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曾润洲:脱贫攻坚,井冈山上绘新画卷

媒体滚动

关注

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武部职工曾润洲

井冈山上绘新画卷

立夏时节,再次来到南岸村,绿苑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洪顺兴奋地向我展示他的种地“黑科技”——蔬菜田里安装了物联网,打开手机就可以查看土壤肥力,动动手指就能自动灌溉。

对于南岸村的新变化,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这份高兴,更多来自第一书记的责任。

我是江西省井冈山市人武部的一名职工,2017年被派驻到井冈山市拿山镇南岸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市里派来的干部,能在咱们村里待得住吗?可别来‘镀镀金’就走了。”初来乍到,村民对我这个“外派书记”并不买账。

那时的南岸村是个被“锁”在井冈山深处的贫困村。当时,我们面对的是脱贫攻坚的难中之难、艰中之艰。“作为一名退役老兵,只能上、不能退。”我在心中默默地告诉自己。

在走访调研贫困户时,我从村民口中得知,村头有一懒汉,不仅性格孤僻,还嗜酒,村民都不愿和他打交道。我走进他家想一探究竟,懒汉看到我先是一愣,接着搬来凳子让我坐。谁也没想到,我俩一直聊到中午,他热情地招呼我留下吃饭。家里没柴了,他竟然要掀掉自家的楼梯木板当柴烧。后来,懒汉跟我说,他没想到市里来的干部会到自己家来,还待了一上午。他向我表示,以后要努力上进,活出个样来,绝不拖村里的后腿。从那以后,懒汉变成大家称赞的勤劳汉子,还带领村民修了一条2公里的通往深山的水泥路。

期间,我把村里32户贫困家庭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饿了就在村民家中吃碰饭,困了就在村民家里打地铺,慢慢和村民熟络起来。从激发乡村活力,到发展乡村产业;从优化乡村生态,到加强乡村治理……南岸村摆脱贫困,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这是我经常和村民灌输的理念。以前村里办红白喜事,光打糍粑就得好几天。我倡议各家派一名代表参加,严禁铺张浪费。此后,大操大办少了,乡情乡谊浓了,大家都拍手叫好。我带领村民不断完善村里基础设施的同时,还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设立英模墙,办起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和文化活动室,乡村焕发出文明新气象。

2021年10月,我到了退休的年纪。在与年过八旬的刘华妹老大娘话别时,她紧紧握着我的手,眼泪汪汪地说:“曾书记,你可不要忘了我们呀!”

退休后,几家红色教育培训基地高薪聘请我去当讲师,都被我婉言谢绝了。我原本可以回家带带孙子,享受天伦之乐。但村民信任我,遇到问题也愿意同我商量,不久后我又回到了熟悉的田间地头。我发动村民利用闲置土地创办莲藕生产基地50亩,每亩产出500公斤,仅此一项帮助村民户均增收2000余元。去年,受疫情影响,我得知大仓村、南岸村1.3万多公斤的白莲子滞销,立即联系福建驻南昌商会会长黄炳华。黄会长鼎力相助,滞销白莲子很快销售一空。南岸村原支部书记尹运程感慨地说:“曾书记这人看起来憨厚,为村里办事却很灵光呀!”

沐浴着融融的暖阳,站在田间地垄间,眼前一幅产业兴、农民富、农村美的新画卷徐徐铺展。“星光不负追梦人,广阔乡村大有可为。”这是我的感悟,更是时代的注脚。

钟志光、本报记者 龙礼彬整理

投稿邮箱:zggfbxmt@163.com

责任编辑/单慧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