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处究竟在哪?生日到底哪一天?缘何加入美国籍?对杨振宁若干史实的辩证
对杨振宁若干史实的辩证
人民政协报
2001年,本文作者(前右)在三河镇杨振宁旧居和杨振宁(前左)对话
杨振宁父亲杨武之题词
戴健
3月3日晚,“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第一个介绍的就是杨振宁。我们得以再睹这位20世纪乃至21世纪屈指可数的物理学大师的风采。
作为40多年致力于研究杨振宁的地方史学工作者,本文作者发现这次颁奖晚会中杨振宁部分史实上有几处硬伤,以及社会上的一些舛错,在此列出并加以辩证。
父亲题词于何年?
“感动中国”的解说词中有“早在1945年出国前,父亲杨武之就曾叮嘱他:‘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
按杨振宁西南联大研究生毕业1944年考取清华留美生(原清华、北大、南开各自考选),1945年8月28日出国时单身,父亲何来题词每饭“亲爱永”?战乱频仍中何谈“国恩宏”?
在等待出国之空暇,杨振宁于1944至1945学年在西南联大附中兼点课贴补家用,聊尽长子之责,时他教的高二(五)班上有一个女学生叫杜致礼,当时并不熟识。戏剧性的是,杨振宁和杜致礼1950年初在纽约附近普林斯顿唯一的中餐馆里偶遇,8月26日结婚。胡适引荀子《天论》为他们夫妇题词:“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1951年7月上旬,时在复旦大学任教的杨武之收到杨振宁拍来的儿子已在美国平安出世、请求父亲命名的电报,杨武之复电给长孙取名“光诺”。1956年夏,杨振宁和李政道完成论文《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问题》,并为吴健雄于1957年1月实验证明,轰动世界,舆论盛传将有可能获得当年度的诺贝尔奖。杨振宁联系父亲,希望能在欧洲相见。
杨武之遂向有关方面申请,甚至直接致函周总理,终于获批出国。在日内瓦,祖孙三代其乐融融。杨武之哪里想到,他寄希望于将来能光耀于诺贝尔奖的遗孙之愿,仅过6年便可能由儿子“提前”实现了呢?这位经历新旧社会饱经忧患的著名数学家于是从“国恩家庆”角度,给儿子儿媳题词:“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上款:“致礼振宁留念”,下款:“1957八月九日父字”。
生日到底哪一天?
“感动中国”的解说词中有“2021年9月,杨振宁先生百岁华诞”语。其实,杨振宁生于1922年10月1日。
这个问题先错在媒体的报道上。2021年9月23日,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众多报纸都刊发了此前一天有关方面在清华大学联合主办《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的消息,新华社电讯稿中也说:“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
杨振宁在会上致辞含糊地谓“非常感谢……庆祝我农历100岁的生日”。那么,公历和农历有什么不同呢?
合肥是杨振宁的故乡。他最早记得的是生于1922年“农历八月十一”,属犬。那个时代只知道农历生日也正常,但1944年在美国驻昆明领事馆申领留学护照时,杨振宁被要求填公历生日,不清楚的他已来不及回学校图书馆翻查换算,于是急中生智毛估带猜加了一个月又十一天,填成9月22日,这个“将错就错”错了几十年,直到后来查了万年历才知道是10月1日,和共和国成立同日。这个问题他和我交谈时曾提到。
换句话说,9月22日这个“护照生日”是“老黄历”啦,杨振宁自己早已做了澄清,见诸其新版本诸文集中。
缘何加入美国籍?
30年前,我应邀为《世界华人精英传略》美国卷撰写《杨振宁传》,于是不揣浅陋,努力笔耕。拿到样书后发现另一人物传记提到1957年获诺贝尔奖时“杨振宁已入美国籍”,显然有错。1957年12月10日,杨振宁是持中国护照到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出席颁奖仪式的,应予纠正。于是我补写了《杨振宁缘何入美籍》,谓其入美籍是1964年的事,因为他所钟爱的科研事业,每每因他不是美籍而多受掣肘(例如不能进国家实验室),不得已作出了入美籍的决定。文章首发于《澳门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转载,其他报刊多次转载。
杨振宁身居海外,心恋中华,胸腔中跳动着“中国心”(张劲夫语)。2002年杨振宁八十寿辰之际,我在《学术界》发表万字论文《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中国人增加了自信心——杨振宁的学问人生》。后又以《在母亲身边的日子》为题,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演播室和主持人对谈杨振宁。我曾做过统计,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杨振宁脱口而出的中华诗文典故竟有200条之多,恰到好处,语义精深,相关文章发在《中国政协》杂志上。
杨振宁2003年回国定居并在清华大学任教,在培养和延揽人才、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2017年8月26日,杨振宁恢复中国国籍。
出生处究竟在哪?
杨振宁在合肥的旧居有三处。
第一处是四古巷宅。这是杨振宁祖父辈邦盛、邦瑞公20世纪初购置的旧房。杨家谱系“家邦克振、存厚公忠、笃学勤业、奉世荣同”,春节大门联例用“诗书继世,忠厚传家”。巷东的这栋宅子坐南朝北,面对后大街(1950年代后门牌安庆路315号),共七进,每进三间。前三进出租,后四进自住。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出生于第五进的东正屋。
第二处是北油坊巷宅。卢沟桥事变后,杨振宁一家从北平卷入“跑反”的队伍中。他们一次次倒车,日夜兼程,返回合肥,住北油坊巷私宅(四古巷宅已变卖,此宅系杨武之做了几年教授后攒钱委托其弟杨克歧代为购买的,位于今淮河路李鸿章故居“李府”东北角约50米处)。9月初,杨武之把杨振宁安排在庐州中学高二班借读,自己则匆匆赶往长沙,清华拟在那里筹备开学,后再迁昆明。
第三处是三河镇宅。随着淞沪陷落、南京吃紧,敌机频繁空袭合肥。到11月上旬,位于县城闹市区的庐州中学已不能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于是迁往45千米外的合肥南郊三河镇张家祠堂暂时上课,杨振宁在那里又读了七八个星期的书。三河是皖中首镇,距巢湖不远。杨振宁母亲的娘家和诸多表亲都在这里,但杨振宁一家是临时租的房子,临街是“孙大生”商号。
20多年前,有安徽媒体在头版头条报道我找到三河杨振宁旧居的消息,位于“南街417号”。2001年金秋杨振宁重回合肥前夕,我指导肥西县三河镇将其旧居紧急修缮布置,他到访后我又在现场接待,并解答他当年为何未走“一人巷”之因,帮他找到深夜失火的斑痕。第二天《人民日报》报道了这一消息。随后《人物》杂志刊发拙稿《杨振宁回故乡》,《作家文摘》等转载。
上述三宅,杨振宁从美国回合肥探亲时都先后见过。但由于前两处后来都被拆于“旧城改造”,而AAAAA景区的三河镇其旧居已被辟为展馆对外开放,游客众多。久而久之,“杨振宁生于肥西县三河镇”竟以讹传讹蔓延开来,从网上到书中。还有的书把杨振宁写成“出生于安庆”,就更离谱了。
(作者系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合肥市政协原副秘书长)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