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国际机场”为海特高新注入成长新动能 第三代半导体“开花结果”力争成为行业先行者
原标题:“双国际机场”为海特高新注入成长新动能 第三代半导体“开花结果”力争成为行业先行者
6月27日,随着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投运,成都由此迎来了“双国际机场时代”。航线增加需求壮大航空产业,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将明显受益。海特高新是一家以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高性能第二代/第三代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为主营业务的高科技企业。公司董事长李飚表示,成都进入“双国际机场”时代,公司也将积极把握机会,争取更多的业务份额。主营增加为研发输血,海特高新备受关注的第三代半导体也会明显受益。
海特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李飚
“双国际机场”带来业务增量
6月27日,定位为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正式投运,成都由此迎来了“双国际机场时代”。
根据《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预计到2025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亿人次以上、货邮吞吐量达到190万吨;预计到2035年,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6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50万吨。
当下的全球产业链分工愈发细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跨境电商等产业供应链高度依赖航空产业。对于航空产业来讲,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无疑会带来庞大的业务增量。
飞机产业链包括前期设计研发、原材料供应、部件制造、整机总装制造、售后维修等环节。而在原材料、零部件制造以及检测维修领域则有相当多的民企参与,市场开放程度相对较高。
海特高新是一家以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高性能第二代\第三代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三位一体综合发展的高科技企业,是我国首家民营航空装备研制与技术服务公司,是国内目前少有同时拥有运输飞机、公务机、航空部附件CAAC、EASA、FAA等许可的民营航空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高端装备研制与保障、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一直是公司最主要收入来源。凭借多年的发展与积累,目前已具备高端装备研制与保障、飞机大修、整机喷漆及客机改货机、部附件维修、公务机MRO(维护维修运营)等行业领先能力。
“进入‘双机场’时代,航班越来越多,技术保障需求肯定会增加。”海特高新董事长李飚表示,成都成为航空产业和航空技术产业的集聚地,政府部门可出台相应政策,更好地推动航空技术产业在本地做大做强并且吸引一些有能力的企业落地投资。
李飚补充,对于海特高新来讲,十分关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投运后带来的产业机会,也会积极参与对接增量需求。
另一方面,天府国际机场打通了一条连接全球的航空新通道,通过这条空中走廊,给四川的产业带来连接和升级。四川众多企业参与产业全球化分工、引领国际供应链,实现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的高端融合,这是“双机场”的未来巨大潜力。在此背景下,更加频繁的商业贸易和来往将考验机场整体的综合航运服务体系。
早在2018年,海特集团就与四川航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力争打造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飞机维修MRO服务基地。
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和四川航空科瑞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前者主要从事整机维修,后者主要负责部附件维修。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在将天府国际机场新设整机MRO基地。
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和四川航空科瑞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均由海特高新和四川航空共同持股,海特高新持有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15.7%股权,持有四川航空科瑞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33.9%股权。
从股权构成看,航空维修公司引入专业民企海特高新,通过所有制的“混改”探索,将更有利于结合各方技术、市场、维修方面的优势,为航司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飞机大修服务。
更长远看,这利于在“双机场”时代,更长远、更高质量地深耕航空产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最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缓解航空时刻紧张,航司也会采购航机拓展航线。航司需求也将拉动国产飞机产生新供给。
海特高新已与中商飞合作,在国产大飞机分系统的研发制造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包括机舱氧气系统等航空部附件研制、国产飞机D级全动模拟机研制、地面工装设备研制等。另外在飞行培训、飞机维修和工程保障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海特高新研发的ARJ21长时间供氧系统项目即将完成研发工作,将很快交付装机。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飞机的核心部件之一是发动机。海特高新自主研发的多型号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和直升机电动救援绞车,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目前,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研发成系列发展,直升机电动救援绞车、直升机氧气系统等项目实现量产交付,公司积极进入国产大飞机分系统国产化的研发。
“像我们的航空发动机,这些都是国家非常需要发展的产业。”李飚强调,海特高新业务涵盖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属于公司核心装备研发制造与保障领域。值得一提的是,海特高新核心装备研发制造与保障领域的业务毛利率高达51.72%,显示出极强的造血能力。
李飚看来,国产飞机产业的前景巨大,确定性强,“企业与社会,资本与政府应形成有效分工和合力,营造出更好的营商环境,做大做强这一领域。”
海特集团与川航集团有着深远且广泛的合作关系,合资成立了提供整机保障的四川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和飞机部附件保障的四川航空科瑞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合资公司将在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基地,为在天府机场的飞机提供从整机到部附件的全面保障服务。
市场看重海特高新第三代半导体价值
新冠疫情对航空产业的影响不言而喻,但海特高新去年主营呈现逆势增长。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9.64亿元,同比增长19.34%;扣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为3039.05万元,同比增长达165.86%。这体现了海特高新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和经营能力。
2021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13.7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97万元,同比增长118.73%。不难发现,海特高新的业务呈现阶梯向上的良好势头。
无论李飚还是海特高新,对今年业绩充满信心,因为主营增量在逐步释放。比如在高端装备研制与保障、航空工程技术服务领域,发动机保障、飞机客机改货机、飞机大修、公务机服务等今年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类似“客改货”的收入增量,反映出海特高新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把握度。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开展“客改货”跨境航班业务,缓解航空货运运力紧张。
除开主营航空产业之外,海特高新最大看点是其第三代半导体业务。
第三代半导体作为后摩尔时代实现芯片性能突破的核心技术之一,应用领域包括电动汽车、光伏等功率、5G射频、手机快充、充电桩等。国内第三代半导体发展利于拉近与全球半导体技术的差异,在关键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实际上,微电子业务是公司主营业务中营收增速最快的板块,去年实现营收约1.7亿元,同比增长约90%。目前公司已完成包括砷化镓、氮化镓、碳化硅等在内的6大类工艺产品的研发,在国内率先建成6吋第二代/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可提供五大类集成电路制程技术。
“我们(第三代半导体)产能释放会很快,这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以及更多好政策的支撑。”李飚表示,海特高新第三代半导体的发展很快,市场也看到它的价值和成长性。海特高新重点推广光电市场、碳化硅基氮化镓、碳化硅市场,砷化镓IPD市场,形成规模效益,提高公司在产业内的整体地位和产品盈利能力。
吸引战投实现强强联合
实际上,海特高新具有前瞻眼光,很早之前就开始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在技术储备方面,公司在化合物芯片方面拥有200多项专利技术,处于顶尖水平。
李飚说,随着半导体市场的发展与壮大,海特高新的半导体业务也会得到较好的成长,“这一科技产业,我们也会努力把产业发展得更好。”
长期从事半导体行业,李飚深知,芯片制造是一个投资大、周期长、需要不断投入资金进行新工艺、新产品开发的行业。
“我们正在引进优势资本,一起做大做强。”李飚强调,控股子公司引入战投可实现强强联合,产业链协同,优势资源整合,对支持海威华芯的快速发展,做大做强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海特高新通过引入产业投资者,完善了公司的资本结构,同时,公司积极提升管理能力,聚集行业优秀人才助力公司发展。
李飚多次谈到企业家精神一词。经济学家张维迎就说,创新具有不确定性,企业家通过关键决策发现机会。正是有众多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通过创新繁荣市场,进而吸引人才在区域的聚集。
“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李飚表示,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未来将有更多的政策去支持科技企业,鼓励它们研发以及进行科技成果转换。 文/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