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上半年成绩单出炉!不良率低于1%,房地产领域风险总体可控
上市银行中报季已经来临。
招商银行(简称“招行”)于8月19日晚间对外披露中期业绩,数据显示,上半年该行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略微上升0.04个百分点至0.95%,该指标仍稳固保持在1%以下,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招行近年来在资产质量指标上一直是“绩优生”,2017年起不良贷款额、率连续五年呈现双降趋势。今年以来,房地产客户风险上升和局部地区疫情影响、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对银行业形成了较大的业绩考验。即便是招行,也同样面临全行业的共性问题,上半年,该行不良贷款不可避免地出现“额、率双升”的现象。但相较于同业,招行风险抵补能力充足,合并报表口径下拨备覆盖率自2019年以来持续超过400%。从数据看,6月末,招行拨备覆盖率454.06%,虽然较上年末下降29.81个百分点,但仍维持在高位。
从招行中报看,该行上半年经营稳中向好,业绩整体彰显韧性,营收持续增长,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为净利润增长创造空间。今年1-6月份,合并报表口径下实现营业收入1790.91亿元,同比增长6.13%;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694.20亿元,同比增长13.52%。
充分暴露涉房风险
在个别房企信用风险上升的情况下,银行涉房资产质量指标变化备受外界关注。在上半年,招行在房地产企业资金监管业务和房地产企业按揭贷款业务等重点领域开展风险排查,旨在查清“家底”。另外,还加速了涉房风险“暴露-化解-清收”的流程,对于个别房企出现信用违约的房地产贷款,下调贷款分类,采取措施化解。
招商银行行长王良6月末在该行股东大会上就明确称内部采取了非常严谨、审慎的风险政策,对资产质量进行了梳理、排查,实现早暴露、早化解、早清收。
从招行中报数据看出,对房地产不良贷款严格认定,使得该行部分资产质量数据指标弱于去年同期表现。招行新生成不良贷款307.02亿元,同比增加74.60亿元。对公房地产业务不良贷款率2.95%,较上年末上升1.56个百分点。但针对“房地产领域风险”,该机构判断,风险总体可控。
从基本面看,招行无疑仍是一家经营非常稳健的商业银行。过去数年积攒下来的安全垫优势并没有被削弱。拨备基础夯实,余额超过2500亿元,正因为有充足的风险抵补能力,才能不惧采用审慎稳健的拨备计提政策。
招行当期合并报表中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227.95亿元,同比增加83.38亿元,主要是报告期内对部分房地产客户增提信用风险损失准备。但放宽至整体,全行合并报表口径信用减值损失414.77亿元,同比略降1.00%。整体减值计提水平保持平稳。
数据显示,上半年该行信用水平略有上升,拨备覆盖率、贷款拨备率指标虽分别较上年末下降29.81个百分点和0.10个百分点,但仍维持在高位。
招行涉房业务风险几何
除了资产风险分类标准,上市银行的房地产业务结构差异性也是分析本轮银行业涉房风险高低的一项重要因素。
从去年开始,由于涉房业务关注度较高,上市银行自主披露涉房风险指标的情况逐渐增多,外界分析涉房风险敞口有了更多指标。从2021年三季度,招行率先在行业披露了两项数据,分别是涉房业务承担信用风险余额和不承担信用风险余额。
中报显示,截至6月末,招行合并口径项下房地产相关的实有及或有信贷、自营债券投资、自营非标投资等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4937.1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48%;理财资金出资、委托贷款、合作机构主动管理的代销信托、主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等不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3,163.8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3.22%。
拆分看,承担信用风险业务余额主要为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招行在中报称,该业务客户和区域结构保持良好,其中,高信用评级客户贷款余额占比超过八成;从项目区域看,85%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城区。
招行此次对公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出现上升,主要是受个别房地产企业风险有所暴露的影响。随着风险充分暴露和行业出现积极信号,预计指标上升幅度会明显降低。
此外,招行涉房业务还有一大块业务在零售版块。截至6月末,招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13782.86亿元。7月中旬,全国网传停贷事件引发热议,在“网传停贷”的楼盘中,招行彼时披露的公告显示,涉及相关楼盘的逾期个人住房贷款余额0.12亿元,占比不到0.001%。对比同期其他银行披露情况,招行涉网传停贷楼盘风险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受相关事件影响有限。
从中报数据看,6月末,招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0.27%,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且期末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抵押率为33.28%,相关贷款有充足抵押物做风险缓释。值得注意的是,个人住房贷款关注贷款率0.63%,较上年末上升0.27个百分点。招行称,关注贷款率上升主要是受到外部风险信号影响的非逾期贷款增加导致,关注余额超过八成属于非逾期贷款。这意味着,招行内部对个人住房贷款的认定更为严格,将一些有外部逾期信号,但在招行尚未逾期的贷款计入关注贷款,下调了分类。
总体看,从分类标准、业务结构,都可以看出招行涉房业务风险整体可控。
银行加速房地产业务模式转型
本轮房地产行业调整被视为是一个分水岭,意味着过去房企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模式已然行不通,发展逻辑面临重构,此前流向房地产行业的银行信贷资金面临调结构的挑战。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主要股份行涉房业务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涉房风险偏好有所降低。
目前产业结构正加速调整,新旧动能转换。相应的银行服务房地产客户的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招行近年的动作也体现了这一趋势,包括将房地产战略客户部更名为不动产行业战略客户部。
从近年财报看,该行一是调整信贷结构。加强对制造业、绿色信贷等领域的投放。6月末,制造业贷款余额3635.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4.67亿元;绿色贷款余额3121.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83.41亿元。
二是在涉房业务上,策略选择“稳定规模,完善准入、聚焦区域、调整结构、严格管理”。聚焦优质客户和优质项目,压缩评级较低、资质较差的高杠杆高负债房地产客户资产占比,严格审查房地产企业现金流,选择具备自偿能力和商业可持续性的住宅项目,聚焦刚需和改善性住房等项目类产品。该行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进一步向经济发展较快、房价相对稳定、购房者消费需求旺盛的一、二线城市倾斜。
一名分析师透露,王良曾在一次投资者会上称,招行内部要做好“五个区分”:要区分好房地产行业和房地产企业,区分优秀的房地产企业和出险企业,区分开发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区分不同区域和区分不同类型的房地产项目。
这意味着,银行业在中短期内既想要改变对房地产贷款的过度依赖,又想紧紧抓住房地产行业的结构性机会。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房地产市场当前整体上处于筑底阶段。随着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因城施策效果逐步显现,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一名银行业内人士称,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会进入相对长的调整期,银行业本质是经营风险,无法完全与房地产行业割裂,也不应“谈房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