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绵阳:确保环境污染处早处小处了

媒体滚动

关注

绵阳市作为四川省第二大经济体,大气污染防治压力巨大。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绵阳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一号工程”,坚持通过“五个紧紧依靠”,认真抓好抓实各项管控措施,推动绵阳大气环境连年实现历史最好。

2020年提前进入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2021年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年底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实现了“一天不能污染”的攻坚目标,成为全省7个区域中心城市中唯一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

一、紧紧依靠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重点内容。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每天看数据、实时调度,随时采取“四不两直”直赴污染现场。出台《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36条硬措施》,切实将职责任务、奖惩要求压实到各级各相关部门“一把手”;建立市、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指挥作战群,实时开展调度处置;建立双月述职制度,16名县级“一把手”先后在市政府常务会上述职。目前,关注天气、关心数据、思考防控已成为绵阳相关领导干部的一种工作常态。

二、紧紧依靠部门联动高压监管。始终坚持部门联动、治管结合,形成大气污染防治高压态势。发改、经信等部门推动淘汰落后工艺设备企业177户,节能20余万吨标准煤;投入1亿元,在全省率先完成7家水泥企业深度治理,削减氮氧化物5000余吨。生态环境部门切实履行综合监管职责,科学制定防控方案,完善应急管控清单,召开会商例会80次,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18次,有力确保污染天气预警及时、管控精准,影响可控。交通部门推动5条市县快速通道实行“路长制”。住建部门对建筑工地实行“红黄绿”牌管理。公安交警部门建立远端疏堵保畅通行方案,淘汰老旧车辆6万余辆。应急、市场监管等部门严格落实烟花爆竹禁燃禁放措施。积极参与成都平原地区大气联防联控,每月联合会商,与德阳、遂宁等地开展联合执法检查8次。全市大气污染防治“一盘棋”格局已经形成。

三、紧紧依靠基层组织全覆盖管理。在全省创新开展完善乡镇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工作,编制乡镇“三清单、一办法、一指南”,补齐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生态环境监管短板。进一步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员体系,落实网格员6339人,切实将禁燃禁放、扬尘管控等工作落实到最小单元。充分发挥好基层组织领头带动作用,加强群众宣传引导,有力确保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关键时刻全民参与,严防死守。2022年春节期间,全市各级参与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巡查达2.8万人次,除夕当天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第63位,同比上升58个位次。

四、紧紧依靠社会力量全方位监督。每月在《绵阳日报》发布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任务推进和目标完成情况,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相关行业部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倒逼工作落实。政府领导定期值守政风行风热线,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高度关注媒体动态,及时应对处置各种舆情。出台《生态环境污染有奖举报管理办法(试行)》,鼓励群众举报,累计收到大气污染问题有奖举报47件,发放奖励1.2万元,形成了全民关注大气环境质量、监督大气污染防治的浓厚氛围。

五、紧紧依靠科技支撑精准治污。连续三年开展颗粒物和臭氧源解析;依托国控站点、组分站、215个监测微站与走航监测,利用5分钟监测数据变化,分析污染趋势、查找污染源头。探索实行高排放禁止区非道路移动机械定位监控管理,在全省率先利用尾气遥感数据执法;建立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快速反应指挥平台,接入公安天网、建筑工地在线监控等相关部门监管平台8个,利用大数据预测、AI智能识别、专人值守等,对污染行为进行精准识别、定位、取证,组建276人快反处置队伍,实行短信和APP双重推送,10分钟内响应,累计处理突发疑似污染3000余次,确保了污染处早、处小、处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