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2020年区县数据专题—广西篇

财经自媒体
原标题:【今日推荐】2020年区县数据专题—广西篇 来源:兴业研究
作者:兴业研究信用研究委员会

作者:兴业研究信用研究委员会
一、经济发展
2020年,广西省实现GDP22156.69亿元,位居全国第19位,可比增速为3.7%,增速较2019年下降2.3个百分点。
分地级市来看,广西省各地级市经济体量整体较小,南宁市GDP规模较为突出。全省14个地级市中仅南宁市(4726亿元)、柳州市(3177亿元)的GDP总量位于全国前1/4分位;超过全国中位数的还有桂林市(2130亿元)与玉林市(1761亿元);此外还有五个地区低于全国下1/4分位。从GDP增速来看,全省各地级市多数增长较快,南宁市增速一般,为3.7%;梧州市(8.0%)等八个地级市或地区增速较快,超过全国上1/4分位;而北海市出现1.3%的负增长。

分区县来看,广西省111个区县中,101个区县已披露2020年GDP规模数据,省内上1/4、中位数、下1/4分位数分别为289亿元、154亿元、84亿元,GDP可比增速的上1/4、中位数、下1/4分位数分别为6.6%、4.4%、-2.7%。
南宁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相对较大,大部分区县高于省内上1/4分位,经济增速差异较大。下辖青秀区(1255亿元)居于全省最高;西乡塘区(816亿元)紧随其后,位于全省第二。马山县规模全市最小,为83亿元,低于省内下1/4分位。从GDP可比增速来看,良庆区出现13.7%正增长,位居全省第一;而横县出现5.1%负增长处于省内倒数,同样负增长的还有兴宁区(-0.6%);青秀区增速一般,为5%。
柳州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和经济增速均有较大分化。柳州市下辖10个区县,其中柳北区、柳南区、鱼峰区规模较大,均位于省内前五水平,此外城中区、柳江区也超过省内上1/4分位;三江县全市规模最小,为78亿元,低于省内下1/4分位。从GDP可比增速来看,柳南区出现较大幅度下降,-9.6%的增长居于全省倒数。其他地区均为正增长,柳北区增长最快,为9.5%。

桂林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一般。其下辖17个区县中15个区县披露了2020年GDP情况,均未超过省内上1/4分位数,最高为七星区282亿元;雁山区的规模最低,为32亿元,居于全省倒数。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已披露的地区中秀峰区出现6%的负增长,位于全省末流,此外还有象山区与叠彩区出现负增长;其余地区则有小幅正增长,平乐县增长最快,为5.8%。
玉林市下辖7个区县中有4个已披露GDP信息,其中玉州区规模最大,为498亿元,超过省内上1/4分位;福绵区(96亿元)规模最小,略高于省内下1/4分位。从GDP可比增速来看,4个区县均为正增长,涨幅在2%至7%之间。

钦州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较大,经济增速分化。钦州市下辖4个区县,钦北区(331亿元)、钦南区(299亿元)、灵山县(290亿元)均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从GDP可比增速看,灵山县最高,达7.3%。
贵港市下辖4个区县的经济体量较大。桂平市(362亿元)、港北区(358亿元)高于省内上1/4分位线。从GDP可比增速来看,最高的是覃塘区12.9%;桂平市增长最慢,为4.8%。

百色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分化,总体较低。其下辖12个区县,仅田阳区未披露相关信息;右江区规模优势明显,为323亿元;七个区县处于省内下1/4分位以下,其中西林县(34亿元)、乐业县(34亿元)和那坡县(41亿元)均居于省内倒数水平。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全市各区县均为正增长,且涨幅较大,均在4%以上,其中隆林各族自治县增速最快,为9.7%。
北海市下辖4个区县规模较大,除银海区(187亿元)外其余区县均超过省内上1/4分位,海城区最高为480亿元。从GDP可比增速来看,铁山港区出现6.2的负增长,处于省内末流;银海区增速最快,为4.4%。

梧州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较小,经济增速较高。全州下辖7个区县均未超过省内上1/4分位,最高为藤县227亿元;最低为苍梧县52亿元,还有蒙山县(78亿元)同样低于省内下1/4分位。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全市均为正增长,除蒙山县(3.5%)未达到省内中位数外,其余地区增速均超过省内上1/4分位。
河池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较小,经济增速一般。全市下辖11个区县,仅金城江区(212亿元)高于省内中位数,大部分区县低于省内下1/4分位,其中凤山县(29亿元)全省倒数第一。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各区县均为正增长,但差异较大,最低为凤山县1.1%,最高为金城江区9.0%。

崇左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较小。其下辖7个区县中有5个已披露相关信息,其中仅江州区GDP规模高于省内中位数,为207亿元;天等县(76亿元)最低,未超过省内下1/4分位。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各区县均为正增长,其中江州区最高为6.0%。
贺州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分化,经济增速较高。其下辖5个区县,除昭平县未披露相关信息外,八步区规模最大,为265亿元;富川县最低为92亿元,均超过省内下1/4分位。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平桂区增速位居全省第一,为13.7%,其余地区也均为正增长。

防城港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与增分化较大。其下辖4个区县,港口区优势明显,规模高达455亿元,超过省内上1/4分位,其余地区则处于省内下1/4分位附近。从GDP可比增速来看,港口区增速为10.0%位居省内前列;而防城区出现5.3%的负增长,在省内处于末流水平。
来宾市下辖区县的经济体量和增速分化明显。除合山市未披露GDP外,全市下辖5个区县,兴宾区(360亿元)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金秀瑶族自治县(44亿元)全市最低,低于省内下1/4分位。从GDP可比增速来看,全市各区县的增速均超过4%,最高的是金秀瑶族自治县(9.4%),最低的是象州县(4.6%)。

二、财政收入
分地级市来看,广西省各地级市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差异较大,南宁市规模优势突出。广西省下辖的14个地级市,南宁市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尤其突出,是省内唯一一个超过全国上1/4分位数的地级市,2020年为372亿元,占湖北省全省的比重达到22%。其他地级市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均未超过200亿元,其中柳州、桂林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处于全国前50%-25%区间内;来宾市为规模最小的地级市,2020年一般预算收入为39亿元,低于全国下1/4分位数。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各地级市表现不一,增速幅度处于-30%至30%之间,其中增速最高的是贵港市(20.07%),远高于全国上1/4分位数,降幅最大的是桂林市(-27.03%)和柳州市(-21.83%)。

广西省各地级市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及增速同样分化较大。目前仅有10个市披露2020年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南宁市高达639亿元,是唯一超过全国上1/4分位数的地级市。此外,柳州、玉林等2个市的规模分别为239亿元、241亿元,高于全国1/2分位数。其他市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均较低,但高于全国下1/4分位数,其中河池市最小(38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玉林市的增速达到91.72%,远高于全国上1/4分位数水平;钦州、贵港、北海、梧州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增速低于全国下1/4分位数水平,其中北海市同比下滑30.11%,降幅最大。

分区县来看:我们统计了广西省111个区县的一般预算收入及政府性基金收入。在已披露数据的区县中,一般预算收入的上1/4、1/2、下1/4分位数分别为9亿元、5亿元和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速的上1/4、1/2、下1/4分位数分别为14.40%、1.56%和-9.31%。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上1/4、1/2、下1/4分位数分别为7亿元、3亿元和1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速的上1/4、1/2、下1/4分位数分别为75.04%、6.23%和-34.30%。
南宁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大,多数区县超过全省上1/4分位水平。一般预算收入方面,南宁市下辖12个区县,青秀区以36亿元位于全省规模第一,但出现0.55%的负增长。隆安县、上林县、马山县的规模相对较小,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其中马山县以2亿元的规模处于南宁内最低。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受疫情影响,多数区县同比增速均为负,其中武鸣区同比增长15.76%,是南宁市增幅最大的区县。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各区县分化较大,武鸣区、上林县、宾阳县、横县的规模较大,均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其余区县则较小,低于省内中位数。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横县、马山县、隆安县同比下滑37.51%、36.08%、27.14%,其余区县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柳州市各区县财政收入规模较大。一般预算收入方面,柳江区、城中区2020年完成15亿元、9亿元,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其余区县的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多数围绕在省内中位数附近,处于4-8亿元之间。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城中区降幅最大,达到18.96%。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已披露的区县的规模均较大,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中鹿寨县、融水县、三江县的规模较大,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其中鹿寨县最高,达16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所有区县的增速均保持较高幅度,其中鹿寨县同比增长205.98%,是柳州市增速最快的区县。

桂林市各区县财政收入规模分化,临桂区的规模优势突出。一般预算收入方面,临桂区的规模达到21亿元,是桂林市唯一超过全省上1/4分位水平的区县。七星区、灵川县略高于省内中位数,分别为8、7亿元;其余区县均低于省内中位数。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受疫情影响,旅游等特色产业受到较大冲击,所有区县均出现负增长,其中象山区降幅最大,达65.01%。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各区县水平分化,其中临桂区、灵川县、荔浦市、阳朔县的规模较大,分别为16、13、12和8亿元,均超过省内上1/4分位数。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荔浦市、永福县的同比增幅超过100%,其他区县多数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玉林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大。多数区县超过省内上1/4的分位数,仅兴业县(7亿元)、福绵区(3亿元)低于省内上1/4分位数,但依旧超过了省内下1/4分位数;北流市以19亿元位居全市第一。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受疫情影响,多数区县出现负增长,仅北流市出现了10.46%的上涨。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各区县规模较大,北流市的规模较为突出(111亿元),博白县、容县、陆川县的规模分别为26、12和12亿元,也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所有区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北流市增速最高,达到了319.08%。

钦州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尚可,均超过省内中位数水平。其中灵山县规模最大(9亿元),处于全省前25%;其余三个区县均为6-7之间。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所有区县的一般预算收入均呈现增长,钦北区增长幅度最大。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灵山县完成12亿元,超过省内上1/4分位水平;钦南区最低(1亿元),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除灵山县(2.03%)有略微增长外,其余区县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贵港市各区县的财政收入规模较大。一般预算收入方面,港南区为市内规模最小的区县,为7亿元,但仍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余区县规模处于9-13亿元之间,均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所有区县均呈现出正增长,港北区的增幅达23.64%,为市内最高。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平南县的规模远超其余区县,达到了15亿元,远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桂平市的规模达到了6亿元,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余区县均较小,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覃塘区的增速最高,达到了204.4%,远超其余区县;桂平市增速唯一为负,同比下降了12.91%。

百色市各区县的财政收入规模较高。2020年平果市、靖西市的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18、17亿元,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右江区、田东县、德保县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余区县则低于省内中位数,其中多数区县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增速呈现两极分化,乐业县以31.33%的增速位于市内第一,而田阳区则出现较大幅度下滑,降幅达40.03%。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平果市远高于其余区县,达16亿元,高于全省上1/4分位数的区县。除平果市、田东县(8亿元)、田阳区(7亿元)外,其他地区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均低于省内1/2分位数。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各区县波动较大,半数区县保持增长,其中田东县增速最高,达到了652.57%。

北海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尚可。除铁山港区(3亿元)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以外,其他3个区县均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中合浦县的一般预算收入达到了12亿元,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合浦县增速最高,达到了24.26%;而银海区下降了较多,降幅达34.98%。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合浦县、银海区的规模均较大,分别为9、7亿元,超过省内上1/4分位数。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合浦县略微下降,降幅为8.45%。

梧州市各区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一般,藤县、岑溪市规模较大,高于全省上1/4分位数,分别为10、9亿元。最小的蒙山县实现3亿元,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岑溪市的增速最高,达到了10.11%;龙圩区、蒙山县出现下降,降幅分别为2.53%和3.51%。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已披露数据的区县中藤县、岑溪市较高,分别为16、8亿元,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蒙山县、苍梧县则低于省内中位数。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所有区县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苍梧县降幅最大,达42.93%。

河池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普遍较低。其中宜州、南丹的一般预算较高,均为6亿元,高于省内中位数。而其余区县则较低,略高于或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仅南丹县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降幅达7.39%,其余区县均出现上升。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仅南丹县、大化瑶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余均较低。其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最低,仅0.3亿元,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增速最高,超过300%,高于省内1/4分位数。

崇左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小,仅扶绥县(8亿元)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中江州区(5亿元)、凭祥市(3亿元)均处于全省前75%;其余区县均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仅凭祥市、宁明县出现下降,降幅分别为23.93%和5.52%。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全市分化明显,扶绥县的规模优势突出,以25亿元的规模远超其余区县,同时也是市内唯一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的区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扶绥县同样最高,达到了166.49%,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

贺州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一般。其中八步区以11亿元位居市内第一,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平桂区以5亿元的规模位列第二,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余区县均为3-4亿元,处于省内前75%-50%之间。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所有区县均保持增长,其中八步区的增速最高,达到了24.90%。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所有区县均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中富川县(7亿元)的规模最大,是市内唯一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的区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富川县的增速同样最高,达到了574.59%。

防城港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较大,均超过省内中位数。港口区实现9亿元,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其余区县均为5-6亿元。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防城港市下辖4个区县中,港口区、防城区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尚未披露,东兴市、上思县分别为9亿元和4亿元,高于省内中位数,同比增速为32.83%和78.42%。

来宾市各区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一般。兴宾区、武宣县的一般预算收入均为7亿元,高于省内中位数。象州县的规模为5亿元,处于省内前75%-50%之间。其余区县均较低,规模为1-2亿元,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一般预算收入增速方面,仅象州县为负增长,下降了11.69%,其余区县均保持增长。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各区县分化较大,武宣县、象州区的收入规模分别为7亿元和5亿元,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余区县均低于省内中位数,其中合山市仅0.4亿元,低于省内下1/4分位数。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方面,忻城县的增速最高,达到了226.22%;而合山市、象州县均出现了下降,降幅分别为76.06%和15.62%。

三、政府债务
我们用政府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政府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两个指标观察广西省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变化。
分地级市来看,广西省大部分地级市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偏重。从政府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来看,截至2020年末,14个地级市中,除崇左市数据未披露,仅南宁市(319.69%)、玉林市(316.82%)、贵港市(302.36%)和北海市(277.74%)4个地级市的指标值优于全国1/2分位数,而河池市和来宾市的指标值处于全国最高的25%区间内。除钦州市以外,其余地级市的指标值均呈现出不同幅度的上升,其中柳州市、桂林市、玉林市上升幅度较大,超过全国指标值变动下1/4分位数。


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来看,截至2020年末,除数据未披露的桂林、崇左、防城港和来宾,南宁市和玉林市的指标值分别为186.34%、133.57%,优于全国上1/4分位数,且出现了不同程度下降。其他地级市的指标值均处于全国上1/4分位数至下1/4分位数区间,其中钦州市(532.11%)、百色市(577.42%)和河池市(782.81%)的指标值超过全国中位数。其中,玉林市、百色市和河池市下降幅度较大,分别同比下降了64.37、124.27和274.57个百分点,处于全国指标值变动最优25%区间。其他地级市中,钦州市、贵港市、和北海市的上升幅度较大,处于全国同比变动最终的25%区间内。


分区县来看,截至2020年末,广西省各区县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的上1/4、中位数和下1/4分位数分别为209.15%、303.47%、475.62%,指标变动的上1/4、中位数和下1/4分位数分别为8.55个百分点、46.39个百分点、117.41个百分点。部分市辖区政府性基金收入极低,主要是由于土地出让金上缴市财政之后通过补助收入返还,因此政府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暂不计算,剔除这些区县后其他区县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的上1/4、中位数和下1/4分位数分别为233.17%、425.78%、755.61%,指标变动的上1/4、中位数和下1/4分位数分别为-119.92个百分点、41.73个百分点、182.81个百分点。
南宁市各区县的直接债务率指标分化。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方面,青秀区指标值为南宁市最小,为30.54%,位列全省最优指标值第三;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和兴宁区的指标值也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而邕宁区(706.23%)、隆安县(610.14%)和马山县(621.09%)的指标值则处于全省末尾的25%区间内。从指标变动来看,除良庆区以外,其余区县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宾阳县、邕宁区和隆安县的增幅处于全省最高的25%区间内。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方面,由于青秀区、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和兴宁区的数据未披露,暂不计算该指标;除邕宁区(1021.68%)超过省内下1/4分位数,隆安县(606.04%)和马山县(513.74%)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余区县2020年的指标值均优于省内中位数,其中上林县(80.26%)指标值为南宁市最小,位列全省最优指标值第三。从指标变动来看,上林县略有下降,隆安县和马山县则出现明显上升,变动幅度位于省内末25%区间内,隆安县同比上升高达351.52个百分点。

柳州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较小。因鱼峰区、城中区、柳北区的直接债务数据未披露,暂不计算指标值。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除融安县(350.15%)指标值略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余区县均处于省内前50%水平,其中柳南区(16.03%)为省内指标值最小,柳江区、柳城县的指标值也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从指标变动来看,多数区县处于省内变动幅度最优25%区间,其中柳城县、融水县和三江县指标值出现不同程度下降;指标值最大的融安县上升幅度也最大,同比上升142.61个百分点。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因柳南区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未披露,不纳入比较。除柳江区(582.95%)的指标值高于省内中位数,其余区县均接近或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鹿寨县(119.02%)为柳州市指标值最小。与2019年相比,各区县均的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均出现明显下降,其中鹿寨县降幅最大,同比下降了183.88个百分点。

桂林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存在分化。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临桂区、象山区的指标值较低,分别为57.84%,106.46%,远低于省内上1/4分位数;而兴安县、阳朔县、叠彩区、永福县、灌阳县和雁山区的指标值位于省内末25%区间内,其中雁山区的指标值高达1363.83%,远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其余区县均处于省内前25%至75%水平。从指标变动来看,所有区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仅临桂区的指标变动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多数区县的增幅处于省内末25%水平,雁山区因一般预算收入明显下滑,指标值增幅最大(同比上升1199.12个百分点)。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由于象山区和秀峰区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接近于零,暂不计算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临桂区、灵川县、荔浦市、阳朔县和永福县的指标值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其中临桂区(74.18%)位列全省最优指标值第二;叠彩区(1903.98%)和雁山区(1657.14%)则远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指标变动方面,临桂区、荔浦市、平乐县、恭城县和永福县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指标值较大的叠彩区和雁山区的增幅也较大,因政府性基金收入明显下滑,分别同比上升999.46、1545.14个百分点。

玉林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存在分化。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除福绵区(629.94%)以外,其他区县的指标值均优于省内中位数;玉州区(106.40%)和北流市(185.05%)的指标值则处于省内最优25%区间内。从指标变动来看,所有区县的指标值变动均接近或超过省内变动中位数,福绵区增长幅度最大,同比增长了265.88个百分点。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除玉州区因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较小,指标值高达2285.95%,远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其余区县的指标值均处于省内前50%水平,其中北流市指标值最小,为32.05%,位列全省最优指标值第一。与2019年相比,北流市、博白县和容县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比分别下降61.42、119.92和37.72个百分点;其余区县均处于省内变动幅度前50%至75%区间。

钦州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普遍较小。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钦北区、钦南区指标值较低,均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灵山县(261.31%)优于省内中位数;而浦北县则略弱于省内中位数,为327.86%。从指标变动来看,各区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除钦南区(同比上升72.61个百分点)以外,其余区县变动幅度优于省内中位数。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钦南区(1545.61%)因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较小,指标值远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钦北区(352.09%)的指标值优于省内中位数;灵山县(200.79%)则处于省内指标值最优25%区间内。从指标值变动情况来看,各区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钦南区因政府性基金收入明显下滑,指标值增幅较大,同比上升了1161.41个百分点。

贵港市各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普遍较小。政府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方面,除桂平市(249.59%)、平南县(251.72%)指标值略弱于省内上1/4分位数,其余区县均位于省内指标值最优25%区间,其中港北区为贵港市指标值最小,为51.93%,位列全省最优指标值第四。从指标变动来看,除桂平市和平南县出现下降,其余区县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为覃塘区,同比上升52.31个百分点。政府直接债务/政府基金性收入方面,因港北区、覃塘区和港南区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接近于零,暂不计算指标值。桂平市同比上升92.70个百分点至502.03%,高于省内中位数;平南县同比下降144.26个百分点至224.08%,接近省内上1/4分位数。

百色市下辖区县的政府债务负担存在分化。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来看,多数区县指标值高于省内中位数;平果市(189.66%)和德保县(180.76%)指标值较小,优于省内上1/4分位数;而田阳区、隆林县、凌云县、西林县和乐业县的指标值处于全省指标值最高的25%区间内,其中西林县为百色市最高,高达1073.96%。从指标变动来看,除乐业县出现明显下降,同比下降了38.16个百分点,其余区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指标值最大的西林县增幅也最大,同比上升362.47个百分点。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来看,由于右江区和那坡县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接近于零,暂不计算指标值。多数区县的指标值处于省内最高25%区间内,5个区县的指标值超过1000%,其中德保县的指标值为百色最高,高达3112.24%;而平果市(212.02%)处于省内指标值最低的25%区间内。从指标变动来看,田东县、凌云县和乐业县下降幅度较大优于省内变动幅度上1/4分位数,其中田东县因政府性基金收入大幅上升,指标值同比下降了1577.13个百分点;而靖西市、隆林县和西林县增幅较大,处于省内变动幅度末25%水平,均同比上升超过300个百分点。

北海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压力较小。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来看,截至2020年末,海城区指标仅为26.78%,优于全省绝大多数地区;银海区指标全市最大,为300.43%,略高于省内中位数水平。从指标变动来看,银海区指标增长了138.79个百分点,铁山港区和海城区变动较小。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来看,仅合浦县与银海区2020年指标值具有意义,分别为313.11%与209.93%,处在省内上1/4分位附近。合浦县较去年增加了115.26个百分点。

梧州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分化明显。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来看,截至2020年末,梧州市下辖7个区县中仅万秀区缺少相关数据。其中蒙山县和苍梧县指标值最高,在省内下1/4分位附近;长洲区(56.46%)全市最小,还有龙圩区(103.34%)均优于省内75%的地区。从指标变动来看,除岑溪市出现10.44个百分点的负增长外,其余均为正增长,其中蒙山县增长115个百分点,仍低于省内下1/4分位。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来看,四个披露相关数据的区县中,苍梧县指标最大,高达956.77%,超过省内下1/4分位,较去年增长542.25个百分点。而其余地区指标值均未超过省内中位数水平,藤县指标最低,为159.37%,由于省内上1/4分位。

河池市下辖区县的政府债务负担较大,且分化明显。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来看,河池市下辖11个区县中凤山县超过2000%,远超其他地区,居于省内前列。东兰县(897.03%)和都安县(754.20%)也高于省内下1/4分位数;宜州区指标最低,为295.35%,略低于省内中位数。从指标值变动来看,凤山县较去年增加1155.54个百分点,涨幅全省前列;东兰县与大化县分别下降55.01和77.40个百分点,降幅同样居于省内前列。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全省各区县指标较高,均超过省内中位数,且过半地区超过省内下1/4分位水平。指标变动方面,罗城县较去年增加2194.15个百分点,涨幅全省前五,金城江区则下降了1788.48个百分点,同样位于省内前列。大化县和环江县同样出现超过1000百分点的下降,其余地区均为正增长。

崇左市各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总体较重。政府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方面,崇左市下辖的7个区县中大新县指标值明显偏高,为2520.66%,远超省内下1/4分位,居于全省前五。宁明县、龙州县和天等县也超过省内下1/4分位。江州县指标值最低,为244.07%,低于省内中位数。变动幅度方面,大新县以1361.39个百分点的涨幅居于全市第一,省内前列;其他地区涨幅较均衡,除江州县(38.57个百分点)外均超过省内中位数。政府直接债务/政府基金性收入方面,已披露的地区中大新县(1126.49%)超过省内下1/4分位,扶绥县最低,为107.53%,优于省内上1/4分位。较去年相比,龙州县与扶绥县分别出现98.91与116.50个百分点的下降;而其余地区均为正增长,其中大新县涨幅最大,为748.98个百分点。

贺州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一般。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昭平县(710.81%)、钟山县(483.91%)与富川县(474.49%)接近或超过省内下1/4分位;而八步区指标最小,为168.28%,优于省内上1/4分位。从指标变动来看,除八步区(-17.50个百分点)外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上升最多的是富川县,同比上升111.00个百分点。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贺州市各区县指标均较低,仅昭平县(624.08%)高于省内中位数,且较去年下降183.94个百分点;其余地区较去年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上升幅度高于省内中位数。

防城港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差距较大。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截至2020年末,防城港市下辖4个区县的指标值中防城区(390.26%)略高于省内中位数;而港口区最小,为131.45%,优于省内上1/4分位。从指标变动来看,上思区出现166.76个百分点的下降,降幅居于全省前列;港口区下降了15.11个百分点,而防城区与东兴市分别上涨69.42和46.82个百分点。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由于防城区与港口区2020年政府性基金收入接近于0,其指标过高未在图中显示。东兴市指标值为222.58%,较去年无明显变化,处于省内上1/4分位;上思区为344.43%,较去年下降259.18个百分点。

来宾市下辖区县的政府直接债务负担分化。从直接债务/一般预算收入指标来看,全市下辖6个区县均高于省内上1/4分位。其中金秀区(635.98%)、忻城县(555.73%)高于全省下1/4分位数。从指标变动角度来看,金秀区和合山区分别出现46.93与17.72个百分点的下降;其余地区则为正增长,其中象州县同比增长334.40个百分点,全市最高。从直接债务/政府性基金收入指标来看,2020年合山市指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为1171.72%,同比增长926.98个百分点;武宣县指标最低,为229.88%,略高于省内上1/4分位,较去年无明显变化。忻城县指标为653.67%,同比下降518.09个百分点,全市下降幅度最大。

四、区域城投债融资
兴业研究覆盖36家广西省城投平台,涉及12个地级市以及2个行政区县。2020年上述广西省城投平台净融资规模405亿元,较去年增长了310亿元。从地级市层面来看,广西省各市差距不大,柳州市拥有城投平台最多,为6家;南宁市、钦州市、崇左市数量紧随其后。城投债券余额方面,柳州市(771亿元)独占全省53.04%的份额,此外南宁市和钦州市规模超过100亿元。净融资量方面,柳州市亦高居第一,为289亿元,超过全省指标的70%,广义债务负担较重。其余地区则融资规模一般,北海市、贺州市和来宾市出现净偿还。


分区县来看,仅有崇左市的扶绥县、宁明县有城投融资平台,其中扶绥县2020年净融资量5亿元,而宁明县从19年的5.7亿元减至0。




举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