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木心逸事考

媒体滚动

关注

木心美术馆全景

晚年回乌镇定居的木心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的省立杭高校门

中年时的木心

木心六十岁生日时书赠陈丹青的四言古体诗

■夏春锦 图片由作者与木心美术馆提供

作为诗人、文学家、画家的木心,其文艺成就逐渐为世人所认知,但由于其一生经历颇为坎坷曲折,再加上终身奉行福楼拜“呈现艺术,退隐艺术家”的信条,很少向外界述及自己的身世和经历。这就造成木心至今仍是谜一样的人物,世人对其生平了解或者不确实,或者不确定,甚至普遍存在以讹传讹的现象。这些在造成不必要麻烦的同时,也阻碍了正常的学术研究。本文将立足现有资料,就木心生平中的某些方面做些厘正,希望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其人其事的了解。

木心的生日

木心的生日一直被认为是2月14日,即西方情人节这一天,这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起初,笔者对此毫无疑义,所以在拙著《木心考索》中便据此著录。直到书出版后,木心的外甥王韦严正地向笔者指出——这个日期应该是农历,而非公历。他声称这是木心在写给王剑芬的一封信中讲到的,王剑芬是王韦的胞姐,无儿无女,过世后这些书信现存于他处,当不会有大问题。

因为有了不同的说法,笔者对此就特别加以注意。在重读《温故:木心逝世两周年纪念专号》时,果然就有了新的发现。此书收录陈丹青所作《孤露与晚晴》一文,其中谈到1986年(陈文误记为1987年)陈君在自己新买的公寓为木心过六十岁生日一事。那天木心带去一册“灰蓝封面的硬装笔记本”相赠,首页上有一首其亲笔手写的四言古体诗,末尾落款处清晰地写着:“丙寅二月十四日,予满甲子,海外孤露,唯丹卿置酒相祝。”经查万年历,“丙寅”年当为公元1986年,而按传统的写法,天干地支纪年之后应该也是农历的日期,那么“二月十四日”显然就不是公历了。而且所谓的“满甲子”也是惯常所说的六十虚岁,而非周岁。

再后来,一位朋友查到木心在纽约时的社保卡信息,出生日期一栏也写着“14Feb1927”,即1927年2月14日。那么就可以据此推测,木心的身份证号(以及护照信息)中的出生日期应该就是“19270214”的常规写法。

其实,这样在身份证号中不写公历而写农历的做法在木心家乡桐乡的老年人中颇为常见。即使像笔者这样,既非桐乡人,也非老年人,可身份证号码中写的也是农历生日,就此更可以看出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了。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木心是否出生于西方情人节这一天并不会影响到世人对其人其作的喜爱程度。因为一位艺术家、文学家,归根结底是要依托好的作品征服世人,木心毫无疑问就是这样的人物。

木心笔名刍议

目前所知,木心的笔名共有十一个,分别是:吉光、高沙、裴定、马汗、桑夫、林思、司马不迁、赵元莘、杨蕊、罗干和木心。前九个见于1984年11月出版的《联合文学》创刊号。该期特设围绕木心的“作家专卷”,其中在《木心著作一览》中列有木心本人提供的“1941年~1984年”所使用过的这九个笔名。至于木心用这些笔名都写了哪些文章则不得而知,有关他们的寓意也有待进一步查证和解读。

罗干是木心少年时代的笔名。抗战胜利后,木心与沈钤(笔名罗凡)、邵传发(笔名邵凡)、徐宜诚(笔名青戈)在乌镇创办油印刊物《泡沫》,共出了五期。木心负责编写诗歌、散文,用的就是罗干这个笔名。后来《泡沫》在乌镇被迫停刊,木心就将编辑工作带到了杭州,当时他正与叶文西在杭州创办业余艺术团体“杭州绘画研究社”,实为杭州中共地下党的一个联络点。新的《泡沫》上曾发表叶文西写的小说《夏衣》,主角就叫罗干,其原型即是木心。

目前有关木心名号的说法十分混乱,据笔者综合判断,木心原名孙璞,字玉山,又名孙仰中,亲友昵称阿中。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到杭州、上海求学后更名为孙牧心。孙牧心成为木心使用时间最长的通用名,也是正式名(按:媒体误认为木心字仰中,号牧心)。“木心”这个笔名即来自孙牧心,关于改名的原因,还有一番道理在其中:

“牧”字太雅也太俗,况且意马心猿,牧不了。做过教师,学生都很好,就是不能使之再好上去:牧人牧己两无成,如能“木”了,倒也罢了。其实是取其笔画少,写起来方便。名字是个符号,最好不含什么意义,否则很累赘,往往成了讽刺。自作多情和自作无情都是可笑的。以后我还想改名。

改“牧心”为“木心”,固然有“笔画少,写起来方便”之意,但说“最好不含什么意义”则是木心在访谈中“不老实”(木心曾反复强调写作、访谈不要太老实)的表现了。

其实关于“木心”这个笔名的寓意木心自己有过解释。据《文学回忆录》,1989年8月27日木心在给学生作《诗经续谈》讲座时提到:“古说‘木铎有心’,我的名字就是这里来。”其实古书中并无“木铎有心”的成语,笔者多方查阅亦未能找到直接的出处。但他提醒我们木心之名显然与“木铎”这一传统器物有关,隐含着特殊的内涵。

汉代学者郑玄在给《周礼·天官·小宰》中的“徇以木铎”作注时说:“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铎以警众,使明听也。”唐代学者贾公彦则对其材质和类型作了进一步的说明:“铎,皆以金为之,以木为舌则曰木铎,以金为舌则曰金铎也。”原来“木铎”就是铜质木舌的铃子,是官方在发布新的政令和宣扬教化时用来吸引注意力以便召集听众的响器。随着历史文化的积淀,木铎被附加了更多的象征意义。比如《论语·八佾》有云:“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木铎又成了怀抱真理和匡扶天下的圣人。木心显然无心做圣人,这可从其在《文学回忆录》中毫不客气地数落“圣人”、“伟人”孔子的基本态度中看得出来。木心首先钟意的应该是木铎能吸引听众注意力的功用,这与一位艺术家企图用作品吸引观众的意愿是颇为契合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木铎在先秦时期官方的采诗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或许是“木心”之名所隐藏的深厚寓意之关目所在。许慎《说文解字·丌部》有云:“古之遒人以木铎记诗言。”在《前汉书·食货志》中,史学家对此作了更为详细的描绘:

孟春三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大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

木心一生最得意的是诗人的身份,他对《诗经》更是推崇备至,认为“任何各国古典抒情诗都不及《诗经》”。在《文学回忆录》中谈及《诗经》时也特意提到了采诗的传统:

《公羊传》说,男六十岁,女五十岁,无子嗣,官方令其去乡间采集诗,乡到城,城到县,县到国,向朝廷奏诗。

这段叙述来源于《春秋公羊传注疏》(东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卷十六,原文是这样的:

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不下堂而知四方十月事。

据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前汉书·食货志》中所引该句的注释,这里的“采诗”是“采取怨刺之诗”。《前汉书·礼乐志》云:“周道始缺,怨刺之诗起。”所谓“怨刺之诗”,乃脱胎于孔子“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的诗教之说。“怨刺之诗”在《诗经》中占有三分之一篇幅,是《诗经》的主要题材之一。木心本人的创作就深受《诗经》传统的影响,他曾说道:

我自己的作品中,也用不同方式运用《诗经》,用时,既图不损其原味,又要推出新的境界和意思,明白告诉读者我在用《诗经》,但又要出自己意。

无独有偶,木心对《楚辞》也是赞赏有加,直言“我也受《楚辞》影响”。而《楚辞》中的多数作品也是怨刺之作,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已经看得很明白: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怨刺诗最大的特征就是讽喻性和批判性,是诗人面对世道沦丧时自我排解心中忧郁的一个出口。木心的诗作中也存在不少带有怨刺色彩的诗作(拟诗经体的《诗经演》最为突出),如从此出发来审视木心的诗歌创作或许能够获得意外的启迪。

由此看来,“木心”这个笔名,是包含着木心本人深刻的寄托的。只怕其他笔名亦是如此。

在杭州的一段教师生涯

1949年初,木心因为母亲多次来信催促,提前回到了杭州,住在风景秀丽的金沙港。其间迫于生计,曾有过一段应聘到省立杭州高级中学(简称省立杭高)任教的经历。

省立杭高位于杭州贡院旧址,其前身可追溯至1899年由杭州知府林启创办的养正书塾和1906年设立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而名气最响的莫过于1913年改称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之后,因名师云集,人才辈出,书写了浙江教育史上的一段传奇。学校后来又经过数度演变,至1945年更名为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现称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根据木心自己所述,他是1949年春入职的。当时省立杭高采取的是聘任制,校长给他颁发了聘书。据该校校志显示,木心受聘的岗位是图画教员。

木心在省立杭高的同事中年纪算是偏小的,由于年纪与学生相仿,穿着又时尚,一身文艺气质,所以深得学生特别是文艺青年们的爱戴。相关经历他日后在《同情中断录》中有所描述。

且说木心回乌镇安度晚年时曾与来访者聊起在省立杭高执教时的三位“老成持重”的同事,他们分别是孙用、董秋芳和许钦文。

孙用(1902~1983),原名卜成中,字用之,杭州人。1919年夏毕业于杭州私立宗文中学,因家境困难,投身邮政,在杭州邮局等处服务二十三年。业余自学英语和世界语,并开始翻译、介绍东欧文学。1929年开始给《奔流》投稿,受鲁迅青睐,陆续刊发。他从世界语翻译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勇敢的约翰》,在鲁迅帮助下出版。1943年,在富阳乡村译书。随后数年先后在衢州、上海等地或教书,或闲居写作、翻译,有诗歌、杂文、译作等发表。1949年9月,应聘到省立杭高任教。

董秋芳(1897~1977),又名秋舫,字先修,笔名冬芬,浙江绍兴青坛人。1913年考入绍兴的浙江省立第五师范,与许钦文同学。1920年考入北京大学,与许钦文等发起创办春光社,受到鲁迅、周作人、郁达夫等的支持。1927年南归,先后任教于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山东省立济南高级中学等校。1937年起历任福建省政府图书馆馆长、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秘书长。其间创办了《救亡文艺》《抗敌导报》,历任《民主报》副刊主编、《改进》月刊编辑。1946年回绍兴任教,1949年10月应聘到省立杭高任英文和语文教员。

许钦文(1897~1984),原名许绳尧,别号剩落大伯,笔名钦文、蜀宾等。浙江绍兴东浦人。1917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五师范,1920年赴北京求学,与董秋芳等组织春光社,写作并陆续发表小说。1926年,因得到鲁迅的帮助,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故乡》,成为乡土文学作家。1927年回杭州,先后在浙江省立第一中学、省立杭高任教语文,并继续从事文学创作。曾两次被捕,均由鲁迅设法营救出狱。抗战爆发后,到福建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6年后回到省立杭高任国文教员。

董秋芳与许钦文同龄,此时都已年过半百。他们与孙用都是文坛老将,各有各的文学成就,这些都使得同样热爱文学的木心对他们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更何况,三人都曾近距离接触过鲁迅,而且都得到过鲁迅的帮助和提携,这应该也是对鲁迅充满敬仰的木心愿意与他们走得比较近的重要原因。

只可惜,目前笔者尚未发现木心与三位前辈的交往细节,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许钦文在木心的眼里是一位很老实的长者,他对木心一直很友好。有一次,许钦文拿着校园内菜园子里自种的两个葫芦来送给木心,敲开门后,客气地对他说:“孙先生,这两个葫芦你要吗?送给你,送给你,我走了。”

孙用和董秋芳在杭高任教的时间都不长。孙用1950年11月应冯雪峰之邀到上海鲁迅著作编刊社参加《鲁迅全集》的校注工作,董秋芳1951年被调往宁波市立中学担任校长。大家都被时代的浪潮所裹挟,来去匆匆,哪里还有深入交流的机会。

其实,在木心的同事中还有一位国文教员宋清如,她也是1949年进入杭高任教的。宋清如(1911~1997),江苏常熟人,一九三二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学,入学后加入之江诗社,与诗人、翻译家朱生豪相识并相恋。其间常向《现代》《文艺月刊》投稿并发表诗作。1942年与朱生豪在上海结婚,协助朱生豪译成莎士比亚戏剧九种。朱生豪去世后,世界书局于1947年出版朱生豪所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宋清如承担了全部校对。

宋清如原在嘉兴秀州中学教书,是经之江大学时的同学骆允治的介绍才到省立杭高的。骆允治此时担任省立杭高的事务主任兼国文教员,因新中国成立伊始,学校需要充实师资力量,就推荐了宋清如。据朱尚刚介绍,其母宋清如之所以会选择去杭州,一是省立杭高的待遇和教学条件都会比秀州中学好些,另外宋清如当时正打算续译朱生豪没来得及译完的莎剧,到杭州更容易查找资料,找人请教也会更方便些。

木心也曾回忆,他在省立杭高时的待遇就相当不错。学校提供住宿,房间很大,后门就是游泳池。学生游过泳后,时常会到他的寝室里,和他一起坐在他的小客厅里饮茶聊天。木心很体贴学生,知道他们游过泳后肚子会饿,就提前备下些糕饼点心。每次看着他们贪吃的模样,他会从中觉出一点成就感。吃过点心后,他们一起看画册,听唱片,直到晚膳的钟响起后才散去。到了夜晚,有些学生还会放弃夜自修,继续跑到木心这里来,跟他接着聊些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

木心当时正热衷于阅读朱生豪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不承想能与宋清如成了同事,彼此的交流想必不会少。只是两位老人都已作古,我们已无从问起。

【胡塞武装称将打击从美港口以出口等形式通行红海等海域的船只】当地时间5月3日,由胡塞武装控制的“人道主义行动协调中心”宣布一项决定,禁止从美国港口出口、再出口、运输、装载、购买、转运或销售美国原油的船只通行红海、曼德海峡、亚丁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并表示上述船只可能在胡塞武装能够打击到的任何地方成为攻击目标。(央视新闻)

【墨西哥发生武装袭击事件 造成5人死亡】当地时间5月3日,墨西哥塔瓦斯科州警方通报,该州比亚埃尔莫萨市2日晚发生武装袭击事件,造成5人死亡、4人受伤。(央视新闻)

【墨西哥总统:已拒绝特朗普派美军入境打击贩毒的提议】当地时间5月3日,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表示,已坚决拒绝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提出的关于允许美军入境打击贩毒集团的提议,并强调墨西哥是一个自由、独立、主权完整的国家,墨西哥领土不可侵犯,主权不容交易。辛鲍姆称,在打击贩毒集团方面,墨美可以协作、可以共同行动、可以共享情报,但墨西哥将始终捍卫主权,绝不接受附属关系,绝不接受美军出现在墨西哥领土。(央视新闻)

【胡塞武装称将打击从美港口以出口等形式通行红海等海域的船只】当地时间5月3日,由胡塞武装控制的“人道主义行动协调中心”宣布一项决定,禁止从美国港口出口、再出口、运输、装载、购买、转运或销售美国原油的船只通行红海、曼德海峡、亚丁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并表示上述船只可能在胡塞武装能够打击到的任何地方成为攻击目标。(央视新闻)

【墨西哥发生武装袭击事件 造成5人死亡】当地时间5月3日,墨西哥塔瓦斯科州警方通报,该州比亚埃尔莫萨市2日晚发生武装袭击事件,造成5人死亡、4人受伤。(央视新闻)

请输入评论内容

举报成功

举报

请您选择举报的原因

说说你的看法

意见/建议 反馈入口
  • TOKEN
  • 标题/昵称
  • 反馈内容

已反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