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不只有碉楼,还有这片“小武汉”
说起广东江门开平市,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它散落于开平的村落里,自力村、马降龙村和锦江里等都名声在外。相比之下,开平市区则是被忽视的存在。但当我意外闯入开平老城区时,才发现这是一片隐藏无数岁月与故事的土地。
“三埠”之称始于光绪年间,又名“小武汉”。所谓“三埠”,指长沙埠、新昌埠和荻海埠。长沙埠建制最早,建于1368-1378年间,荻海埠建于1851年,新昌埠建于1881年,也就是清光绪七年。新昌埠建成后,始有“三埠”之名。
三埠都沿潭江而建,每日旅客与货物往来频密,很快便成为潭江最重要的码头。位于珠三角西部的潭江,在水路上沟通粤西与广西,三埠堪称咽喉要道。晚清与民国时期,广州、江门等地客商在此往来交流,三埠随之繁荣。
三埠的布局,有点类似武汉的汉口、汉阳与武昌,只是明显袖珍,因此早在民国时期,就有人将三埠称为“小武汉”。
我最先到访的是新昌埠,骑楼街的格局与近邻台山市的圩类似。查了一下资料才了然:在1949年之前,除长沙埠属于开平之外,荻海和新昌都隶属当时的台山县。1949年11月,广东省政府设三埠镇,属于当时的开平县,但因为三埠的商业地位重要,所以建制为直属省和粤中区领导的县级镇。
1993年,三埠撤镇,设置三埠街道。
相比新昌与荻海,长沙埠的老街区原本就不多。而且这三十年来,开平市区主要围绕长沙埠发展,城建日新月异的同时,也让老街区渐渐消失。反倒是新昌和荻海,依然保存着大量老街区。
新昌:昔日商业中心,如今仍有旺盛生命力
旧时新昌是三埠的重要商业集散地,以新华路、永富路和同兴路等组成的骑楼街区,从晚清开始便是商贸往来的重镇。
把车停在潭江边,只见江水静静流淌,一辆辆货车停在堤岸旁装卸货物。沿着街上几个路口向内走,便是新昌的骑楼街区。商铺多半开着,店主悠闲,有一间名为“光头佬”的电器维修行,店主在店门前背街而坐,面前摆着茶台,喝着功夫茶刷手机,一颗光头在阳光下反着光,正应了自家招牌。
老实说,一开始步入老街区的同兴路,多少有点失望。破败的骑楼、残旧的招牌、墙身上长出的树,都一如我在开平与台山村落中见到的旧圩。但一路直行,越往里就越是热闹。
新昌的老街区被形容为一条丝带,沿着潭江由西向东延伸,以同兴路为主干道。这里的骑楼比邻而立,有精美雕花和西式山墙。有些建筑体量相当之大,占了几卡商铺的空间,雕花极其精美。其中有一栋三层建筑,外墙经过修缮,窗户上的雕花各不相同,有火焰式,也有弧顶柱式,可以想见当年精美。可惜工程似乎停顿,有些窗户安装了新玻璃窗,有些则悉数破碎,飘着塑胶带和布条。还有些残留着几块旧时的彩色花窗……
以同兴路相交、本属内街的中华路很有意思。它原本相当偏僻,许多骑楼也被改造为民宅,多半是上世纪90年代所兴建,但沿街商铺却相当热闹——
一间老洋楼有着漂亮拱窗,门前一棵大树,茂密树冠笼罩屋顶。房子虽旧,青砖斑驳,连拱窗上的雕花都模糊不清,可有了这棵大树的陪伴,便生机勃勃起来,连商店名字都叫做“生生商店”。另有一栋洋楼,阳台门窗上的雕花美得不像话,同样掩映于绿树之下。
最喜欢的是一间干货铺,铁闸门锈迹斑斑,店里一箱箱一袋袋都是干货,老板坐在柜台前的太师椅上,优哉游哉听粤曲。
抬头望向两边建筑的二楼和三楼,旧时洋楼的西式阳台,不同颜色的门窗,墙身上顽强生长的小树,晾晒的五颜六色的衣服,都让整条街道破旧间显生气。街道两侧的巷道幽深,偶有自行车穿行。
相比中华路,新华路光鲜得多。这里的骑楼外墙普遍经过粉刷,不过看墙漆的陈旧痕迹,估计也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了。这里是当年开平最旺的街区,早年的新昌百货就在这里,还有新华书店等。新昌骑楼最有趣之处,就是骑楼的老招牌和新招牌的对比。老招牌多是“某某行”、“某某药房”字样,这些商行、药房早已在岁月中消逝,新的招牌则是如今商铺所有,看起来粗陋得多,却代表着如今商铺经营者的努力。
当我前行至永富路时,这种感觉更为明显。这是一条典型的骑楼街,街口有着美丽的弧度,两列破旧但精美的骑楼向前方延伸。街口巷子处挂着一个“徐氏择日”的牌子,还有个大大的箭头指向小巷,这也是五邑地区老城里的特色,这个为人们婚丧嫁娶“择日”的老行当,一直有着生命力。
永富路作为旧时商业旺地,如今仍然热闹。尽管两侧骑楼非常陈旧,但在老招牌之下,新店家一个比一个忙碌,压根看不出萧条。大多数店铺都开门营业,好不容易见到一家关着门的,门口却写着“请致电某某号码,十五分钟必到”的字样,旁边贴着一大堆红纸条幅,写明自家营业范围,原来又是择日、写对联和写神位(南粤许多家庭有神台供奉祖先,因此有人专门以写神主牌为生)的行当。
永富路最著名的老字号,当属1888年创办的“金声”狮鼓店。它就在顺安昌商号不远处,静悄悄躲在街道一侧。门面简朴,内部也颇有些杂乱,只有大门上方繁体黑底红字“金声”招牌旁的几块牌匾显示了它的不一样——早在上世纪90年代,它就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也是如今江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之一。
“金声”所制作的“狮鼓”为舞狮所用,除此之外,它还制作舞龙、舞狮乃至锣钹等。别小看了这简朴门面,“金声”的产品过半都用于出口,不少海外华侨都惦记着这家老字号。
这种低调中的华彩,与破旧却热闹的永富路可谓无缝契合。
在新昌老街区兜了个大圈,最终还是来到潭江边。潭江古称允水、牢水、封水,自南北朝起称潭江。它发源于广东阳江市,自西向东流经恩平、开平、台山、新会,最终流入大海。虽然它被定义为“珠江水系三角洲诸河之一”,但实际上并未汇入珠江,而是直接流入大海。
潭江的这份“独立自由”,也是当年新昌乃至三埠兴旺的基础。早在19世纪末,新昌人就与澳门有频繁贸易往来,抗战时期更是绕过日寇管制,为避居澳门的内地难民提供了大量商品与物资,实现了经济领域的抗战。
荻海:风采堂风采依旧,潭江居然是旧空港
沿潭江而行,从新昌到荻海,沿途都是老式小区与江边林荫道。小小的三埠以桥多著称,旧时三埠人出行总是靠船,1957年开始在潭江之上建桥沟通三埠,1963年的潭江大桥更是三埠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大桥,此后又陆续建起桥梁近二十座。
站在新昌这一侧望向旧时荻海埠头,一组隐于树丛后的雄伟建筑最为抢眼。它便是荻海乃至三埠最知名的建筑——“名贤余忠襄公祠”,即风采堂。
这座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祠堂,以大与精美著称,可惜它位于风采中学校内,平时并不开放参观,我只能隔岸相望。
风采堂所供奉的是宋代名臣余靖。前些年TVB有一部名叫《造王者》的港剧,以宋代为背景,视帝黎耀祥饰演的主角便是余靖,不过故事纯属虚构。但从这剧本也可看出余靖在南粤名气之大,作为侨乡的开平,不少余氏族人都在香港打拼,也让余靖的故事得以流传。
南粤余氏都尊余靖为先祖,余靖后裔从福建武溪迁入广东曲江后,曾建风采楼以作纪念。因此,海内外的南粤余姓子孙均以“风采”、“武溪”作为宗祠或宗亲组织命名,缅甸仰光、古巴湾城、美国和加拿大各华埠都建有风采堂或武溪公所。
隔江望向荻海风采堂,只见灰墙和亭顶层层叠叠,错落间有着别致美感,中间最高的西式山墙上有“风采楼”三个大字。它不同于一般的祠堂建筑,而是兼具中西风格。资料显示,占地面积达5364平方米的它,由门楼、风采堂和风采楼三部分组成,共三进十五厅六院。前半部分是中式祠堂,后面的风采楼则是三层的欧洲古堡式建筑,山墙两侧的圆拱形亭子远望已十分精美。可惜的是,祠堂内部大量采用的石雕、砖雕、木雕、灰塑、陶塑和泥塑等,我都无缘得见。
荻海风采堂动工于1906年,耗资34万银元,均由余姓族人捐输。1915年3月29日,风采堂正式落成。
开平、台山等地的祠堂,多半祠教合一,兼做学校之用。风采堂也不例外,落成后就成为钟英小学所在地,1940年又创办风采中学,以祠堂西斋为中学校舍,东斋为小学校舍。有趣的是,直至上世纪80年代,开平地区余姓孩子仍可直接入读风采中学。
过了桥,风采中学旁便是荻海的骑楼街区。相比仍然热闹的新昌,荻海老街区安静得多,街上少有行人,许多临街铺面都关着门,感觉荒凉破败,却清静悠然。偶有一些杂货铺开着门,锅碗瓢盆水桶草帽等堆积在店门口,仿佛回到几十年前。
与新昌的骑楼一样,荻海的老街区也建于上世纪10年代。它由长安路与中和路等组成,比起新昌,这里的洋楼外观更为精美。走在街上,随处可见弧形阳台、雕花廊柱与细致山花。想来,也许是荻海这边民宅较多,才会更精美一些吧,毕竟当年兴建这类洋楼的都以大户人家居多。也正因此,与新昌骑楼上常有“某某行”字样不同,荻海的洋楼更多是“某宅”、“某居”之类的字样。也有使用“园”字的民居,比如芳园,外观虽是西式洋楼,大门却采用南粤传统的趟栊门。
即使是商号,似乎也比新昌那边更气派一些。旧时有不少银行、银号在此扎根,它们普遍使用罗马柱、哥特式山花等元素,即使岁月沧桑,仍不失美感。又如阡鹤堂,正门高大,貌似是一家旧时药店,骑楼柱子上还有“百年传承继祖业”等字样。
无论新昌还是荻海,旧商号招牌都品类繁多,可见旧时三埠的繁华。早在清初,三埠手工业就涵盖铁器、竹器、木器、纺织、榨油、采石、烧蚝灰、石灰、雕刻、制纸宝线香等行业。到了清末,开始出现机器工厂,石雕、砖雕和木雕等手工艺也十分兴旺。可惜到了今天,它们多半已经在时代大潮中湮没。
荻海老街区的江边内街,不乏大型洋楼。我所见的一栋,院门紧闭,二楼阳台以罗马柱拱顶装饰,三楼则换成波浪式山花,旧时肯定是大户人家所居,可惜时过境迁,即使建筑保存完好,也无从得知它的故事。
如今的荻海,除了商铺之外,居住者多半是老人,偶尔见他们走在街上,或是坐在家门口,俨然时代的注脚。
无论老商号还是人,都在岁月中渐渐逝去,让荻海老街区变得落寞。可那些旧时荣光,仍然可以在建筑和史料中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