的收入结构可能更趋近于互联网公司。
以我工作的银行为例,岗位工资相对固定,相当于外面企业的“底薪”,对我们来说是最固定,也是最难涨的一项。想涨岗位工资要么靠升入管理层,要么靠熬年头。熬年头的话大概两三年涨一次,一次每月涨二三百的样子。
在我们这里,刚入行的小朋友到手的岗位工资只有不到2000块,哪怕十年行龄的员工扣除完五险一金,岗位工资到手也不到3000块。看了没?国有银行核心部门十年工作经验的正式职工,还没我刚入职房屋中介卖房的表弟底薪高。
然后是绩效收入。这跟银行所在城市和分支行的业绩有关。经济越好的城市,就越吸引企业集群迁入,好企业多了,银行的好客户就多,银行经营KPI上去了,员工绩效水平自然就高。所以这一项在不同的地方基本上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发达地区员工的绩效收入可能是岗位工资的几倍,经济落后的地方可能员工只能靠岗位工资过日子了。所以大部分银行员工达不到平均线,是因为报表的平均收入被北上广深等发达地区分支机构的薪酬给强行拉高了。
我在北方准一线的沿海城市,疫情影响下,近年大企业的信贷暴雷不少,银行资产质量下滑,员工绩效收入自然也会受牵连。我们最惨的时候月到手绩效收入只有三位数,再算上岗位工资,月到手总收入长年在三四千元档次徘徊的员工大有人在。
最后说员工福利,能想到的也就年终奖和过节发的慰问品。年终奖相当于企业的13薪,我们月薪低,所以多发一两个月工资的年终奖对生活也没什么提升。慰问品嘛,也就是夏天扶贫专项的绿豆白糖茶叶、过年发的馒头面食,谁靠这点慰问品过日子啊?
你觉得指着我们这帮天天西装革履的“穷光蛋”,什么时候能混到财务报表里的平均月薪?就算祖坟冒青烟拿到一月2万的理论平均数又如何呢,我们城市郊区的房价都每平米2W了。所以这份工作能带给我们什么?除了所谓的“铁饭碗”,几乎毫无吸引力。
高学历高能力又看重钱途的毕业生,更愿意去证券和投行。同属于国有金融机构掌管“钱”和“融资”的岗位,我们信贷部门的税前年薪可能抵不上人家的月薪...
02、
高位看薪酬,一花一世界
阿升,国有总行业务部室,9年行龄
谈到银行员工收入,网上类似的统计文章我看过。报表是不会造假,但用一个数据描述一整个行业就算了吧。
从业务角度看,现在银行牌照多,监管日趋严格,竞争同质化,很多金融业务就算非银行的互联网企业也要分一杯羹走。从宏观角度看,部分城市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大导致经济增速放缓,这对银行的经营都是影响,肯定会不同程度体现在员工收入上。
作为一名在总行工作的员工,从我的视角总结,银行员工的整体收入应该是这样的:
一是职级差异,基层员工普遍苦逼。
不管哪里,无论圈内圈外,管理层的薪酬等级都要比普通员工高,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对银行来讲,很多岗位职级和待遇的提升并不是线性的,而是成倍甚至成指数型的增长。员工收入在某种程度上符合二八定律。这是报表平均薪酬被拉高的因素之一。
二是岗位差异,还是凭本事吃饭。
一般来说,为了刺激营销抢占市场,银行对于营销人员(即客户经理)的薪酬浮动要比中后台的支持类岗位要大。银行的岗位设置就是二线服务一线,一线服务客户。一线能挣多少钱完全看你业绩,可能会出现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的极端情况。而银行中后台员工的收入相对固定,绩效拿当地分支行机构的平均水平,营销压力没有一线这么大,自然业绩上的额外奖励也不会这么丰厚了。
三是机构差异,人往高处走。
整体来看,银行当然是层级越高员工待遇就越好。不然为啥银行人多数都想去总行发展呢?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嘛,假设同等学历同等能力的两个毕业生,一个安排在网点当柜员负责存取零钱,一个安排在总行负责给领导提供数据分析,就算这两个岗位的收入完全一致,五年以后这两位还会是一路人么?谁未来的变现价值更强呢?
四是地区差异,薪酬和城市经济正相关。
银行员工的收入和地区经济有关。像北上广深这种超级城市,以及像杭州这类散发着经济澎湃动力的科技型城市,都是银行相对容易生存的地区。虽然银行的功能对于大部分老百姓的认知来说可能就是办个工资卡和存取理财,但银行主要还是靠服务大企业来获取利润维持生存的。
除城市差异外,就算同城,区划不一样员工薪酬仍有区别。一般来讲大部分的城市,银行郊区的分支机构待遇都比市中心的好。像北京、上海这种城市除外,因为国字头的央企总部或者500强大企业的总公司几乎都在这俩城市的市中心或是CBD,这是其他城市比不了的优势。
所以哪怕两个人在相同银行、处在相同岗位、享受相同职级、干的是相同工作,地区不一样,个人薪酬待遇可能会差3-5倍甚至更多。所以有的员工抱怨收入不行,很可能是被当地的地区给拖累了。
五是银行差异,各有各的玩法。
薪酬待遇综合*的是外资银行,无论是工作环境、福利待遇还是人性化管理。国内的外资银行属于人家的“海外机构”,工作不会很辛苦,条线内容很清晰,不会强求你各项业务面面俱到。西方的管理并不弘扬加班文化,限制加班时间且必须按小时支付加班费。这都是吸引人才的地方,但是对于学历和语言要求较高。
其次是股份制银行和部分城商行,属于压力和业绩都体现在收入上的圈子,这个圈子里基层的客户经理流动性是*的,带着客户资源四处跳。挣钱嘛,客户就这堆这块,当然哪给的多去哪。
国有大行在个人待遇方面就相对吃亏,员工人数多、压价严重。尤其是工行,几乎每年的人均薪酬都排名垫底。所以很多有志之士来国有行就不是为了挣钱。要么家里不缺钱就图一安稳好听,要么为混上管理层出人头地,要么学到业务经验就跳到前两种银行谋取更高的收入。
03、
同岗不同薪,资源顶万金
小胡,股份制银行支行客户经理,4年行龄
收入嘛...不说领导,就是我们客户经理层级的贫富差距就挺大的。毕竟这个岗位就相当于外面企业的“销售”,是撑死还是饿死全看业绩说话。要么靠自带的资源混,要么靠一张巧嘴拼,要么靠天吃饭。
要说靠天吃饱饭的案例还真有。我们某兄弟支行客户经理经管的一个国企,由于企业战略扩张导致对公存款涨了十几亿,还不是随进随出的那种,会沉淀很久。这位管户的客户经理光一个月的存款奖金就十万块。其实人家企业战略岂是区区一个银行客户经理说了算的?这不就是白捡的彩票么...
有时我们累死累活也拉不来多少业绩,但有时业绩也会跟天上的馅饼似的掉到你头上,这都是难以预测的收入。而且作为营销岗发放的奖励,也未必是你的真实收入。
为啥这么说?
举个例子:比如领导开会,告知全员完成某项任务可以给你1万元的营销奖励。听起来不少吧?但这钱不一定是你的净赚,是包含你维护客户的成本的。假如能完成任务的大客户是你一个电话就能搞定的老爸、二舅或者铁哥们,那1万奖励都能落你口袋;如果需要打通关系请客吃饭、赠送礼品,甚至其他的消费项目,就要衡量奖励和支出是否值得了;如果碰见必须要完成的硬性任务再搭上难啃的客户,1万可能还不够买人情的,自己还得往里搭钱。
每个人资源、能力、客户群不一样,收入真的是天差地别。业绩好的客户经理甚至可以不用坐班,收入比行长不差,领导也得对其敬仰三分;业绩不好的天天累死不出业绩,只挣个基本工资,可能连续几个月排名倒数的还要面临谈话、问责、停岗甚至劝退。
所以我们的实际收入在银行披露的报表里根本无从展现,要挤掉一大部分的水分才是我们到手的可支配收入。所以,对于外面炒作的银行高薪,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有多搞笑。
04、结语
行业薪酬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对于编制报表和吃瓜群众来说,“应付职工薪酬”只是财务科目上的一行数字。但是在这平均薪酬的背后,有呼风唤雨的行长老总,还有更多在银行一线和温饱线“双线”挣扎的基层员工。
有即将退休月薪区区几千块的柜员老大姐、有毕业就想进银行的金融专业学生,还有更多的厌倦银行工作打算逃离的职场失意者...全国有多少银行员工,就有多少个职场人生和职业故事,这岂是简单一个平均数字能够代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