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沈从文和《边城》的三次电影改编

北京晚报

关注

▌杨庆华

今年是沈从文(1902—1988)诞辰120周年。新中国成立后,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先后三次被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两次被搬上银幕。

香港翠翠太“时髦”了

1953年,作为香港商业电影主流的香港永华影业公司拍摄了根据《边城》改编的电影《翠翠》。《翠翠》由著名演员兼导演严俊执导,林黛、严俊和鲍方主演。饰演翠翠的林黛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电影明星,这部电影是林黛的处女作和代表作。饰演外祖父(即老船夫)的严俊和饰演二老傩送的鲍方都是演而优则导,之后严俊执导了近五十部电影,鲍方在朱石麟的影响下加入凤凰影业公司,拍摄了《屈原》等影片。

1979年12月,上海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上影厂”)导演徐昌霖和黄祖模合作改编出电影文学剧本《翠翠》初稿,1980年初,徐昌霖通过徐盈转致沈从文信,希望拍摄《边城》,“因此而触发了沈从文对电影的考虑”。

1980年8月,沈从文谈到香港电影《翠翠》时说:“若依旧照五三年香港方面摄制的办法,尽管女主角是当时第一等名角,处理方法不对头,所以我从照片看来,只觉得十分好笑。从扮相看,年大了些。主要错误是看不懂作品,把人物角色全安排错了。”

对林黛饰演的翠翠和严俊饰演的老船夫,沈从文均不以为然:“老船夫留个长胡子,像个绅士;女主角很漂亮,但我觉得太‘时髦’了些。翠翠应该是个天真、纯洁的少女,有我们湘西一带味道的女孩子,在水边生,在水边长。”

沈从文、凌子风(左)与编剧之一姚云在一起研讨剧本。

上影厂改编未能如愿

1980年4月,上影厂改编的剧本《翠翠》完成第二稿,9月,沈从文在致徐盈信中,谈到《边城》的改编:

朋友汪曾祺曾说过,求《边城》电影上得到成功,纯粹用现实主义方法恐不易成功,或许应照伊文思拍《雾》的手法,镜头必须采用一种新格调,不必侧重在故事的现实性。应当当做抒情诗的安排,把一条沅水几十个大大小小码头的情景作背景。在不同气候下热闹和寂寞交替加以反映。一切作为女主角半现实半空想的印象式的重现。因为本人年龄是在半成熟的心境情绪中,对当前和未来的憧憬中进展的。而且作品的时间性极重要,是在辛亥后袁世凯称帝前,大小军阀还未形成,地方比较安定的总环境下进行的。所以不会有什么(绝不宜加入什么)军民矛盾打闹噱头发生。即涉及所谓土娼和商人关系,也是比较古典的。商人也即平民,长年在驿路上奔走,只是手边多几个活用钱。此外,和船夫通相差不多,决不会是什么吃得胖胖的都市大老板形象。掌码头的船总,在当地得人信仰敬重,身份职务一切属于调解地位,绝不是什么把头或特权阶级,这一点也值得注意。

至于主题歌,我怕写不出,也不好写,甚至于不必写。依我主观设想,全部故事进展中,人类生活在极其静止寂寞中,但表现情感的动……

上影厂将《边城》改编成电影的想法,沈从文最初并不反对。上影厂作为中国电影最大的生产基地,人才济济,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享誉国内外。改编出电影文学剧本《翠翠》的两位编剧徐昌霖和黄祖模,都是有名气的老导演。徐昌霖编导过《方珍珠》《球迷》等许多影片,黄祖模执导的《庐山恋》当时正风靡大江南北。沈从文渴望将自己的代表作搬上银幕,但一年多的时间内,他和两位编剧多次沟通,但是双方意见很难达成一致。1980年12月,徐昌霖和黄祖模完成剧本第三稿,1981年第三期《芙蓉》杂志发表了上影厂改编的这版剧本《翠翠》。

笔者看过上影厂的《翠翠》改编本,感觉这版改编本和沈从文的原著完全是两个东西。其最大的问题,是加入了一条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的红线。如剧本中有这样的对白:

翠翠讲完往事,泪珠禁不住夺眶而出:“人家说我……命不好,还说我妈……”

老二听毕一锄将竹鞭锄断:“这……这……这不是命!这些年我在外边听到不少事情,命是没有的。”

翠翠激动地:“那为什么我和我妈都这么苦?”

老二愤慨地:“怪世道太不公平,总有一天叫它翻个个儿。”

翠翠:“去告诉我爷爷,这几个月他的心碎了,我看得出。刚才举人老爷又派媒人来要我和爷爷分开,说不定还要来难为爷爷的。”

这版改编贯穿着一条反抗的红线,这就背离了小说的精神实质和风格特色。沈从文阅后很不满意,复信说:“竟难于设想这是我的《边城》,加了那么多原作根本没有也绝不会有的故事和背景,而且对于原作许多基本认识也不足。我实不能同意。”1981年10月,沈从文致徐盈信中说:“若电影剧本必须加些原作根本没有的矛盾才能通过,我私意认为不如放弃好……一加上原书并没有的什么‘阶级矛盾’和‘斗争’,肯定是不会得到成功的……我的作品是照例目前人习惯说的极端缺少思想性的……在生前看不到的重现于电影上,也认为十分平常自然,并不是什么值得惋惜的事。”

由于徐昌霖和黄祖模的剧本与沈从文对未来影片的设想相差太远,上影厂的这次改编未能如愿以偿。

北影厂重拾终获认可

1982年,北京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北影厂”)导演凌子风亲自改编并导演了老舍的《骆驼祥子》。拍摄完成《骆驼祥子》后,凌子风又雄心勃勃地准备将《边城》再次搬上银幕。北影厂在“文革”前就被称为“文学名著改编厂”,《祝福》《林家铺子》《青春之歌》《红旗谱》《暴风骤雨》《早春二月》《烈火中永生》这些名著改编的精品代表着北影厂的最高成就。

作为北影厂“四大帅”之一的凌子风,以名著改编见长,1962年拍摄的《红旗谱》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凌子风拍摄《边城》的设想,取得了沈从文的同意。

1983年,凌子风请沈从文审阅姚云和李隽培创作的《边城》电影文学剧本二稿本。沈从文在二稿本上留下一万多字的改评意见,如:

大青石上。翠翠和黄狗正望着那汤汤的流水东去,东去……他们极目遥望,期待着……二老的歌声好比流水汩汩地流呀,唱呀!(沈注:似乎可以不提二老歌声,只用白河或沅水船人下水的摇橹歌和上水船纤夫上滩的歌声继续交替。上水船特别动人,应当是白河上游一带,至今还保存船上水手在船板上爬行,用短蒿抵住肩部,由船头向中舱一步一步爬去,带着特别辛苦感情打“滴蒿”的唉声,动人之至。这种“滴蒿”声无腔无节,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挣扎呼喊,和下水船催橹歌悠扬顿挫,有板有眼,充满快乐兴奋完全不同。使它交换并使之远近不同的交换所能产生的效果,六十年来还在我耳边保存得清清楚楚。)

魂牵梦萦的人儿哪!也许永远回不来了!

也许明天就回来。

姚云和李隽培根据沈从文的改评意见,写出了三稿本和四稿本。编剧之一姚云回忆说:“记得改编完成后,沈老夸我,‘您改得太好了,出乎我意料。看来你研究了我的作品……’”

1983年8月,北影厂改编的《边城》投入拍摄,10月,影片拍摄完成。《边城》是导演凌子风在新时期改编的四部现代文学名著(《骆驼祥子》《边城》《春桃》《死水微澜》)中,唯一一部以原著为主,改编成分不明显的作品。1985年,影片《边城》获得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第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荣誉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