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横跨三季,重连人与自然
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是与自然相辅相成的艺术节。4月29日,延期一年举办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2022正式拉开帷幕。
澎湃新闻获悉,本届大地艺术祭中,有逝世的克里斯蒂安的《森の精》,有自第一届起就参与的俄罗斯艺术家卡巴科夫夫妇新作《牵手之塔》,也有乌克兰艺术家詹娜·卡德罗娃渴望日常与和平的“石头面包”;而日本本土艺术家们的作品则体现出了在地文化和对日常工具的利用;此外,展览中也将呈现中国艺术家邬建安、TANGO、蔡灿煌等人带来的作品。
据悉,此次展期为145 天,为历届展期最长的一届,横跨春、夏、秋三季,而大自然也将在这些艺术装置上撒下更多美妙的变化。
“越后妻有”并非当今地图上标注的正式名称,而是取自日本古地名“越后国、妻有庄”,囊括日本新潟县南部的十日町市和津南町在内的76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超过东京23都区,位于自然环抱的山间地区,是日本少有的大雪地带。
日本新潟县南部的自然风光
大约4500年前的绳文时期代,就已经有人在当地居住,至今仍保留着国宝火焰型土器。这里不仅拥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而且农业比较发达。祖辈们依靠睿智和努力,进行河流改道,开垦了山间梯田,孕育出独具特色的里山文化。然而,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过后,随着人口的逐渐外流,越后妻有地区开始面临老龄化、房屋空无人住、学校废止、耕地荒废等严峻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地方重建”为目标而开展的“大地艺术节”开始为越后妻有注入了新的活力。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始于2000年,每三年举办一届,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户外艺术节。艺术节以“自然拥抱人类”为理念,以“地方重建”为目标,以艺术为桥梁,以农田为舞台,连接人与自然,试图探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挖掘地方蕴含的价值,发挥地方潜在的魅力,重振在现代化过程中日益衰颓老化的农业地区。艺术作品分别坐落在760平方公里的宽广大地上。其中有些作品同时也是餐饮设施或住宿设施等,可以供人利用;也有些作品充分利用原有的空旷房屋或废止的校舍进行改造,赋予其新的生命。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2022现场
目[mé]《movements(运动)》
受新冠疫情而延期的这一届艺术祭是展期最长的一届,跨越春、夏、秋3个季节的展期,主办方希望让更多的人到访越后妻有,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据悉,此次艺术祭共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263组艺术家参与,包含13个国家和地区的95部新作。一共210件永久作品(包括预发布作品),新增114件新作品。为了减少聚集,此次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2022的展期长达145天,展期为历届最长。
卡巴科夫夫妇《10个相册迷宫》,2022
森山大道《彼岸轮回》
“在宛如白色方块的空间接触作品,固然可能拥有高度抽象化、纯粹化的作品体验,也可能带来批评的进步。但这完全没有问题吗?一些艺术家们试图走出美术馆,将艺术带进生活中的社会,从1950、60年代开始采取开了行动。”对于艺术祭,艺术总监北川富朗这样写道,“我认为聚集到越后妻有的作者们也试图想定义与通用空间不同的空间所具有的丰富性。从第1届以来就持续参加的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把旧饼干盒子和被丢弃的衣服带进美术馆,在抽象化的展览空间加入了多层性的‘时间’,他是一个勇于挑战革命的人。也因为父亲是犹太人,他对于第2次世界大战犹太人大屠杀有切身感受,这个问题意识固然也成为创作的背景,但这位作家利用越后妻有的农田和荒废的校舍,制作出只有在这块土地才有的、并且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作品。同样地,深度参与的林德罗‧厄利什也是如此。他使用镜子等的道具,经常被指出具有幻觉般的魅力,但我认为他直接对通用空间本身投下了问号。”
克里斯蒂安·波坦斯基《森の精》
由于延期一年,有些艺术家憾然离世。本届大地艺术祭策划了“2000-2022 追悼纪念系列”特别项目。导览手册的封面就采用了去年7月逝世的法国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坦斯基的作品《森の精》。据悉,这件作品将会在7月展出。该作品使用约20张日本男女的黑白照片,将其挂在树林中进行安装,观众可以在此体验互相凝视。克里斯蒂安试图通过消除照片中最初显示的人的“从属关系”来表达森林中的新灵魂。让观者注视着照片的眼睛,反映了其实践装置的哲学,将观者吸引到作品中。
卡巴科夫夫妇《牵手之塔》
俄罗斯艺术家卡巴科夫夫妇(Ilya & Emilia Kabakov)从第一届大地艺术祭就开始参与,当时他们创作了一直以来备受关注的装置《梯田(棚田)》。今年,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呈现了他们的9件作品。去年年底,卡巴科夫夫妇创作了新作品《牵手之塔》,其灵感来自欧洲中世纪的钟声,当时城市的丧与喜都通过不同的钟声表达。这座《牵手之塔》便用色彩区分,由于俄乌战争让世界陷入不幸,塔顶的灯光现在是忧郁的蓝色,卡巴科夫夫妇期待着灯光变为明亮黄色的那一天尽快到来。
深泽孝史《雪塔》
本届大地艺术祭将持续到晚秋初冬的11月,而雪是越后妻有地区代表性的自然特色,装置艺术家深泽孝史用当地必不可少的除雪工具“クマ武”制作了一座有地方特色的纪念碑——《雪塔》,展示在十日町地区的七和防灾中心内。这也是外来游客了解雪国特征的切入点。
加治圣哉,《废材水族馆:龙窪》
上图是一间沙丁鱼和大白鲨在其中游泳、蜘蛛蟹在地下门球场中行走的水族馆。自称“废材再生师”的加治圣哉把当地建筑商店和木材加工厂废弃的木料收集起来,再生成真人大小的动物,赋予了废弃材料新的生命。
上新田公民馆二楼被艺术家河口龙夫涂成了黄色的空间,当地农民再熟悉不过的旧农具(约有 30 件)犁、锄头、镰刀等如艺术装置般悬吊在空间中,微微晃动。观众可以走近触摸展品,原本作为农民附属品的工具,如今让人类跟随其移动步伐。
河口龙夫《农具时间》
布施知子的折纸作品《うぶすなの白》
在北川富朗的推荐中,除了《农具时间》外,他还提及了纸艺家布施知子在一栋艺术再生茅屋“うぶすなの家”二楼茶室的折纸作品《うぶすなの白》。布施知子将白纸折成螺旋、塔等雕塑形态,颇为神圣,以此表示对居住在这一空间里的灵魂的敬意。
越后妻有里山现代美术馆MonET
乌克兰艺术家詹娜·卡德罗娃作品《Palianytsia》
乌克兰艺术家詹娜·卡德罗娃作品《Palianytsia》(局部)
越后妻有里山现代美术馆MonET于去年完成了翻修,在此次艺术祭中成为了重要展馆。展馆中,包括了乌克兰艺术家詹娜·卡德罗娃(Zhanna Kadyrova)的作品。詹娜·卡德罗娃在 3月从基辅撤离到乌克兰西部的山村中,开始收集河里的石头,制作成石头“面包”,这组艺术品名为《Palianytsia》,在乌克兰语中指“一块圆面包”。塑造食物表达了詹娜·卡德罗娃对日常与和平的渴望,战争爆发时,她觉得艺术像梦一样脆弱,而现在她相信艺术能让人们听到她的心声。据悉,这组作品出售所得也将捐赠给乌克兰公民。
邬建安《心 · 面孔》
此次大地艺术祭也有中国艺术家的参展作品。7月,艺术家邬建安的作品《心 · 面孔》将在艺术祭中展出。邬建安的大型互动影像装置艺术作品 《心·面孔》,以人机互动形式通过Tensorflow机器学习和动态捕捉系统,实时地将观众的面容及表情变化,转化成大屏幕上成百上千个古代神话人物形象组成的面孔,面孔将随着观众的表情变化而变幻,形成色彩绚丽的动态笑脸。
TANGO,《101 Frames: 越后奇想集》
蔡灿煌《天堂》
此外,插画艺术家TANGO的新作《101 Frames/ 越后奇想集》。2018年7月开始,TANGO持续在官网创作与越后妻有的民风、民俗以及大地艺术节作品结合的漫画作品。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他的采风计划也被阻隔,于是收集大量的文字,照片资料从中汲取灵感。这一次,TANGO把自己这3年间创作的“101Frames”漫画作品,挑选了30张集成小册子,在艺术祭展会期间,观众可以随手翻阅,并可以带回家慢慢体会;而艺术家蔡灿煌的《天堂》是基于2020年《空港假日》隔离酒店艺术项目的延展,当时艺术家从法国出差回程航班中出现7个新冠阳性病例,作为密接者在广州机场附近的隔离酒店进行14天医学观察。当时展览所创造教堂空间的“庇护所”,已在记忆中转化为一种类似“天堂”的假象。
《光之隧道》
经过改造的《光之隧道》
清津峡的《光之隧道》是2018年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的作品,隧道全长750米,穿行于清津峡六方石构成的峡谷岩壁中,尽头的“镜池”将“水面”、“镜面”自然融合,映射出隧道外四季的梦幻风景。建成后让观光人次达到前一年3倍多的人气打卡点《光之隧道》也在这届大地艺术祭之前做了升级。MAD在观景台墙壁上加装了多面像水滴形状的镜子,就像是在沉闷坚实的穹顶凿开一个个通往未知空间的洞,人们在现实与超现实两极之间,寻找自己的定位。第二观景台中央的“泡泡”实际是一处卫生间,单面透视镜使得只有室内可看穿室外。“泡泡”内的使用者,就像是实现了无数人儿时当“隐形人”的愿望。2021年,MAD建筑事务所在隧道的第2观景台处的墙面和地面进行了作品升级。创造出与清津峡成为一体的动态空间。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中的作品《梯田(棚田)》,2000
在踏上艺术之旅的同时,观众还可以饱览山间的梯田、自然山林等美丽景观,或者体验各类活动、参加手工教室等,内容丰富,可以全身心地感受四季迥异的当地风土文化。大地艺术节使越后妻有的整个山林变成童叟皆宜的场所和乐园,唤起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加深人与大地之间的默契。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将展至11月13日。
(本文综合自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官网、一夜美学公号、瀚和文化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