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豆瓣评分8.6的《健听女孩》:剧情稍显沉重,观感却十分美妙

澎湃新闻

关注

郝茕

圣丹斯历史上第一部拿下美国剧情片单元所有最高奖项的电影;Apple TV+ 2500万重金翻拍;IMDB评分8.1,豆瓣评分8.6;有望冲击2022年奥斯卡……《健听女孩》(Coda)有着太多的光环。

《健听女孩》海报

这是一部看剧情简介稍稍让人觉得沉重,但实际观感会非常丰盛美妙的电影。它关于一个家庭的不幸,关于一个女孩的成长,关于爱与分离,关于隔阂与和解。故事并不复杂,甚至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一个在聋哑人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女孩,厘清原生家庭羁绊,经过一番挣扎与成长,最终考上顶尖伯克利音乐学院,并与家人和解的故事。听起来有残酷的部分,也有足够励志。励志的部分是比较“大路货”的鸡汤,老少咸宜,雅俗通吃,加上歌声美妙,是让电影治愈又舒心的好看部分。

而影片更让人惊喜的是它所展示的一个家庭复杂的层面,不是刻板印象里残障家庭的苦难,无论是对外与社会的关系,还是家庭内部人与人之间那种复杂幽微的情感连接,都足够扎心而余味悠长。

影片《健听女孩》翻拍自法国电影《贝利叶一家》。两部影片的评分都很高,豆瓣上前者的分数是8.6,而后者也高达8.4分。它们讲述了同样的故事,又传递出全然不同的气质。法国版有着更为自然生活的流动,包括对于音乐的处理和女孩自身成长、音乐天赋的挖掘和展现,与家人和环境的处理,都更生动平实;而美国版的戏剧冲突更加强烈,人物性格更加突出,矛盾的激化更加剧烈,剑拔弩张的氛围让整部影片在节奏上更鲜明抓人。影片的切入点十分巧妙,Ruby是聋哑人家庭中唯一听力正常的女孩。片名《CODA》的意思正是“Children of Deaf Adults”——聋哑人抚养下的健听一代。曾经的她因为并没有被教导过正确的发声方式,说话会发出奇怪的声音,内心满是自卑。即便在后来的成长中,她终于能够好好像正常人一样讲话,依然在学校里受到嘲笑和霸凌。

因为是家里唯一的“正常人”,Ruby需要承担家人和这个世界的“翻译”工作,大到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小到处理家人和所处环境中各种人的摩擦,她是这个家庭生活得以“运转”的核心,小小年纪已经饱经生活的疲惫。

这是非常容易被想象到和刻画出来的处境,而导演着重展开的另一部分则让她的孤独和艰辛更令人心痛。Ruby的两难在于——不仅在正常人世界里,她成了旁人眼中的异类,对她的聋哑人家庭而言,她的“正常”使她被排斥在家人之外,她看似是穿梭在两个世界中的人,却没有被任何一边接纳。更为戏剧性的关键一出是,这个出自全员聋哑家庭的女孩,竟然拥有极高的音乐天赋,是个拥有绝美声线的小天才。仿佛上天把一整个家庭在声音上的缺憾都弥补在了这个特别的孩子身上。在声音的处理上,青春期的微妙心理具象化为有声世界与无声世界的激烈对撞,也成为影片在视听处理上形式与主题相契合的可圈点之处。

Ruby当然爱自己的家人,但这份爱负担在一个正值青春期的少年肩上显然太过沉重。何况她的家人看来的确也挺讨嫌。他们粗鄙、自私、自以为是,他们当然有属于弱势群体的自卑怯懦和无助,但又因为特殊的身份多了一份格外强烈的玻璃般的自尊心。

和原版电影相比,这个美国家庭更加“粗鄙”,言行中充满了“黄暴”元素,即便不需要说出来,那种极为“生动”的手语都能感受到那种荷尔蒙横行的生气。当一部分感官关闭的时候,父母寄情于另一部分感官的刺激与享乐,既为影片提供了欢乐的喜剧元素,又有另一部分人文关怀的观察视角。值得一提的是,片中的父母都由真正的聋哑人出演,这也让他们的手语和许多自然的情绪反应极为生动流畅,而并非正常人通过学习而掌握的手语那样多少带些“翻译”的意味。家人们事事都指望Ruby,却从未重视过她,无法理解也不支持她的梦想,甚至将她的个人追求视为对家庭的“背叛”。在Ruby的视角中,家庭成为她逐梦路上的负累,也阻碍了她融入正常人的世界。大多数时候,爱家人仿佛一种天然的“政治正确”。而事实上,这道“个体与集体”的选择题,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当一个正常人身处这样的家庭中,家人之间的“爱”,也微妙得令人窒息。笔者最受震撼的一场戏,是母女在激烈冲突之后的深夜谈心。母亲告诉Ruby,在Ruby出生时,她曾祈祷Ruby是个聋哑人,当医生告诉她,女儿的听力正常时,她感到大失所望。当然她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但面对一个健康的孩子,她失去了一个做好妈妈的自信,她怕糟糕的自己辜负Ruby,也担心Ruby因此和自己无法亲近。这种面向自身的恐惧,导致之后她对女儿表现出强烈的不安和占有欲,所以她不让Ruby在家里戴耳机、不希望Ruby考大学、不愿她与正常人打交道等行为。而当她在外受到排挤的时候,家庭才能够成为给予归属感的港湾,这也成为整个家庭安全感和成就感的来源。而每当Ruby显露出想要独立自主的苗头时,父母的角色会站出来提醒女儿,你的家人更重要。这种夹杂着自卑与恐惧的家人之间的情感,赋予了“爱”更深层的复杂性,也从情感的角度去讲述了人在社会和关系中的困境。但事实上,撇开残障这一极端处境,现实生活中,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中也常常能够看到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占有和“分离焦虑”,同样困扰着一些试图摆脱原生家庭的年轻人。这样的情感共鸣也绝非特定情境下的个例。除了长辈之外,同辈的哥哥与妹妹的情感同样耐人寻味。身为家中长子的哥哥,有着属于青春期男孩特有的自尊,但每当自己想要独立做事时,RUby就会出现,让他显得很蠢笨。而同时,无法为家人遮风挡雨的那份无力感也更刺痛了叛逆少年的骄傲,让他变得更加蛮横暴躁。“我们这家人在你出生前都好好的”,他这样对妹妹说,一面是愤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也能够感受到他对妹妹为了家庭放弃梦想而感到惋惜和愧疚。在家人的视角中,Ruby是救命稻草的同时,也是一面镜子,照见的是他们面对这个世界的无能为力。

法版在“家庭”的刻画上更加融合,而美国版对于个人成长蜕变的着墨更重。改编上,《健听女孩》也很好地移植了故事发生的土壤,给予更接近美国社会现实和文化价值方面的关照。同时,对于原版电影中极为华彩的段落的导演手法做了几乎原味的复刻。

三段女孩为家人唱歌的戏,导演通过无声、触摸声带和配合打手语演唱的方式,打通有声与无声之间的通感,一方面从视听上展现聋哑家庭成员试图去接近和理解女孩梦想的那个从茫然到激扬的过程;另一方面随着视听感官上从割裂到交融的一次次递进,也能够感受到两个“阵营”内心的弥合与和解。那种直观上的跨越语言的真实感受,也是影片传递给观众那种“治愈感”的某种潜移默化的密码。回到现实层面,《健听女孩》当然有“鸡汤”的部分,因为原本设置到极致对立剑拔弩张的那份现实矛盾,在用“道德绑架”逼得Ruby苦苦挣扎不知所措的时候有多严酷,在最终“为爱发电”去达成和解的时候就多少有些苍白。

最终的抒怀只能停在情感层面上时,那份“治愈”感中多少就还留了几分不是滋味,而这份“不是滋味”也恰是电影的某种余味吧。

本期编辑 周玉华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