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院士夫妇捐200万设奖学金,但“不要以我们的名字命名”

市场资讯

关注

光明网

今天,年已85岁高龄的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与夫人、著名孢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孙湘君共同捐赠多年积蓄200万元人民币,设立“同济大学海洋奖学金”。

他们专门叮嘱:“不要以我们的名字命名”,希望未来能得到更多的校友和社会组织的关心和关注,以此鼓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海洋科学的发展。

据校方介绍,该奖学金用于奖励有志于从事海洋科学及相关涉海研究和技术研发、学习取得优异成绩和研究获得创新成果、具有科研潜力的同济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

奖学金每年评选一次,根据本金增值及新增捐赠情况,并结合工作实际,决定每年度奖励名额、奖金额度。同济大学海洋奖学金以200万元为启动基金,接受热心公益、教育事业的企事业单位、个人及各类社会组织捐赠支持。

在同济大学海洋楼里,汪品先的办公室极为普通。一排书橱,几乎占满了一整面墙;堆满了资料的书桌,中间摆放着一个台式电脑,那就是老院士每天埋头工作的“战场”。

隔壁就是孙湘君办公室。两位老人朝夕相伴、心心相印,就好像60多年前,他们一起在莫斯科大学留学时那样。当年,他是班长,她是党支部书记。回国结婚以后,他们为了各自事业,曾在京沪两地分居长达30多年。直到2000年孙湘君退休以后,才得以来沪团聚、长相厮守。

汪品先对科学事业的追求与热爱,作为著名孢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孙湘君深深理解。为了这种理解,她曾婉拒了单位领导推荐自己申报院士,一退休就从北京来到上海,和他一起探索地球与海洋科学奥秘,被同济大学聘为兼职教授。他们曾合作发表了多篇高质量论文,一起携手攀登科学高峰。

“刚来上海那年,我很不习惯上海冬天的湿冷,就到大儿子家里过年。回来后听保安说,那年除夕晚上,我老伴一个人还在办公室里工作,吃了保安们送来的一盘饺子,心里非常非常难过。从那以后,我再也不出去了,每年都陪着他一起过年。”孙湘君说。

每年的除夕夜,孙湘君最开心的事,是老伴陪她一起看春晚。“一年365天,他364天晚上都是在工作,只有这一天晚上,肯花时间陪我看看电视,我怎能不高兴啊!”孙湘君说。

直至今日,汪品先依然像一位勤勉刻苦的学生,每天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孙湘君也依然像他的同班同学,每天陪伴他工作、倾听他的想法、提出她的建议,并规定他每天晚上只能工作到十点半,必须回家。

汪品先和夫人孙湘君,从相识相知到相伴,学成回国后历经30年两地分离,从青丝到白发,两人格外珍惜朝朝暮暮的时光。

向汪品先院士和夫人孙湘君致敬!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