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清华美院“眯眯眼”争议:审美的问题该从哪个维度解答?

虎嗅APP

关注

原标题:清华美院“眯眯眼”争议:审美的问题该从哪个维度解答?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ID:covricuc),作者:荔枝橙,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无论是艺术的名义,或是社会的标准,都应该怀着更多对人的关怀,和对人本来面貌的尊重。”

近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一场毕业设计发布会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场名为“推门者Door pusher”的毕设发布会在5月20日已然落幕。6月15日,YouTube上出现了一条关于清华美院2021年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发布会的集锦视频。这条视频随后成为了点燃争议的导火索。

视频一出,一些网友指责这场发布会刻意采用“眯眯眼”妆容,引人不适。基于网民评论,一些文章着重阐述了“眯眯眼”对于东亚人的侮辱性意味,掀起一场关于清华美院的舆论风暴。

清华美院毕设发布会引发的争议是否有些上纲上线?议论声中的“眯眯眼”,在聚焦怎样的问题呢?

审美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眯眯眼”的争议一出,曾有人进行过相应解释,指出当天的模特并非全都是细长的小眼睛,拉长眼线的妆容是秀场上常见的装扮,而一些看似猎奇的设计是为了展现发布会的主题——“抛弃胆怯、打破束缚,伸手推开阻隔平庸与极致的艺术之门”。

但这样的解释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以至于“眯眯眼”的讨论一连在微博热门话题榜上火了整整三天。

一方面,小眼睛是许多人天然的生理特征,普通的眼型在粗长眼线的衬托下也容易显得窄小。另一方面,清淡五官被一些人和一些圈子奉为高级脸,秀场妆容从极端体验的角度能解读出艺术的意味。

因此,“眯眯眼”的争议,可以说是一群专业人士眼中的“外行人”,从社会的角度质疑“时尚圈”和“艺术圈”以为能够约定俗成的时尚审美判断标准。

大眼睛和小眼睛本身没有高下之分,因此网友们通过强调“眯眯眼”在某些语境下具有种族歧视的意味来表达激烈的否定意见。

这一多数对少数的挑战行为并不能简单地用“上纲上线”四个字来概括,因为“时尚”不仅仅是服饰艺术的专有名词,也能意指思想文化层面的社会新潮。社会时尚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除了认知和判断,也可以代表一种情绪。

可以看到,双方从一开始就没有在同一语境下展开对话。

作为一个在专业展馆举行的准专业创作者作品发布会,这些毕设作品展示了小部分从事专业研究和专门工作的“艺术精英”对于“束缚”、“平庸”和“极致”的理解。但是当视频进入网络空间,在跳出专业交流的语境之后,他们首先面对的就是普通观众对作品“好不好看”的评价。

同样的,大众时尚审美和艺术时尚审美也没有高下之分。

于是就出现了类似于判官出逃似的情形:没有边界的网络空间人声鼎沸,数以万计的观点在话题中汇聚,但却没有一个标准能够判断审美问题的是非对错。

普通的观众无法理解细长眼妆以及其他恐怖式、猎奇式现代艺术的创新元素,专业人士则反问“难道同化审美才是正解吗”,一些网民高声呼吁本国的创作者就应该展示本国文化的深远内涵,另一部分人立刻反问“那么怎样才算是展现出了国人的优秀审美呢"。

不同的审美判断陷入了对话的僵局。

艺术的名义VS社会的要求

回到问题的本身,除了看不见摸不着的审美的标准,普通的观众与专业创作者对艺术作品的不同理解,来自于艺术视角和社会视角的差异。

在学生作品的时装秀场上,模特更多地是用于展示服饰的“器具”,被要求能够尽可能地按照作品本来的面貌将设计内涵展示给观众。

但是在校园之外,观众们更多地从完整的人的角度来看待模特,关注他们外在展现出的形象在社会语境中是否和谐。

尤其在身体消费与服饰消费并驾齐驱的当下,除了模特身上穿着的衣服,还会有许多人关注模特的身材塑造、局部护理和妆容造型。

从这一角度理解网友对于这场毕设发布会模特的身体的关注,这种对于模特人的审视,可以看作是在用社会普遍的标准对艺术提出要求。

而提出批评声的一方并非是在否定和贬低普通人的自然情态,而是基于社会普遍对于“眯眯眼”歧视性意味的愤怒情绪,对西化审美主导和西方话语权主导的格局发出抗议。

因此“眯眯眼”装扮的争议在社会情绪的累积中不断放大。对西方话语权主导的挑战,实则意味着对本国文化主导权的呼吁。

从社会的角度,无论是进行评价的个体,还是被评价的个体,都是被集体的标准推着前行的。因此无论是审美标准无解产生的情绪,抑或是参差的社会自觉产生的情绪,倘若以某个个体作为出口其实不妥。

因为正如许多网友提到的,这一群学生是未来潮流的制定者和践行者。一味地消灭不合心意的一群人并不会让所谓的“艺术圈”变得更好。

更加值得思考的问题是,艺术这个名义的边界。尤其是现代和后现代的艺术,在创作者看来,他们追寻着解构式的先锋实践。但与此同时,博物馆、美术馆等原本用于定义艺术本质的场所的实在边界正逐渐消失,以艺术之名进行的创作和实验面临着公开的网络环境中无数普通观众的解构。

如此情形下,想要继续留在象牙塔的净土里进行的艺术创作只会离社会现实越来越远,变成在云端跳舞、晦涩难懂。

但是倘若艺术完全按照社会的要求进行,势必又会衍生出创作自由等诸多问题。如何平衡艺术的标准和社会的要求对漩涡中的美院学生和行业从业者们而言,提出了艰难的考验。

与此同时,社会的要求又应该如何评判?如果说反对“眯眯眼”的侮辱是出于对西方话语主导的反抗,那么反抗之下的结果难道应该是让细长眼型的个体全都消失吗?或者说因为在一些语境下“眯眯眼”含有负面的意味,就应该驱使人们追求大眼睛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无论是艺术的名义,或是社会的标准,都应该怀着更多对人的关怀,和对人本来面貌的尊重。

当人们激烈地抨击“眯眯眼”式侮辱的时候,这份反抗其实想要表达对丑化的拨乱反正,因为更多的国人并不长成西方人印象中甚至刻意营造出的模样,反对的重点在于刻意和丑化。

那么深受丑化之苦的我们,也不应该出于反抗目的或是争议引起的冲动情绪对某种生理特征或是某个群体进行丑化。

大眼睛抑或是小眼睛,专业创作者抑或是普通观众,艺术的标准抑或是社会的要求,都不是应该二选一进行取舍的对象。

审美的问题无解,但是作为观众的“人”会有答案。

参考文献:

潘智彪.论审美文化与社会时尚[J].现代哲学,2006(05):121-12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ID:covricuc),作者:荔枝橙

加载中...