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临港新片区三周年|打造全球动力之源,临港新片区底气如何

澎湃新闻

关注

2019年8月20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两个月前,上海市经信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了《聚焦临港核心区打造上海“全球动力之城”实施方案》。方案提出,以聚焦临港打造全球动力之城核心区为目标,将上海建设成为源源不断向世界输出强大澎湃“中国动力”的全球动力之城。

临港新片区如何打造成为融合硬科技和人文软实力的全球动力之城核心区,在临港新片区三周年之际,澎湃研究所与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联合推出临港新片区揭牌三周年特别策划“在这里,逐梦星辰大海”。策划将从临港、上海和长三角城市群三个维度分析临港建设全球动力之城的实力和短板,此外,还将重点分析“空天陆海能”五个动力产业体系。

临港新片区是上海建设全球动力之城的核心区。近期,位于临港新片区前沿产业引领区内的动力之源成功入选本市第三批特色产业园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动力产业、打造全球动力之源,其底气和优势何在?

底气之一:产业门类齐全、龙头企业集聚

临港新片区基于临港重装备产业区的发展基础,在动力领域布局较早,基本已经实现航空动力、船舶动力、汽车动力、航天动力、能源动力等多领域覆盖,尤以航空和船舶动力优势特色更加突出,为上海打造面向国际竞争的全球动力之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航空动力方面,集聚了中国航发商发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中国航发商发专业从事商用飞机动力装置及其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总装等业务,商用航空发动机的总体集成能力突出。目前,临港新片区在商用航空发动机总装、关键基础材料以及产业基础协同方面形成较好的基础。

船舶动力方面,集聚了中船三井、中船瓦锡兰、中船海洋、沃尔沃遍达、斯贝克玛液压机械(上海)、上海船用曲轴等央企和中外合资龙头企业。其中中船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形成以船用柴油机和船舶动力装置为主业,动力集成系统、电气集成系统,机械成套与海工设备三大板块及全球技术服务的业务格局,集成优势明显。上海昌强重工(临港奉贤园区)作为国内民企代表,自主研发的大型船用曲轴制造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汽车动力方面,围绕上汽集团,集聚了汽车发动机总集成和曲柄连杆、冷却系统等零部件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围绕特斯拉一期项目,吸引了宁德时代、华勤技术等企业落户,形成了覆盖电池、电机、电控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动力产业链。此外临港氢燃料电池处于国内“领头羊”位置,已初步形成了电堆、双极板、膜电极等核心零部件产业链。

能源动力方面,集聚了中国重燃、上海电气、核电集团、西门子歌美飒再生能源等代表企业,掌握了国内唯一重型燃机核心技术,拥有集中度较高的核电设备制造基地。太阳能光伏、风电设备应用位列全国前列。此外,临港新片区围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正加快布局氢能产业,国际氢能谷今年也获批全市第三批的特色产业园区,重点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氢能装备全产业链,探索氢能在新能源制氢储氢、管道供氢、分布式和热电联供等领域率先示范。

底气之二:研发实力雄厚、硬核成果显著

动力领域具有典型的硬核技术特征,需要高水平创新资源的支撑。临港新片区拥有丰富的动力科研资源,集聚了一大批动力领域科研机构,实现了一系列动力领域技术的创新突破,总体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航空动力领域,上海交大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在临港搭建“航空发动机基础”“测试验证中心”“设计、分析和研发”“流程管控体系”和“材料与制造工艺”等六大平台,承担首批立项“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4项课题。中国航发商发联合供应商先后突破了钛合金宽弦高空心率风扇叶片、铝合金大型薄壁风扇包容机匣、3D打印燃烧室燃油喷嘴等多项试制关键技术,攻克了大直径、长轴类单元体水平装配技术难关,成功研制我国首台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CJ1000A。

航天动力领域,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是中国航天卫星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总体单位之一,是中科院启动率先行动计划的首批五个试点创新研究院之一。该研究院已成功发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天宫二号伴随卫星、太极一号卫星等77颗卫星。

船舶动力领域,汇集了中船动力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可为中国船用自主动力的发展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中船动力研究院自主研发全球最小缸径船用低速双燃料发动机(CX40DF)首台机,该型发动机的电控系统、增压器、油雾探测器等核心部件首次实现了自主配套,国产配套率达到80%;中船集团旗下温特图尔发动机有限公司(WinGD)自主研发世界上最大的双燃料低速机(WinGD X92主机),以优异的性能和排放指标引领世界同类型发动机;中船动力研究院牵头,集合全国动力装备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国家重大专项“船用低速机工程(一期)研制项目”,加快提高我国低速机的自主化水平。

能源动力领域,重型燃气轮机是能源动力装备领域的最高端产品。2019年,中国重燃总部园区、相关研发机构、燃气轮机国家创新中心落址临港新片区。上海浦东先进能源动力研究中心以建成总体技术水平和研究支撑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的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为目标,将通过系列试验平台建设,突破燃气轮机核心关键技术。

底气之三:平台加快布局、生态逐步完善

动力领域由于制造的高精尖要求和工艺的复杂程度较高,因此,需要多元化的功能性平台支撑,如研发设计平台、测试验证平台、工艺仿真平台、智能运维服务平台、大数据服务平台等等,对于动力技术研发突破和产业发展十分重要。其中测试验证对于动力设备性能、可靠性、安全性至关重要。国外十分重视航空发动机、船舶动力、核电等领域的测试验证,专业化测试验证平台成为动力领域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临港新片区已在多个动力领域布局了测试验证等平台。

航空动力方面,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研发实验平台位于临港新片区,率先建成国际先进水平的民用航空发动机、重型燃气轮机测试验证中心。在特种工艺、适航、检验检测等产业配套服务领域,临港新片区集聚了国家民用航空发动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埃森博、普励认证等一批产业服务功能平台。

船舶动力方面,中船集团牵头建设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包含海洋工程双燃料发动机、燃气轮机、变频驱动、动力系统集成和自动控制等研发平台以及相关试验验证系统,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发验证条件。中船集团筹建的国家海洋动力装备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已正式获批,该中心是海洋装备领域第一家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能源动力方面,上海浦东先进能源动力研究中心依托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实施管理,开展燃气轮机科学研究、设计开发、试验验证和人才培养,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燃气轮机研发基地;国内第一家开放专业的综合性核电装备验证测试试验平台——上海核能装备测试验证中心有限公司建成的系列化实验装置群,补齐了上海核电产业链中核能装备试验验证能力的短板,可为国内外核能研发、设计、运行、设备制造等企业和通用能源行业企业提供专业化测试验证技术服务。

底气之四:开放水平领先、制度优势明显

临港新片区是中国实施高水平开放的桥头堡与试验田,拥有前沿开放制度、政策环境和体制机制综合优势,有利于吸引集聚国际动力龙头企业,促进国际动力领域最新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交流合作。

外资企业集聚方面,早在2007年,德国Lenze集团就在临港地区设立了全资子公司伦茨传动;位于临港的戴姆勒奔驰亚洲首个再制造中心(引擎和传动系统再制造),是全世界最大的再制造工厂。采埃孚等众多外资发动机和零部件企业集聚临港新片区。此外,中船集团与外资合作成立了中船三井、中船瓦锡兰等多家龙头动力企业,基本布局在临港新片区。

国际交流合作方面,2020年,中日(上海)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落地临港新片区,同期还成立了“中日氢能产业联盟”,将推动中日氢能领域的广泛交流合作。临港新片区还通过举办国际高峰论坛会议等方式,促进国内外航空、船舶等发动机研制、测试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开放制度环境方面,临港新片区在进口通关便利方面拥有较大优势,大飞机园被纳入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同时,临港新片区正在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维修和绿色再制造中心,将与海关形成联动,为动力设备、核心零部件、材料进出口通关提供保税研发、保税制造政策优惠,积极创新保税监管政策。

当然,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按照打造上海全球动力之城核心区的目标定位,临港新片区动力产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短板问题,主要表现在:上游材料、关键零部件等核心环节对外依赖度仍较高,关键技术的硬核支撑能力还不够强;动力领域高端制造的国际竞争优势还有待提升,下游高附加值的维修检测服务以及各类专业服务还有待延伸拓展;高能级高层次的动力功能性平台布局还不够,不同动力产业领域之间缺乏协同,同时,彰显动力之城的“城”的功能和元素还不够突出等等。  

下一步,临港新片区要围绕五大动力领域,积极探索多元赋能、多管齐下的实施路径,努力实现核心技术攻关,营造平台赋能的最佳生态,实现更加有效的精准招商,强化制度创新的高效供给,增强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丰富科技人文的特色体验,全力加速产业集聚和功能塑造,助力上海全球动力之城成为长三角动力产业协同强链的引领者、动力产业“大国重器”创新升级的策源地、代表中国参与国际动力竞争的主力军。

(作者唐丽珠系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首席产业分析师,许倩茹系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