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京东百亿收购德邦 快递江湖进一步“内卷”?

市场资讯

关注

继极兔收购百世,快递江湖半年内再度“巨震”。物流业中最早登录A股的老大哥德邦,将被京东以百亿收购,并由此退市,象征着快运时代的落幕。对于近年转型不利的德邦,卖身或许并非坏事,而对于正加速扩张的京东,也能补上重要短板。

京东拿下德邦,补上了大件快运的重要拼图。

3月11日晚间,德邦终于官宣被京东收购。而收购德邦后,京东一次性收获了 140 个仓库、3 万个营业网点,综合配送实力将极大增强。同样是自营物流,相较行业老大顺丰,京东是以储代运,短板是车线和分拨场地。

若客户在电商平台下单,京东从仓储发货,会比顺丰快;但如果是点对点运输,涉及到干线中转,就无法与顺丰等配送。

由此,顺丰为首,通达系与京东为辅的“快递三国”格局也在重构。去年分拆上市,最新市值超千亿的京东物流,正成为无法忽视的上升力量。

史无前例的“百亿收购”

自1月传出京东拿下德邦快递,“实锤”来的很快。

2月28日,德邦股份于上交所发布公告,表示因正筹划与股权结构变动相关的重大事项,宣布停牌。整整十个工作日后,3月11日晚间,德邦终于官宣被京东收购。

此前传言被一一验证。比如,德邦股份实控人将发生变更,董事长兼总经理崔维星退出,京东将委派高层接手。另有未经证实的消息,已离职的京东物流前任CEO王振辉可能重回京东,接手收购德邦后的整合工作。

公告显示,京东物流将收购德邦股份控股股东德邦控股 99.987% 的股份,从而控制上市公司德邦股份 66.4965% 流通股。不过在股权结构上,控股股东仍为德邦控股, 京东控制的京东卓风,将成为德邦股份的间接控股股东。

收购方提出的邀约收购价为13.15元/股,较停牌前股价12.66元/股略高,以德邦股份当下股本10.27亿计算,总价或约为134亿元。接近去年12月极兔收购百世花费68亿元的两倍,将成为刷新快递行业历史的最大笔并购。

公告提及,为提高京东集团对下属物流业务板块的整合效率,本次要约收购以终止德邦股份的上市地位为目的。也就是说,若京东收购事一切顺利,德邦股份将在完成交易后退市。

关于德邦物流,其成立于1996年,曾经是快递行业的“零担之王”,在中高端快运市场一骑绝尘,高峰时期一年超过200亿元,超出30亿的行业第二数倍。2018年登陆A股,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快递企业。

不过,近年来,德邦业绩下滑严重,主要由于业务重心从大件快运转向快递,转型结果不及预期。不过,即使增速放缓,德邦营收水平仍在快运企业中稳居前五,快运业务处于第二。

此前,快递业“三大势力”的另两家——顺丰和韵达(通达系)都曾传出与德邦接洽。最终,仍掌握上市公司近七成的绝对话语权的德邦,还是选择了京东。

其中更“接近”的是韵达,在2020年以6.14亿元入股,成了德邦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6.5%,并派驻一名非独董,行使表决权、提案权等相关权利。甚至二度修改定增预案,将锁定期从18个月延长至36个月,以示诚意。

据公告,德邦股份终止上市后,收购人将在两个月期内,按本次要约价格收购余股股东拟出售的余股。这也意味着,韵达将能从京东手中拿到约8.8亿元,较两年前还将产生2亿余的收益。虽然没能成功入主德邦,倒也没有“亏本”。

不过,德邦提示称,本次交易尚待反垄断局批准,最终能否完成交割及交割完成时间尚存在不确定性,投资者需注意风险。

“京邦达”强力联盟

拿下了同样是自营为主的德邦,京东物流的硬实力将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6 月底,德邦物流在全国拥有超 3 万个自营网点,乡镇覆盖率94.8%;140 个仓库,超 2000条干线路线;还有自有车辆1.2万辆,自有运力占比达到55.7%。

京东这边,经历去年一轮加速扩展,截至2021年底,公司已运营超过1300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已超过2400万平方米,已相当于苏宁、菜鸟和百世之和,未来将能进一步扩大优势。

而百亿收购德邦,也不是京东物流最近唯一的大动作。

今年2月25日,京东集团公布将以现金5.4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亿元)认购达达普通股,增持完成后,京东集团持有达达的股份比例从46.46%上升至约52%。

早在2016年4月,京东就入股达达,并签订了业务合作协议,使用其实时配送平台,补充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后者于202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在2021年1月的最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中,京东物流迎来了新CEO余睿,其同时兼任达达集团的董事,进一步加强了控制力。

2020年8月,京东物流还以对价30亿元收购了国内专门从事“限时速运服务”的跨越速运,并由此获取了620条航空货运航线。

有趣的是,早在2012年8月,北京京邦达贸易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法人为陈岩磊,现任京东京喜事业群业务负责人,兼任京东物流-京喜达快递事业部负责人,为京东体系内从基层培养成长起来的管理人才。

网友戏称:完成德邦收购后,京邦达(京东、德邦和达达)正式形成。这是一场“十年预谋”还是巧合?

“京邦达确实是个互补的完美组合。”有业内人士评论,“京东物流侧重自营服务,达达负责即时派送,德邦负责大件物流。”

据称,此前京东大件物流很多走外包,由社会车辆承运,有的还需要用户支付上楼费。若并购落定,未来利用德邦网络,京东的物流服务能力能够补上短板,巩固护城河。

另一方面,京东物流也是偏自营模式,较加盟制为主的通达系,整合德邦资源的过程或能更少阻力,更为“丝滑”。

快递老二,剑指第一

对物流的加码,除了并购,还体现在独立融资,加速扩张。

去年2月,京东物流成功拆分,赴港上市,成为最后一家独立上市的快递行业头部玩家。截止3月11日最新市值为1175亿港元。

目前,物流已成京东集团营收的主力。2021年,京东物流总收入达1047亿元,同比增长42.7%,其中来自外部客户收入达591亿元,占总收入比例达56.5%,同比增长72.7%。提前完成了2017年拆分时定下的“五年收入规模过千亿、外部客户收入占比过半”目标,逐渐摆脱了对电商平台的依赖。

不过,需要不断重资产投入的物流行业,在资金上还需要依靠集团支持。

为此,京东自2020年起“囤粮”,每期现金余额从300余亿港元升至近800亿港元水平,抗风险能力颇为亮眼,去年中报甚至超过千亿,在同类公司中无出其右。即便以现金全款付清百亿并购,仍有充足“子弹”。

2021年全年,京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人民币423亿元(66亿美元),2020年全年为人民币425亿元。“京东的远期自由现金流约为26倍。而这不是销售额也不是EBITDA,而是实际的自由现金流。很少有电商的现金流能像京东这样强劲。”分析人士表示。

京东从不吝惜对物流板块的投资,并且扩张节奏正在加快。过去一年,京东物流新增仓库数量达450个,相当于2007年至2017年10年间的建仓数量,也等于每天都要新增一座仓库。

2018 年到 2020 年,京东物流资产租赁费用、车辆、物流设备和房产投资总和高达 391 亿元。对比上市公司同行,2021 年前三季度,顺丰资本开支 139.44 亿元、韵达 54.92 亿元、圆通 42.42 亿元。被收购的德邦2021年前三季度投入 24.6 亿元,从 2017 年算起开支总额也仅为 80 亿元,与京东动不动就一年砸百余亿的水平相距甚远。

行业地位方面,若德邦营收并表,京东物流将继续保持国内物流规模老二,仅次于顺丰。京东物流去年收入超过 1000 亿,机构一致预期德邦收入约为 308 亿元,故共为1300亿元左右。而顺丰在并表嘉里物流后,年收入超过 2000 亿元,仍具有一定优势。

如今,快递业已然成京东、顺丰、与通达系三分天下之势。

阿里历经十年布局,先后入股了三通一达,百世与苏宁等,整合了主要的加盟制物流企业。就连迟迟不肯站队的韵达,也在2020年接受了阿里的投资,交出了2%的股份。加盟制更轻,便于快速扩张,不过可控性较弱。

而以顺丰代表的“直营模式”有利于提升服务质量,塑造品牌,却需要长期大量的资产投入,以及较高的管理成本。有业内人士认为,同样自营为主,京东通过电商零售端,还能从上到下对全产业链进行干预。在拓展外部客户后,或将成为正面抢夺顺丰蛋糕的‘劲敌’。”

由于快递物流行业已从增量竞争逐渐进入到存量竞争的阶段,进入较为残酷的价格竞争阶段。近几年上市快递公司的利润均收到压力,而涨价又会带来争议,丢失市场份额,这一环境显然更不利于加盟制模式的企业。

在同行利润不断下滑时,京东物流却靠着自营的稳步扩张,毛利率逆势提升,从2021年上半年的3.7%提升至下半年的7.1%,2021年全年达到5.5%。不过距离顺丰2020年的整体毛利率16.35%仍有一定距离。

在业绩电话会上,京东物流表示,未来将继续保持对收并购机会的关注,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其一是能够对现有运力提升有帮助的标的;另一方面,会更加关注在前沿科技方面有突出技术表现的标的。也会结合财务状况水平,考虑并购机会。

关于快递格局的发展走向,上述人士进一步指出,美国和日本市场前四大快递公司市占率超过 90%,而中国的三大势力才超过60%,集中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还可能看到更多整合的动作,胜负仍未定。

责任编辑 | 曹婧晨

【小龙虾价格跌跌不休 多家品牌回应小龙虾价格下跌】正值小龙虾上市期,近期小龙虾价格却“跌跌不休”。杭州水产市场的某位工作人员表示,3月上市初期,小龙虾日销量约1万斤,到4月下旬,日销超10万斤。货量最大的中规格小龙虾已从40元/斤降到现在的17元/斤,跌幅超过50%。 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国联水产,相关人士回应称,公司去年水产食品业务营收大幅下滑,主要是因为公司供港业务的会计调整,将收入确认方法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公司的小龙虾业务也有一些下滑,暂未披露具体数据,目前正常生产经营。安井食品接线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去年营收与净利润增速下滑,或受行业整体环境影响。小龙虾业务也存在一定影响,因为小龙虾曾是一个网红产品,近两年热度有所下降,其销量仍保持一定规模,只是价格略有下滑。 (21财经)

【欧航局发射观测森林碳储量的“生物量”卫星】欧洲航天局29日宣布,其“生物量”卫星搭乘织女星-C运载火箭当天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后1小时内同火箭分离,随后进入预定轨道。据欧航局官网介绍,接下来控制团队将逐项确认系统状态,以部署由7.5米支撑臂支撑的12米宽网状反射器,为后续观测做好准备。

【阿斯利康公布中国调查最新进展】4月30日,阿斯利康向记者透露了该公司在中国接受调查的最新进展。“关于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一事,阿斯利康收到了来自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出具的有关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告知书》。公司得悉,就该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公司无违法所得。”阿斯利康还称,将继续全力配合中国相关部门。(第一财经)

【小龙虾价格跌跌不休 多家品牌回应小龙虾价格下跌】正值小龙虾上市期,近期小龙虾价格却“跌跌不休”。杭州水产市场的某位工作人员表示,3月上市初期,小龙虾日销量约1万斤,到4月下旬,日销超10万斤。货量最大的中规格小龙虾已从40元/斤降到现在的17元/斤,跌幅超过50%。 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国联水产,相关人士回应称,公司去年水产食品业务营收大幅下滑,主要是因为公司供港业务的会计调整,将收入确认方法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公司的小龙虾业务也有一些下滑,暂未披露具体数据,目前正常生产经营。安井食品接线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去年营收与净利润增速下滑,或受行业整体环境影响。小龙虾业务也存在一定影响,因为小龙虾曾是一个网红产品,近两年热度有所下降,其销量仍保持一定规模,只是价格略有下滑。 (21财经)

【欧航局发射观测森林碳储量的“生物量”卫星】欧洲航天局29日宣布,其“生物量”卫星搭乘织女星-C运载火箭当天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后1小时内同火箭分离,随后进入预定轨道。据欧航局官网介绍,接下来控制团队将逐项确认系统状态,以部署由7.5米支撑臂支撑的12米宽网状反射器,为后续观测做好准备。

热门评论

北京李政律师 1
京东又有大的并购动作!
北京
回复TA

undefined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
查看1条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