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被告的电话

媒体滚动

关注

□ 王金平

清脆的电话铃声响起来。

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拿起电话听筒,一声“您好”还没落地,就听对方像机关枪一样“嗒嗒嗒”地开火了:“我是一个案件的被告,我有事要说……”

我尝试着先安抚对方的情绪:“您甭着急,慢慢说,我给您记下来。”我准备好纸和笔。

对方急促的声音再次在我耳边响起:“我叫‘丑蛋’,是尚庄村的,是个盲人。今天打电话,是因为西家平法庭的牛英。”

我有些担心。前段时间,西家平法庭王庭长因工作劳累过度,患脑出血住院治疗。因为法庭只有他一名法官,搁置的一些案子需要办理,所以经院党组研究决定,把审监庭的牛英调了过去。但牛英参加工作还不到三年,又是一个女孩,法庭事无巨细,比较繁杂,她去那里独当一面,难道是出了什么纰漏?

对方继续说:“牛法官总是开庭,我联系不上她。是这样,我想感谢她,又写不了感谢信,可她做的好人好事,一定要让你们当领导的知道才对。”

“丑蛋”的这一番表述,让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从他逐渐平复的叙述中,我得知他是一名视力一级残疾的残障青年,生活过得相对困难。今年3月份,他被同村的黄老三告到法庭,要求其退还租赁的两间房屋。之前,“丑蛋”从未踏进过法庭的门槛。接到起诉书那天,他打算“破罐破摔”。

牛英知道“丑蛋”行走不便,每隔两三天就去一趟他家里,跟他促膝谈心,讲法理,明道理。“丑蛋”内心自卑,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盲人,会被人瞧不起,没想到牛法官会这么耐心。

“丑蛋”的想法渐渐变了。就在前几天,他主动与黄老三达成了调解协议,虽然协议内容与他之前想的不太一样,但他接受了。因为是法官牛英中间说和的,他信法官说的话在理。

放下电话,我心里感慨万千。是啊!调解内容令当事人满意,来电致谢,这很正常。但调解结果不是那么合当事人心意,当事人仍心存感激,说明我们的法官真的感动了、说服了他。

听多了抱怨声,这朴实的表扬电话,让我觉得难能可贵。

仔细想想,很多时候,其实当事人并没有那么“难打发”,法官的耐心开导,甚至几句和声细语,抑或是一个搀扶、一杯热水,就能让他们感到浓浓的情谊。

群众路线该怎么走?怎样让百姓信服?我想,不用我多说,大家心里已有答案。

(作者单位:邢台市信都区人民法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