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潮音》裁缝铺改编老歌出圈:现在无法定义“国潮音乐”
原标题:《中国潮音》裁缝铺改编老歌出圈:现在无法定义“国潮音乐”
在《中国潮音》中,率先出圈的舞台是由美籍女歌手唐伯虎Annie和裁缝铺乐团合作改编的《新梅花三弄》。这一版在保留了原版曲目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念白与戏腔,引发众多讨论。此后,节目中裁缝铺和邢晗铭带来了新版《漫步人生路》,全新的改编不仅给琵琶和古琴“通了电”,在开场还选用揉纸团的音色代替脚步声,营造出极强的“氛围感”,这首邓丽君老歌的改编也迅速登上热搜。日前,裁缝铺乐团成员卢笛、马梦琪 、王瑾琦接受媒体采访,对于把经典老歌进行全新改编,裁缝铺坦言,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让改编音乐不破坏原曲。
裁缝铺乐团和邢晗铭(红衣)合作《漫步人生路》。
新京报:你们的视频基本上是没有人声,是纯音乐,节目里像《新梅花三弄》里面你们也唱歌了,当时为什么打算开口唱歌?
卢笛:本来我们乐团的方向是希望研究纯音乐的部分,这个部分是国内稀缺性很高的呈现方式。在节目中是因为赛制的关系,《中国潮音》的舞台是希望有一些融合性和实验性,我们进行组队以后有翻唱环节,这个环节当中给到了这样的赛制规定,来了就遵守游戏规则,也就张嘴唱了。
新京报:《新梅花三弄》中的风铃首尾呼应,中间也会用到风铃,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马梦琪:我觉得风铃的出现是给曲子增加一些故事性和画面感,让人在风铃声中能够有一丝听音乐的心情,去想想音乐外的故事,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散发一些思绪,我觉得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裁缝铺乐团和唐伯虎Annie合作《新梅花三弄》。
新京报:你们的改编里用A4纸摩擦,模仿脚步声,搭配《漫步人生路》,氛围感营造得很足。在改编上是不是特别注重意境?
卢笛:这是我的一个方式,我做音乐的逻辑是,互相之间一定要有某种联系,可能跟我曾经学京剧有关系,比较注重起承转合,完整的逻辑。设计上的功能和风铃是一样的,一个声音、一个频段,人体跟它连接的时候是有一些想象空间去让你产生共鸣的。
新京报:怎么看“国潮音乐”,你们觉得自己是这条路上的探索者吗?
卢笛:这个事大家都在探索,没有办法现在给一个定义,大家都在做这个新的尝试。如果是能够被一呼百应,流行起来就是一股潮流。
新京报记者 刘玮
编辑 佟娜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