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凉山州甘洛县长沙勇:新一年跑出加速度,地区GDP年均增长10%以上

封面新闻

关注

原标题:凉山州甘洛县长沙勇:新一年跑出加速度,地区GDP年均增长10%以上

沙勇作政府工作报告

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周翼 记者 席秦岭 肖洋 图片由甘洛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12月13日,凉山州甘洛县召开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县长沙勇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他提出,甘洛县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安全与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绿色崛起,推进共同富裕,努力实现“一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五年呈现一个新甘洛”战略目标,今后五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达80亿元,2022年地区GDP增长10%以上。

回顾五年成就辉煌

兑现了脱贫路上“不落一人”的庄严承诺

沙勇说,过去五年,甘洛县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尽锐出战、决战决胜,208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5315户71891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高质量在全州率先“摘帽”,兑现了脱贫路上“不落一人”的庄严承诺,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甘洛县首创“三落实”工作法、首推“三建四改”,农村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20090户农户通过“五大安居”工程住上“好房子”,21037户农户住房展现“新颜值”,脱贫人口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发展机遇,甘洛县全力破瓶颈、补短板、强弱项,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2020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2015年的1.45倍、1.7倍,增速连续3年位居全州第一。

甘洛持续位列省州脱贫攻坚考核前列,海棠镇党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甘洛样本”为全州、全省脱贫攻坚贡献了可贵经验。

确保2022年起势见效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2%以上

沙勇在报告中提出了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2%以上。

如何向党的二十大召开和凉山建州70周年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

甘洛用“加速度”和“新步伐”作答。2022年,甘洛县将全力推进总投资149亿元的69个重大重点项目,确保完成投资38亿元,加快完善“1+N”项目库运行机制,严格落实动态更新、滚动入库,力争每年新增储备规模以上的高质量项目50个;启动工业集中区创建省级工业园区工作,放大“园保贷”杠杆效应,扩大投融资平台,强化服务协调和跟踪保障,稳步发展水电产业,激发建筑业发展潜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快服务业提质增效,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1%;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全域旅游规划,讲好甘洛文化故事,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用产业、项目的转型升级“加速度”,推动乡村振兴、经济发展迈出新步伐,“将以新姿态、新作为,确保开好局、起好步。”沙勇表示。

未来五年前景壮阔谱写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甘洛篇章

“今后五年,是我县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沙勇在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绿色崛起,推进共同富裕,努力实现“一年上台阶、三年见成效、五年呈现一个新甘洛”战略目标,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甘洛篇章,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甘洛力量”。

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开启了甘洛县走向乡村振兴的时代篇章。

未来五年,甘洛县将聚焦“年年抓和美、一年要洁美、三年促秀美、五年变富美”目标,用好用活省“25条”政策,统筹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深化脱贫攻坚成效巩固、乡村建设和基层治理,全力打造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标杆。要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发挥优势兴产业,培育高质量发展引擎是甘洛县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之一。

“我们将坚持‘项目为王’,聚焦战略导向,深挖资源潜力,紧盯产业布局,强化项目谋划、包装、储备、申报、建设、运营全链条管理。”沙勇表示,做大工业支撑,力争到2026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产值达70亿元以上;做强特色农业,力争到2026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1万亩,培育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1个、州级园区5个,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户、州级重点龙头企业3户,新建1个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做优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体系,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做靓文旅产业,力争到2026年创建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3个,培育文旅特色小镇5个、旅游特色村10个,游客接待量达400万人次。

与此同时,甘洛县还将突出县城“极核牵引”作用,坚持“通道连城、生态营城、产业筑城”理念,系统谋划两区功能定位、产业布局,打造“远者来、近者悦、居者乐”的千里彝区第一站,真正实现“一河一带”单向发展向“一河两岸”融合发展转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