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浙江嘉兴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

媒体滚动

关注

转自:经济日报

8月26日,中共嘉兴市委举办“‘浙’十年·嘉兴”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嘉兴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嘉兴发展质量效益最好的十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也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十年。”嘉兴市委书记张兵介绍,十年来嘉兴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三大跃升”上。一是经济总量跃升。全市生产总值跨越“4个千亿”台阶,从2012年的2909亿元增长到去年的6355亿元,增长1.2倍。二是财政收入跃升。全市财政总收入从2012年的472亿元增长到去年的1123亿元,增长1.38倍。三是城乡居民收入跃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3.57万元,增长到去年的6.98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86万元,增长到去年的4.36万元,连续18年保持浙江省第一。

嘉兴城市鸟瞰图。

均衡富庶的特征越来越鲜明。嘉兴不断推进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2∶1缩小至1.6∶1,倍差在浙江省最小;所有县(市)都入围全国百强县,财政总收入都超100亿元,五县两区人均GDP极差为1.28,是浙江省差距最小的地市之一。嘉兴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创新发展新时代“新仓经验”,在全国首创农业经济开发区,推出“浙农服”“种粮宝”等一批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以占浙江1/10的耕地面积贡献了全省1/6的粮食产量。

秀水泱泱的生态基底越来越动人。嘉兴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连续三年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市和治水“大禹鼎”,生态环境发生全局性、历史性好转。从水环境来看,率先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水环境质量达到1984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当地老百姓形象地说,“七十年代淘米洗菜,八十年代洗衣灌溉,九十年代水质变坏,零零年代身心受害,到了新时代碧水常在”。从空气质量来看, PM2.5浓度从2013年的68微克/立方米下降到去年的26微克/立方米。从固废处置能力来看,三年投资80亿元建成46个固废补缺口项目,成为浙江首个生活垃圾“零增长、零填埋、不出县”的地市,获评浙江首批“无废城市”。

位于嘉兴南湖区凤桥镇的美丽乡村。

改革开放之路越来越宽广。嘉兴大力推进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坚持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打造了人大财经联网监督、“综合查一次”等一批特色应用,承担省级以上改革试点任务216项。比如,嘉兴正积极创建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成为全国第9个贷款余额超万亿的地级市,上市公司达到78家。嘉兴坚持以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牵引高水平对外开放,近十年,引进世界500强企业项目191个,总投资超亿美元产业项目379个,实际利用外资220.5亿美元,均居浙江省前列。去年,进出口总额超过3700亿元,列“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24位。开放活跃的市场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全市拥有规上工业企业6918家,去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33万亿元,居浙江第三。

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幸福。嘉兴不断推进共享发展,大力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把全部财力约80%用于改善民生,率先实现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满堂红”,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成为全国样板,平安建设实现浙江“十七连冠”,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嘉兴大力提升中心城市品质,城市面貌实现美丽蝶变,火车站、快速路、文化艺术中心、市域外配水工程等民生工程建成投用;全面推进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惠及18万户、54.6万居民;1641户居民告别“拎马桶”“筒子楼”生活,“城中村”全部清零,“断头河”全线贯通。大力建设文化文明高地,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炼并弘扬“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实施禾城文化复兴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保护和修复“嘉禾八景”等历史文化遗址遗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估实现浙江“九连冠”,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四连冠”。

嘉兴文化艺术中心。

张兵表示,嘉兴将加快推进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努力率先形成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标志性成果,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加快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