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精神的内涵特质
□ 袁 磊
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人学做革命家务的成功范例。英雄的三五九旅指战员们在“一把镢头一支枪,生产自救保卫党中央”的号召下,用火热的激情,向荒山要粮。经过几年艰苦的屯垦实践,由“吃粮人”变成“交粮人”,创造了部队不吃公粮而向政府交公粮的奇迹。执行军队屯垦的“南泥湾政策”不断见诸报端,被推广到各个解放区和敌后根据地。三五九旅被誉为“发展经济的前锋”,成了大生产运动的一面光辉旗帜,并直接孕育了“服务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服务人民的价值旨归。服务人民是南泥湾精神的根和魂,也是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延安时期包括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在内的边区军民大生产运动,就是发自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军队的宗旨和性质。
在艰苦的垦荒岁月里,三五九旅官兵始终坚守不忘服务人民的初心,处处以人民利益为重。不与民争地,主动到深山老林开荒;不与民争利,坚持农业生产第一;不加重人民负担,改民众运粮为军队自己背粮;自觉拥政爱民,帮助群众春耕、锄草、秋收、做义工,与民同甘共苦,共克时艰。三五九旅官兵不要政府“一粒米、一寸布、一分钱”,并上交了公粮,减轻同在困难中的人民的赋税负担,给人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也带来了希望,改善了军政关系、军民关系。当地群众在给三五九旅驻军的感谢信中如是说:“你们不但自己生产,还不取任何报酬地帮助人民生产,去年你们帮助我们开荒六百一十四亩,锄草八百七十三亩,秋收八百一十四亩,割麦一百三十四亩,送粪一千二百八十四担,用人工一千八百一十二个,按工价计可值廿四万一千八百元。背米九百多石,替群众节省人工……约合洋一百廿万零七千元。此外你们还安置难民廿户(七十九人),借给粮食……共合洋七十七万一千元。给群众治病七十余次,被医治的人在二百个以上……今年我们要更加油的生产,做到耕二余一,永远做你们的后盾,帮助你们的家属及残废退伍军人建立家务,这一点请你们放心。”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南泥湾大生产运动艰苦的是岁月,锤炼的却是服务人民的初心和使命。
——南泥湾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的底气和勇气。自力更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结合,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实践中得到践行和验证,坚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走自己道路的自信和底气。
1945年1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大会上所作的《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报告中总结到:“我们不能学国民党那样,自己不动手专靠外国人,连棉布这样的日用品也要依赖外国。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在大生产运动中,三五九旅指战员全部参加生产,不让一个人站在生产线之外,上至旅长,下至马夫,一律参加生产劳动。他们搭窝棚、挖窑洞、打野味、挖野菜;跋山涉水背粮运盐,炉火炼铁,自制劳动工具;闲暇之余还编制草鞋,聘请农业副官,改良技术,植棉种稻,发展畜牧养殖业、运输业、手工业和商业,开展劳动竞赛,发展合作经济,解决吃、住、穿、行、用等基本生存问题,在南泥湾这块试验田上,对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进行有益的探索。1943年10月,毛泽东视察南泥湾,当看到“牛羊成群猪满圈,肥鸭满塘鸡满院,粮食大丰收,瓜菜堆如山”的喜人情景后,高兴地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自力更生是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经验总结,是英雄的三五九旅英勇奋斗的基点,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愈是困难愈向前的志气和骨气的传续与彰显。
——南泥湾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顽强意志品格的集中体现。
在抗战最困难时期,面对敌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1939年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生产动员大会,毛泽东在会上指出:“饿死呢?解散呢?还是自己动手呢?饿死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解散也是没有一个人赞成的,还是自己动手吧——这就是我们的回答。”自己动手,解决最基本的生存问题本身就是艰苦奋斗的过程。
自古以来,经济文化落后的陕北就把主要以种地为生的劳动人叫“受苦人”,而农业生产中,最苦最累的农活就是开荒。中国共产党人,一路从艰苦中走来,井冈山道路、万里长征,都浸透着艰苦奋斗,但延安时期特别是以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为代表的根据地军民大生产运动,则是艰苦奋斗的榜样。他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天未明就上山,天漆黑后还不肯下山,连饭后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也要争着去挖地”。自甘吃苦、以苦为乐,生产就是战斗,上至旅长下至伙夫马夫,无一例外的都扛起镢头向荒山要粮,求生存谋发展,坚持持久抗战,切实减轻边区老百姓的担子。“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三五九旅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到1944年底开荒26.1万亩,产粮3.7万石,上缴公粮1万石,达到了耕一余一,南泥湾呈现出陕北好江南的一派盛景。即使粮食丰收,生活条件改善,三五九旅依然坚持“生产要多,消费要少”,继续不忘吃杂合饭、穿补丁衣、盖旧棉被,以致部队离开边区“南下”执行任务时,许多战士上缴了崭新的衣服和被褥等日用品。南泥湾这块土地,将艰苦奋斗的民族传统普及化、全民化、具体化,艰苦奋斗成为那个时代的代名词,成为清正廉洁的延安作风的象征,成为不懈奋斗的南泥湾精神的显著标志。
——南泥湾精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奋发图强的目标共识。奋发图强是近现代以来中华儿女救亡图存的目标共识,更是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的集中体现。
面对重重困难,三五九旅战士们凭借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斗志,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形成奋发图强、拼搏进取的品格。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们劳武结合,农忙时生产,农闲时练兵,展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在巨大的困难面前,他们竭尽所能,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在促进边区建设过程中,他们始终把解决自给自足与发展边区经济、坚持持久抗战统一起来,在创造物质财富、促进边区经济发展的同时,树立了一座中国共产党人不惧一切艰难曲折、勇于挑战一切困难的精神丰碑,培养了我们党敢于藐视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革命胆略和自信满满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南泥湾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史诗般的气魄,有着能够激发时代活力的创业、创造、创新功效。南泥湾精神也是一种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整体精神风貌,内在表现为一种道德情操、人格修为,外在表现为一种风气风骨和行为模式,是现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民族继续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必须弘扬服务人民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必须弘扬自力更生精神,把发展立足点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走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必须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永葆政治本色,凝聚起磅礴之力,跨越前行道路上的“雪山”“草地”“腊子口”;必须弘扬奋发图强精神,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南泥湾九龙泉烈士纪念亭前的石柱上的对联所言:忠烈为国死,志厉敌胆寒。
(作者单位:延安干部培训学院南泥湾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