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做梦都会梦到《资治通鉴》”
原标题:“柏杨做梦都会梦到《资治通鉴》”
柏杨夫妇
《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
本报记者 路艳霞
为了纪念柏杨先生诞辰101周年,东方出版社近日推出《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全十册)精装典藏版,而这距离《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完稿至今正好20年。日前,柏杨夫人张香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她说,柏杨生前希望的是唤醒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让我们的中华文化更加健康,让我们中国人受到世界的尊重。
柏杨废寝忘食译述《资治通鉴》
记者:关于《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成书过程,您作为见证者是否有一些难忘的瞬间?
张香华:难忘的很多。比如我读他的作品,觉得他应该是写得很快、很轻松。后来才发现他写作的速度很慢,苦心经营,重复修改,初稿和修订稿的日期相差很远。还有写作的时候,他连晚上睡觉做梦都会梦见《资治通鉴》,经常在百思不得其解的困境中,忽然惊醒。可以说,在柏杨的作品里,《资治通鉴》系列的写作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付出的辛苦最多。
记者:据您所知,编纂《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最困难的地方是什么?柏杨先生是如何解决并克服的?
张香华:最大的困难是古文难懂。难懂的第一个原因是,《资治通鉴》是用一千年前的古文写的,今天的人看来,文路混乱,而且前后颠倒;第二个难懂处是古人好引经据典。《资治通鉴》柏杨曾经看过很多遍,开始认为非常容易,结果发现难死人。要解决就只能亲自去查、去考证。
把文献资料捐给现代文学馆太明智
记者:出版《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以纪念柏杨先生诞辰101周年,您有一种怎样特别的感受?
张香华:柏杨是一个使命感很强的人。他的出发点是对社会、对人的关怀;对当年中国人的可怜、可悯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他希望的是唤醒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反思,让我们的中华文化更加健康,让我们中国人受到世界的尊重,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尊严。因为他的爱心,他的期望,使他在作品里面保存了一些永恒的东西。希望读者能从柏杨的嬉笑怒骂下,理解柏杨的使命感,和他浓烈的情感所反映出来的力量。
记者:2006年的时候,柏杨先生把他的文物文献资料(一共56箱、11745件)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在这之后您来北京看过这些文物文献资料吗?
张香华:因为身体和疫情原因后来一直没能有机会去看。
我们与周明(时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结识于1987年,此后的20余年,我们双方常有书信往来。后来周先生邀请我来现代文学馆参观,给我们开放了书库和手稿库,我看到后大为意外,里边的设备非常现代化,里面的温度、湿度都有严格的掌握。回台后,我跟先生介绍,“现代文学馆是新开的一个馆,硬件设备,如温湿度控制系统都非常先进,值得信任,又有国家的全力支持,馆藏与研究推广条件符合国际水准。”先生听了后很高兴,跟我说:“那就决定把这些东西捐给现代文学馆吧。”之后我们几番商量,正式签订了一份捐赠协议。现在想起那次捐赠,都不由感叹是我们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丑陋的中国人》已不再适用中国
记者:迄今,柏杨先生作品在大陆出版情况能否介绍一下?
张香华:迄今为止,柏杨先生两千万字的文学、史学著作多数都在大陆出版过。
柏杨过去的著作为“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历史、十年通鉴”,而今物换星移,未来对柏杨作品的关注,不妨放在他的历史、通鉴上。
柏杨在历史方面的标志性作品《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柏杨曰》已全部授权东方出版社出版。《资治通鉴》是中国最伟大的编年体通史,让中国古代1362年间的史迹条理分明地呈现。每一个想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历史沿革、文化传统的人,都绕不开《资治通鉴》。柏杨翻译《资治通鉴》,就是希望现代人能知道古代中华文化,思考古代中华文化。
《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作为柏杨《资治通鉴》系列作品的最后一作,凝结了柏杨以往所有对《资治通鉴》倾注的心血。
记者:您近日发声明称,2024年将停止出版《丑陋的中国人》,做出这个决定出于什么考虑?
张香华:一本书的创作,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对于当前的大陆发展来说,《丑陋的中国人》已经不适用了。
柏杨写《丑陋的中国人》,矛头直指的是当时台湾国民党当局的官场,读这本书,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背景,一定要有相应的历史知识储备。
柏杨生前说“当中国进步了,那就可以不要看这本书了”,意思是说当中国人不再沉溺于过去的封闭、保守、做事不实在的毛病里,我们就会有新的目标要追求,这本书就应该废掉。此时更应该停止发行,才不会被民进党利用。台湾民进党当局在课纲中推行“去中国化”的做法,是在毁坏我们的民族。因为我们政治立场坚定,所以做出停止出版这个决定并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